王铭浩 张丽群
【摘要】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够推动现代农业在农村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科研教育、传统运行体制、市场经济、投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应用,就要从政府、创新、投资结构、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等多方面进行改善,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关键词】农业 科技 信息 传播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传播活动,同样农业发展也离不开农业传播。农业传播是指农业传播者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农业相关政策和技术传递的活动。而农业科技传播作为农业传播的重要部分,是传播学最早关注的领域之一。农业科技传播主要传播的是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最终实现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
一、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现状
(一)农村科技传播的内容不全
科技传播是技术传播,也是信息传播,其传播的内容必定是能够使受众受益的。但就目前而言,农村科技传播的内容却较为单一。多为技术层面的传播,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具备先进性的技术,普适性的技术传播无疑不能创新更多新的东西。当然,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现有农民的普遍素质较低。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农村既希望有好的技术支撑,但他们又无法消化好。农民不能够对科技信息引起足够重视,他们不会主动地去获取科技信息,多数时间都是在跟从他人。导致基层科技传播机构无法将已成型、成熟、可靠的农业科技传予农民。造成科技传播内容不全,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双向的。
(二)政府对信息传播的监管缺乏
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市场都是处在自我发展阶段,并没有一套严格规律的机制来约束其发展,简单的市场调节已不能满足当今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要想推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就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为其注入新的血液。目前,我国很多基层农业科技传播人员素质还是很低,传播主体复杂,从而导致传播达不到预期效果,由惠农成为坑农,提高基层人员的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是根本。所以,政府主导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势在必行。
(三)传统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方面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作为覆盖全国的农业科技传播的经典传统形式,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着政府主导作用。根据《中国农业年鉴2016》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设立国家农技推广机构7.9万个,共核定批准人员编制60万个,实有农技人员58万人。全国绝大多数农技推广机构已实现全额拨款,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2012-2015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用于全国2550个农业县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带动地方财政投入约100亿元支持农技推广工作。各级农技推广机构成为公益性推广服务的主要力量,责任农技员和包村联户是主要工作方式;在比较效益好、附加值高的园艺、水产等产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社会组织逐渐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农业科研院校作为成果和技术的源头,通过承担农技推广项目、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深入基层从事成果转化与技术指导,在农技推广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传统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方面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作为覆盖全国的农业科技传播经典形式,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着政府主导作用。根据《中国农业年鉴2016》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设立国家农技推广机构7.9万个,共核定批准人员编制60万个,实有农技人员58万人。全国绝大多数农技推广机构已实现全额拨款,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2012~2015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用于全国2550个农业县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带动地方财政投入约100亿元支持农技推广工作。各级农技推广机构成为公益性推广服务的主要力量,责任农技员和包村联户是主要工作方式。在效益比较好、附加值较高的园艺、水产等产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社会组织逐渐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农业科研院校作为成果和技术的源头,通过承担农技推广项目、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深入基层從事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指导,在农技推广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农村科技传播的主体体系
就目前而言,我国从事农业科技传播活动者,无论是相关机构,还是企业组织,或是政府部门,任何一个机关单位在实施各项活动时多是以政府牵头,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科技机构等,这些都是政府组织。正是由于过于重视系统机制建设,从而导致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应用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着,并且两者之间出现非一体化的现象。因此,应该对这些机构和组织进行优化,或合并,或采取其他方式,形成统一的科技传播体系。
(二)加强政府的监管调控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建立也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机制和优惠方案进行宏观调控,维持整个农业科技传播系统的平衡。对基层农业科技传播人员采用选派选育选聘的工作机制;将传播模式和机制构建创新化,实行绩效工资、奖励和竞争机制,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用政策法规来促进行业的自律和公平;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平台,鼓励各农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率,拓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路径。
(三)加强新媒介传播内容的把关
随着传媒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农业科技传播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更新,掌握农业科技传播技术的前沿动态,拓宽农业科技传播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传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在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时候,要特别重视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实用性等,杜绝虚假信息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树立新媒介在农民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四)反馈方面
高效传播渠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够保证信息回流,科技信息不仅要传下去,农民对信息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能够及时地收上来,这样在开展下一轮传播活动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要不断提高传播者对“三农”的认识,增加农村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学习,让传播者从惯性思维中跳出来。要真实了解农民意愿,以便更好地做好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同时,也要不断畅通和完善传播者和农民直接交流的渠道,特别是要增强农民的创新思维和能动性。树立起“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观念,让农民愿意与传播者合作,愿意表达自己的科技需求和反馈应用效果。只有这样,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和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也才能最终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
(五)重点发挥基层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作用
一般地,农业科技推广站多设在乡镇政府机关,或设在市镇范围内,这些带有附庸性的机构其人员较少,多数站点只有几个人。然而,这些站点在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却相当大,他们能够直接与农户对接。能够及时了解到广大农户的信息需求,并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回应。从技术层面看,他们也能够及时为广大农户提供一定的支撑。因此,基层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作用在农村科技传播中应该得到充分发挥。
(六)借鉴经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国外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传播体制上都具有可借鉴的东西。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一些组织化比较高的农业协会来进行农业指导,这样的组织包含了80%以上的农户,农民占主要部分,并在农业传播中起主导作用,然而,在我国,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民参加农业协会,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在丹麦,實行以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农业协会为主导,这样的农业科技传播体制,不仅能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也会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创新,也可以有效进行学习互动。因此,借鉴国外优秀案例的经验,可以提高农业科技传播效率,发现国外与我国在农业科技传播的共同点,借鉴其解决办法,剔除其不合理或者在我国不适用的方面,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结语
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加快农业信息的传播与普及速度是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要想使农业信息更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离不开快速、高效、准确的信息传播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要靠农业生产参与者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家的统一规划与资金支持,同时各地政府还应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完善地方农技服务体系。只有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科技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提高农业产出效率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甜.基于系统论的现代农业科技传播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4.
[2]陈海瑞.媒体融合背景下山西农业科技传播的探索与创新[J].科技传播,2016,(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