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格勒图
摘要:气象服务是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及通道建设是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针对蒙古族聚居区气象服务信息通道“不畅”现象,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开发“蒙古文气象服务手机网站”有效提升气象信息覆盖均等化。蒙古文手机网站实现了全盟乡镇、苏木24-168h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五个要素天气预报及实况数据展示;能及时接受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天气提示、气象科普知识和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可在各种蒙汉文版智能手机上下载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易懂。该系统贴近广大蒙古族群众实际生活,满足了对气象服务信息多源获取途径,在本区域收获了可观的社会效益,甚至在全国蒙古族聚集区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蒙古文;气象服务;手机网站;信息通道
中图分类号:X43;P4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09.053
1 前言
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强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和新媒体、通信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1-2]。继续推动电视、广播、手机、电话、网络气象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根据规划,各级气象部门积极推进气象服务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工作,致力于建成和完善智慧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针对国防、交通、农业等面向行业、专业性气象服务业务受到了更多重视。
随着信息化社会步伐加速,移动电子商务、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应用也已渗透至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手机由于它的移动性和便携性成为各类平台主要载体,是日常交流、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从手机上网的优势和发展来看,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初,中国手机用户总数突破15.6亿[3],智能终端和手机上网数量已经超越了计算机上网数量,而手机网站目前已成为通过移动电话或其他无线终端访问无线信息服务的全球事实标准。
从气象部门角度,通过手机网站技术,将气象服务信息图文并茂地呈现给所有无线终端用户,可以让各类服务产品得到便捷展示,有效解决了气象服务均等化问题[4-5]。
移动互联带来的便捷体验是吸引广大用户的最大魅力所在,可以随时、随身、随地地通过手机上网查询天气预报、预警和各类气象服务信息及生产生活建议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成为牧民生产生活的参谋和助手是蒙古文气象服务手机网站的优势所在。这一切都是基于手机网站的支撑,手机网站将随着手机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而提供纷繁多样的服务。从效益分析,传统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手段主要依赖于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时效性差、传递不及时[4,6]。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服务手段和渠道不断拓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机网络的发展弥补了这些不足,现代人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手机网络获取各类信息,及时、便捷、直观和丰富的内容是传统媒体所无法相比的。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人口占全盟总人口数的30%,其中牧区蒙古族总人口数为17.3万人(18岁以上蒙古族牧民人数为13.6万人)。广大牧民在生产生活中对于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需求很迫切,但深居边远牧区对汉语接收能力较低,现有服务手段满足不了他们的实际需求,蒙古族同胞希望通过蒙语直接获得相关气象信息,因为从阅读习惯和理解力方面,母语更适合他们的使用习惯。锡林郭勒盟气象局为了对这一特殊服务受众提供科学、及时的气象服务,保证畜牧业生产效益和稳步发展,组织研发了蒙古文气象服务手机网站。网站开发建成后,将为广大牧民免费提供天气预报、实时天气、灾害性天气预警、天气提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以及各类气象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牧业经济损失。
该系统贴近广大牧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满足了对气象服务信息多源获取途径,在本地区展现出可观的应用价值,甚至在全国蒙古族聚集区也应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 网站系统设计
锡林郭勒盟幅员辽阔,气象服务受众分布广,业务人员流动性大,对网站管理和内容更新带来不便,为满足网站建设提出的形式统一、管理灵活的业务需求,采取“一级部署、二级应用”思路,在盟级部署后台数据采集系统,为各级旗县业务人员提供灵活的业务接口,而终端用户面对统一、整体的用户界面。旗县级业务人员仅负责各自区域气象服务信息内容管理,用户根据自己位置获取基于位置的气象服务信息。该系统基于B/S架构,结合Android API,通过Htm15+响应式界面布局,一次开发实现PC和多种移动终端同时部署,有效节约开发成本,同时保证网站为用户整体一致地呈现出预警、预报、科普等气象服务信息,最后通过.net开发出高并发、低耦合、伸缩强、开放性、安全性软件平台。
手机用户可通过蒙古文手机网站了解到全盟乡镇、苏木24 - 168h天气预报以及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五个要素的实时数据;能够及时接受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天气提示、气象科普知识和各类气象服务产品。该网站可在各种蒙汉文版智能手机上下载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易懂。网站由快速导航栏、防灾减灾常识、知识窗、天气实况、消息、网站统计等板块组成:①快速导航栏。屏幕顶部有12个旗县站点的快速导航栏,每个导航栏目内显示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当点击进入后可选择相应全盟乡镇、苏木7天内天气预报。②防灾减灾常识。此版块展示了常见气象灾害的避险常识。③知识窗。本版块主旨是宣传气象科普知识,让气象更贴近生活。内容不断丰富,希望能让大众更了解气象,更关心气象。④天气实况。能够了解每天的温度、风、湿度、降水等信息。⑤消息。本版块提供了未来将发生的重要天气过程预报。⑥网站统计。统计目前为止总文章数、总访问次数、今日访问次数、本月访问次数、上月访问次数、当前在线人数等信息。
3 系统优点及应用情况
3.1 创新点
3.1.1 为内蒙古语言文字资源的开发保护提供思路和借鉴
如今,新科技、新技術的使用不再是一种时尚,已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蒙语只有运用于新的传媒设备、被广大使用者接受,才不会在时代的沙漏里过早流逝。该系统在智能终端里显示蒙古文,为蒙语使用者创建了母语使用环境,而锡林郭勒盟有着良好的用户基础,实际应用前景广泛。
3.1.2 为特色气象服务打造新的品牌
就锡林郭勒盟语言环境来讲,特别是牧业区域以蒙古文为主。以气象服务品牌来提升气象部门形象,特色服务产品首先应体现气象部门的人文关怀、公益效益及社会责任。“蒙古文”品牌,容易被广大蒙古族群众接纳,可以说我们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3.2 技术难点
该系统无需额外插件,可以在不同版本智能设备上兼容显示蒙古文。通过字体嵌入技术,任何一款没有蒙古文字体的智能设备都能正确显示出本网站内容;网站内容维护实现了直接蒙古文编辑功能,网站編码采用了蒙科立字库编码,任意兼容此字库的输入软件都可以用于编辑网站内容,提高了网站运行的兼容性和易用性;无需人工干预能够及时更新天气预报、实况天气信息。
通过部分词语的硬编码自动转换成蒙古文,当用户访问时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气象服务信息。为了保障自动更新系统稳定运行采用了多服务器备份,文件级别和数据监测技术;利用新媒体技术补充了气象信息传播通道,对日常生产生活及防灾减灾决策起到了科学的参考作用,间接避免和减少了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以气象服务品牌提升了气象部门形象,体现了气象部门的人文关怀、公益效益及社会责任,是“气象部门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成果。
3.3 系统应用情况
“锡林郭勒盟蒙古文气象手机网站”由锡林郭勒盟气象局独家出资建设,从2012-09起实施,为广大牧民免费提供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公益服务网站,访问人数突破100万人肷。锡林郭勒盟局深入牧区开展蒙古文手机网站宣传工作,联合各级人民政府及电信总公司,开展免费发放天翼3G蒙古文手机和预警收音,累计受益人数达20万人肷。至今先后推广至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及包头市使用,已建设成地方特色的蒙古文气象服务品牌,同时为业务部门培养出蒙古文气象服务技术人才团队。
4 系统使用的意义
“蒙古文气象服务手机网站”对于保护和发扬蒙古民族传统文字有一定的促进功效,进一步为广大蒙古族农牧民群众提供了获取气象知识、预报产品的沟通平台,对汉语能力较差的牧民群众实现了气象服务到家的目的,打造了本地化气象服务新的品牌,其意义深远:①该系统把蒙古文应用于密切联系民生的气象服务行业,促使民族语言文字共同繁荣发展,达到了和谐共荣的目的。②为内蒙古语言文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随着现代媒体迅猛发展和普及,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传播力加强,蒙古语言的功能将减弱,面临消亡,如何保护蒙古族语言资源、利用语言来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重大问题。该系统通过新兴媒体作为传媒不仅实现了传统蒙古文录入和显示功能,争取到了青年到老年人更大的用户群,同时还宣传了气象形象,提供了气象服务,一举多得。③该系统能够贴近广大牧民群众的实际情况,满足了对气象服务信息多源获取途径,在本地区有可观的应用价值,甚至在全国蒙古族聚集区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l]郑国光.准确把握“十三五”气象改革发展的环境[N].中国气象报,2015-07-22.
[2]陈正洪,陈鹏飞.国家“三个重大”分析和气象“十三五”规划重大政策选择[J].阅江学刊,2015,7(6):18-24.
[3]新华社.苗圩在2019年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 EB/OL ]
.http://www.miit.gov.cn/n114628 5/n1146347/n1147601/n 1147604/c6663994/content.html.2019-03 -06.
[4]彭本红,武柏宇,屠羽.中国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现状——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的实证研究[J].气象科技,2016,44( 6): 1030-1036.
[5]胡鹏,桑瑞星,苗长明.新时代气象服务分类发展的困境与实现路径[J].浙江气象,2019,40(1):1-4.
[6]李雨谦,李梦蓉.新媒体时代公众气象服务分析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3( 2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