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校园欺凌事件时有频发势头,如何有效教育和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笔者以为以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让五常思想植根学生心田,丰富学校德育教育,剔除校园安全隐患,共建和谐平安校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弘扬;传统;祛除;欺凌
纵谈世风不古,人心冷漠,尚有夸大其辞,危言耸听之嫌。尤其当下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所迸发出的向善亲仁,协和万邦的大美精神,的确令全球景仰,世人热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和思想渐露锋芒,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和推崇。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跨越时空,在多样性的人类文明长河中呈现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正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各个领域。
虽然我们欣喜地为此自信而自豪的同时,但也清醒地意识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悄然滋长。黑恶、欺凌、无视人伦法纪的丑恶事件在一些地区时有甚嚣尘上之势,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治痼除疾,烛照人性,足见使命之坚巨,任务之迫切。
媒体频频爆出的伤痛,难道还不能令我们警醒吗?人性的森然与冷漠,漠视生命的残忍与冰冷,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正视教育的盲区所在吗?如何救赎那些缺乏仁爱,无视恻隐之心的迷茫灵魂,应成为当下学校思想教育的思考焦点。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向善的美德,笔者以为策五常之道,以达到袪欺凌之邪的功效,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五常之道,源于孔子深邃的思想,乃做人起码的道德准则,用以与处理与协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十五个字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其实正诠释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人成长立命,游走天地的立身之本。
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他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管子·牧民》一书中写道“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此寥寥二十四字,道尽了四维之重要性。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四维”立意美善,字字金珠,能济世弘道、励志淑人,故代代相承,做为教民正俗的圭臬。
其实,古人所倡导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融会贯通,一脉相传。
仁、义、礼、智、信:指的是人应崇尚、追求的五种高尚品德,即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指的是人应培养陶冶的五种高尚品性,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
忠、孝、廉、耻、勇:指的是人应守信、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即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
品德之于品性,侧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品性之于品格,侧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于品德,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更多的是对人持家理政的风格、人格的概定。三者中,品德是基础,品信显现的是品德自身的外观形态,品格显现的是品德表象化的典范。
策五常之道,就是要真正理清五常之间的辩证互补关系,明确核心实质。多种美德实际上统筹于一个核心,分列为三个方面,三种层面,互相拥戴,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策无常之道,就是要广泛地营造舆论氛围,多种渠道、不同方式地研习五常之精髓,辩证传承,兼收并蓄。结合学校思想教育实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领悟水平,利用主题班会,校园文化墙,校园电子屏大张旗鼓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传统文化大讲堂,系统讲析五常思想,并援引相关经典警句、历史故事,让学生真正系统地领悟其中的要义,并以此为标尺,从而借鉴权衡个人的行为准则。亲仁存善,见义勇为,关爱互助应当成为师生间团结协作的善德,快乐校园,阳光校园,和谐校园,应成为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共识。
策五常之道,就是要见贤思齐,克己复礼,对照反思,致力践行。长幼有序,孝悌之义,朋友有信,处事有规,应成为学校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的文要内容。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仁爱之心,是非之心,刚毅之气应当成为广大师生互勉共进的镜子,正己内省,扬长避短。
校园欺凌,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員,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纵观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在滋生校园欺凌事件,其中不乏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据相关媒体报道,日本校园欺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有许多学生为此而自杀,并衍生了一个独特而恐怖的校园怪象。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必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校园欺凌多少折射着狭隘的江湖义气,激进的痞恶之气,为人所不齿,为时代所不容。防治校园乃至社会欺凌,引传统文化之活水,浸润功效不可小觑。
只要人人心植善意,心存善良,心向光明,心系正义,邪恶阴暗就没有生存的土壤,校园乃至社会欺凌事件就会急剧减少。社会和谐,文明共建也就蔚然成风。校园欺凌不可轻视,五常教育更为关键,只有引五常之水,才可浇灌正义之花,只有策五常之鞭,才可挞欺凌之邪。
作者简介:邓晖(1969.4-)男,汉,籍甘肃秦州,大学学历,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