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掖平:评委眼中的“茅奖春秋”

2019-08-31 08:39贾文佳
齐鲁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路遥作家

贾文佳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掖平连续三届担任茅盾文学奖的评委。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是“一次认真严谨的评审活动”,每一届都有很多深切的感受和体会。

《齐鲁周刊》:今年您已经是第三次作为评委参与茅奖评审,能讲述一下本次评审的过程吗?

李掖平:本届评委是于7月29日赴京集合,开始集中阅读讨论评议的。但每个评委对参评作品的阅读,实际上是从5月15日接到评奖办公室的通知就开始了,所以到北京集合报到时,许多评委都带上了自己在家写下的阅读笔记,甚至当晚的餐桌上就开始交流阅读意见。

评审工作开始后,评委们按照分组和分工,开始了紧张有序的集中阅读,为保证每部参评作品都至少有四到五位评委细读,三个大组又分别分成两个小组,对指定作品阅读讨论,然后小组之间大组之间分别交换阅读,讨论评议后投票推出80部初选作品。接下来是一轮一轮的阅读讨论投票,每次讨论都很认真很热烈,认同度较高的就逐渐形成较一致的评议意见,分歧性较大的就各抒己见,对具体文本进行分析、诠释、评议,经过反复讨论基本达成共识后,最终投票选出5部获奖作品。

阅读讨论中,评委们涉及的话题非常广泛,从长篇小说的题材选择到主题指向,从结构形式到情节铺设,从人物形象塑造到语言修辞表达,从题材处理的难度、深度到故事的缝合与完成,从写作的当下意义到对未来文学走向的引领,可以说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人发表意见。真的是一次认真严谨的评审活动。

《齐鲁周刊》:针对本次获奖的5部作品,能否具体谈谈您的阅读感受?

李掖平:梁晓声的《人世间》是一部关注时代、关注普通民众生活与生存,向平民的理想、尊严和荣光致敬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生活和奋斗历程,嵌入到中国社会近50年来发生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搞活经济、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变动发展进程中。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朴实日常的平民视角,接地气有温度的语言,以可亲可敬的平民史诗性,标示出新时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新高度。

徐怀中因其个性斐然的战争题材小说创作,被公誉为中国当代文坛一座文学重镇。从《我们播种爱情》《无情的情人》到《西线轶事》《底色》等,每一部作品都受到了文坛的高度关注和读者的广泛好评。本次获奖的长篇小说《牵风记》,创作过程长达半个世纪,几经调整与修改,甚至写成初稿又推翻重来,九十高龄的老先生对文学的虔诚与敬畏令人感动。《牵风记》文字既练达清朗又诗性飞扬,充分敞开了革命军人丰富鲜活人性的亮度、美度和作者革命人道主义的大爱情怀。

徐则臣的《北上》以大运河为轴线,串联起历史与当下两个时空、三组故事、众多人物,通过讲述京杭大运河畔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刻绘了一幅大运河百年的精神图谱。小说以一份考古报告开篇,以出现在考古报告中的一封信件所暗示的历史秘密结尾,强调的正是“前者是往昔对今日的抵达,后者是今日对往昔的重溯”。这种烟花绽放散开满天星火却又汇聚一体的独特结构方式,指向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新路径。

陳彦的《主角》讲述了一个写在当下却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从秦腔学艺的学徒易青娥到“秦腔皇后”忆秦娥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一个人和一出戏及一个剧种,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程的兴衰际遇和起废沉浮。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性格的立体饱满,地域风情的瑰丽丰饶,方言口语的活色生香,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老到。

李洱的《应物兄》,以具有真诚和狡黠两面性格的“应物兄”筹备儒学研究院为情节线索,从这个中心人物向外辐射,描画了一幅当下社会生活和当代文化人从精神状态到日常举止的全景式图谱,是一部表征了文学书写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可行性的作品。置身在一种丰富而复杂生活环境下的应物兄,和你、我、他,和每一个人,到底应该或者如何自处,自知,自省,自律,自洁?以及应该怎样审视历史又怎样面向当下?以及应该用什么样的书写来与时间抗衡与惯常较劲与宿命博弈?这种忧思和忧患源自骨子里令人敬重的高贵,至少对我而言有警醒和镜鉴作用。

《齐鲁周刊》:据了解,本次参评茅奖的许多作品出自中青年作家,在10部提名作品中有5部出自60后作家(孙惠芬1961年,刘亮程1962年,陈彦1963年,李洱和叶舟是1966年),两部出自70后作家(徐则臣和葛亮都是1978年)。这么多中青年作家入围、获奖可以说是本届茅奖的一大亮点。对于本届茅奖获奖作家的年龄分布您怎么看?

李掖平:说实话,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们并未过多考虑作者的年龄,完全是按照作品的实际水平在一轮一轮往前推,一直到推出10部提名作品,大家看到有这么多60后和70后作家,很高兴也很振奋,因为这是符合文学事业发展规律的,也是标示出了中国文学创作更为广阔更具青春活力的未来方向的。相信这也会为更多的青年作家提振士气。

但我同时还要特别向老作家们表达崇高的敬意,不仅致谢致敬获奖的90岁高龄的徐怀中老先生和70岁的梁晓声先生,获提名的62岁的叶兆言先生,也致谢致敬所有参评茅奖的和并未报奖的老作家!因为正是老作家们对文学的虔敬和热爱及坚持不懈的创作,为青年作家引领了方向树立了标杆激励了士气,正是所有文学写作者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繁荣和精进。

获奖的永远只能是少数人,但文学的荣光属于每一个文学写作者。

《齐鲁周刊》:在历届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中,《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特别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喜欢的一部作品。能谈谈您对这位作家和这部作品的评价吗?您认为《平凡的世界》吸引并鼓舞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李掖平:路遥不仅是一位受到文学界高度重视的作家,更是一位特别受广大青年读者喜欢的作家。《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打动今天的读者,简要说来,就是因为它是一部优秀的励志作品,并享有“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之誉。每次看到青年朋友们在网上的留言,我都会被深深打动。有的说:“每一次在我人生低潮的时候,碰到困难的时候,觉得这个坎过不去的时候,我就读上一遍《平凡的世界》”;有的说:“这部小说写了苦难的奋斗,平凡的伟大。平凡的世界里蒸腾着不平凡的真情;一群普通的人,演绎着悲壮的人生,让人时而悲伤,时而欢笑,激动、喜悦、难过、神伤,一心都沉浸在那片遥远又熟悉的黄土地”;还有的说:“书中那些贫穷与苦难,那些坚韧与顽强,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最沉重的记忆,也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灵魂”。我相信这都是青年朋友们的肺腑之言。

路遥是一个把写作当成一种责任、更当成一种神圣使命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家。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黄土高原,是他生于此、长于此的故土家园,贫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遥热爱生命、求索奋斗、不畏艰辛、坚忍坚韧的倔强性格,磨难重重的生活经历和对故乡的挚爱深情,使路遥全力以赴,倾情写作。他曾立志要在40岁之前完成一部巨著,以纪念那片贫瘠的土地,纪念那个辉煌的年代,纪念家乡那些朴实无华生生奋斗的人民。《平凡的世界》就是路遥饱蘸着热情与爱书写生活的一幅历史长卷。

《平凡的世界》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的品格,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10年间的背景下,围绕着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俩兄弟,塑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形象,勾连起一系列复杂的矛盾纠葛,如劳动与爱情,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等,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城乡改革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變迁,读来令人荡气回肠。1991年,这部小说荣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作为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其实离开我们已有28个年头。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穿越时光隧道,以不竭的激情和永恒的魅力感动着、激励着当下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读者。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真善美的眷恋和向往,都有搏击困难积极进取的意愿,而孙家兄弟的精神长征之路,使我们在其中找到了投射和共鸣。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需要崇尚“用双手创造生活,用奋斗实现理想”这个既伟大又平凡的精神核心。

众所周知,当下中国作家人数之多作品之丰富,放眼全世界都名列前茅,许多作家、作品还在国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为什么路遥人已辞世,其作品依然成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特别喜爱的阅读对象呢?我想,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小说以一种真实生动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诠释了一个既有思想深度和高度又有巨大审美感染力的哲理,这个哲理简而言之就是:有理想才会勇敢追求,有追求才会努力拼搏,有拼搏才能收获成功。

路遥虽然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但大学图书馆里借阅最多的、新华书店最畅销的,依然是《平凡的世界》。在中学生和大学生推荐最喜欢的作家和最喜欢的作品时,路遥也从来没有被排在十名以外。如今这部作品每年都在以几十万的数量再版,是所有获茅盾文学奖作品中再版版次最多、发行量最大的。曾经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做过统计,在大学生借阅最多的书籍中,《平凡的世界》赫然在列,并一直处在榜首位置。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讲到的:“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我想,《平凡的世界》中那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以及所传达的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正是吸引并鼓舞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重要原因吧!

猜你喜欢
路遥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写给远去的路遥
路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