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这是莫言小说《卖白菜》中的一段描写,也是深藏在一代人回忆中“钱包”的模样。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百姓手里没有几个余钱,也没有闲钱去置办专门的“钱包”,于是,一块手帕甚至一块破布,把几角零钱或者几个钢鏰层层包裹起来,藏在衣服深处,就是普通人带钱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对生活品质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钱包的款式和材质也越来越多样——塑料钱包、布艺钱包、皮质钱包……钱包变得越来越美观;纸币、硬币、银行卡……钱包也变得越来越鼓胀。
进入新时代,时光仿佛画了一个圈,各式各样的钱包又开始慢慢退出人们的生活一一人们出门只要带上一部手机,“刷一刷”“扫一扫”,就能潇洒完成各种支付。从早点摊、水果摊到奢侈品专柜,扫码支付的标识无处不在。去年,全中国最大的网购狂欢节“双十一”,全网移动端交易规模达到2942亿元,移动端交易占全渠道交易的比例跃升至93.6%。
当支付遇上金融科技,钱包的消失成为历史的必然。小小钱包的大变迁,折射出老百姓生活日益改善的现实,也是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见证。借助科技的赋能,金融正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更深入地走进实体经济,走进广大消费者,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难点、痛点,让现代生活变得更简单、更便捷。
从票证经济到现金支付
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匮乏,国家需要发行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来限制消费,才能保证全民供应。1955年,我国全面推行粮票制度,由此开启了长达39年的票证经济时代。支付使用“票證+现金”,票证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支付工具。
“光有钱还不行,你得有各种票证。”今年68岁的周守权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年代,没钱时还能卖了粮票、布票换点钱,有钱但缺粮票、布票时,想托人买粮食都很不容易。赶上要出差、探亲、大学生去外地上学,都要带上一沓子用地方粮票换的全国通用粮票才能出门。“没钱有票能活,有钱没票却不好活”,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反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商品市场慢慢活跃,物质资源逐步丰富起来,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逐渐松动,布票在1984年停止使用,粮票也在1993年7月1日终止流通。
随着各种票证完成历史使命,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金支付成为主流,人们出门、购物、旅游都需要随身携带现金,那时候人民币面额最大的是1O元纸币,1988年才出现100元面额的纸币。现金支付的不方便,小生意人感受最真切。90年代在山西做服装买卖的王慧至今还印象深刻,每次去外地进货都带着大量现金,出门在外时刻保持警惕:不光怕丢钱,还要担心假钞,抖钱、听声、用手来回捻搓百元大钞正面右侧防伪痕迹,各种手段辨认假钞,小心翼翼又担惊受怕。
现金交易的不安全和不方便,为从现金到银行卡的支付过渡提供了契机。
“一卡在手,行遍天下”
改革开放之初,大量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也将信用卡这一新鲜的支付工具带到中国。
欧美游客习惯于刷卡支付,来到中国以后才发现这里的饭店、商店几乎都无法使用信用卡。于是,中国银行作为当时国家指定的唯一外汇兑换银行,负责办理外国游客的货币兑换业务。当时的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相继与汇丰银行、美国运通公司签约,代理信用卡取现业务。
经过6年代理国外信用卡的实践积累,中国银行完全掌握了信用卡业务流程和操作模式,决定自己发行信用卡。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中银卡;1986年,中国银行又发行了第一张可在全国范围使用的信用卡——长城卡。
当时的中国银行银行卡筹备组成员谢雪峰回忆说:“那时银行卡的使用流程比较复杂,客户用卡消费之前,商户要打电话问银行,核对卡号和客户姓名才能使用。加上当时没有电脑打字,什么都要手写,所以刷卡消费其实比用现金直接付款还要慢很多。”
“长城卡”出现以后,中国各大银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1993年,工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华联商厦联合发行国内首张刊登广告语的银行卡一一工商银行华联联名卡;1993年7月,建行在广东发行国内首张彩照银行卡——彩照万事达龙卡。
起初,国内商户对新型的支付方式并不接受,能使用信用卡的商户并不多,而且国内没有POS机,刷卡不方便。此后,中国银联建立起全国联网通用的信息交换网络和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商业银行系统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银行卡可以跨行、跨地区和跨境便捷使用。“一卡在手,行遍天下”成为当时银行打出的最响亮的广告语。
进入21世纪,刷卡消费成为主流,人们出门再也不用携带大量现金,一张银行卡就可完全搞定。这时候的钱包仍然是鼓鼓的,但打开来看,往往现金没多少,倒是各种各样的卡排成一排、两排。各家银行的借记卡、信用卡,各商场会员卡、储值卡等种类繁多。
一张小小的银行卡,背后运作涉及到复杂的清算体系、征信体系以及银行内部的业务构架调整,银行卡的普及,是我国银行业从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到业务系统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标志。
网络支付井喷
20世纪末,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购物逐步成为消费者的主流购物渠道,在线支付需求急速扩张。
1999年,国内出现了第一家C2C网站——由邵亦波建立的易趣网。也是在同一年,马云带领十几个人在杭州投资50万元人民币,创建了阿里巴巴。进入2000年,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为电子商务的大行其道奠定了基础。此后,电子商务在配送、支付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网购人数成倍增长,2000年全年网上消费额超过3亿元。
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对在线支付形成了需求。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国内网上银行业务的市场引领者。1998年3月,中国银行在国内率先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此后,中行、建行、工行等陆续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开通了网上支付、网上自助转账和网上缴费等业务,初步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24×365的全天候服务,足不出户,在家动动鼠标就可以轻松实现购物、缴费。网上银行的出现,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入2l世纪以后,网上银行的流程更加现代化,网上银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2010年,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553.75万亿元,截至2010年年底,注册用户超过3亿人。时间的节省,效率的提升,让网上银行成为银行服务的重要渠道。
伴随电子银行的广泛使用,人们的钱包迎来新一轮“瘦身”,不光现金少了,银行卡的数量也少了。支付方式的改变,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同时构建起买卖双方新的信用模式,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支付交易成本。
移动支付大潮来袭
早晨起来用打车软件叫个车,上午在公司打开送餐软件点杯咖啡提提神,晚上躺在床上刷刷淘宝、京东购购物……伴随着移动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在中国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开来,出门在外,可以不带钱包,也可以没有现金和银行卡,手机却要牢牢攥在手里。
科技革新对日常生活的改变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经过了近2万年,从铁器时代到蒸汽机时代经过了2000年,从蒸汽机时代到网络时代经过了200年,进入网络时代到现在才20年。而这短短二十年间发生的变化,加起来远远超越此前2万多年的总和。从支付领域来看,钱包已经被许多年轻人彻底丢掉了。
如今,“扫一扫”一词高度概括了我们今天的支付生活。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只需掏出手机便可完成付款,无需找零,便捷安全。由于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多应用于小额、快捷、便民等支付领域,如公共交通、旅游、菜場、便利店、移动互联网消费等。曾经的缴费“堵点”被一一打通,如话费流量、火车票、机票、酒店预订、网点门票、医疗、签证、游戏点卡、油卡代充、违章罚款等功能,移动支付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这一次中国跑在了世界的前面。曾几何时,无论在金融服务和金融技术领域,西方一直是我们的“老师”,但在移动互联时代,中国人抓住了机会,率先实现了“无卡支付”“无感支付”。40年前,外国游客感慨中国太落后,没法儿使用信用卡;现如今,看到微信支付、扫码用车、扫码购票,外国朋友来了都想试试,中国人调侃要教他们学会过上“现代生活”。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让我们的大国自信更有底气。
“如果把全世界跑完,回国以后你就会相信一件事情:没有一个国家的产业被互联网、新经济、大数据颠覆到像今天这样的地步,除了中国。”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感慨。
移动支付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它不仅仅只是现金交易的替代品,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加持下,“扫一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支付行为:移动支付方式的广泛使用,产生了海量的商户信息和消费者交易行为信息,在每一笔交易信息背后,顾客的消费行为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收集、追踪,据此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轨迹,挖掘交易信息背后的大数据价值,将为未来零售甚至更多领域发展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源。数据价值的发现,或将成为未来行业变革的突破点。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世界在加速发展。当我们在谈论未来的时候,各种“脑洞大开”的支付方式已经在路上,掌纹支付(静脉支付)、声波支付、光子支付、智能穿戴支付、无人支付……都成为未来的可能性,手机或将不再是最主流的端口。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从凭票购物到移动支付,支付方式的变迁折射出百姓生活的变迁、金融科技的进步以及我们祖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面对席卷而来的金融科技浪潮,我们只有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才能继续决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