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培华,黄金发,丁珌,李玉红,张贻荣
(1.武夷山市林业局,福建武夷山354300;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12)
香榧(Torreya grandis)属红豆杉科榧树属的常绿乔木,起源于白垩纪,是第三纪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雌雄异株,集果用、材用、药用、油用、绿化观赏为一体多用途优良经济树种。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江苏、湖南等省。香榧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香榧生长缓慢,自然更新比较困难,结实晚,阻碍了香榧的繁育,任其自然繁衍,零星分布于全市山地、林缘、屋旁。随着社会发展,香榧的宝贵资源也遭到破坏,资源逐渐减少。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桐木村保存较多的香榧资源,上梅镇、岚谷乡、吴屯乡也有香榧树分布。由于香榧长期处于野生状态,干果的产量很少,多为当地农民自采自食,没有商品化。近年来,课题组对武夷山市香榧古树群的生长、保护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武夷山香榧资源的开发提几点建议。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全市总面积2803hm2,林业用地355.83 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84.54%;森林覆盖率80.46%。辖4 个乡、3 个镇、3 个街道、4 个农(茶)场,115 个行政村,总人口24.29 万。山地丘陵区,最低海拔165m,最高海拔2158m,海拔800m 以上的中山面积占土地总积12%,海拔500 ~800m 的低山面积占46%,海拔250 ~500m 的高丘面积占30.6%,海拔250m 以下的低丘面积占11.4%。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90℃,年降雨量2000mm,平均相对湿度80%。林地土壤有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等4 个土类,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其中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60 ~800m,黄红壤分布海拔850 ~1900m,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海拔1900 ~2158m。
为了弄清楚香榧自然资源状况,于2015—2017年对武夷山市境内,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全面调查了香榧群落。在收集、查阅有关香榧文献资料基础上,采取访问和线路调查、实地勘测、采集标本等方法全面调查了武夷山市境内野生香榧的分布。采用样地调查或小样圆调查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1:1 万地形图勾绘。实测每株香榧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并进行群落主要伴生树种种类调查。
根据调查和有关文献的记载,武夷山香榧树大都是群居状态分布,主要分布在5 个乡镇(见表1),海拔均在580m 以上,在星村镇桐木村(2342 株),上梅乡岭山村(300 株)、金竹村(20 株),岚谷乡岭阳村(100 株)、吴屯乡上村村(150 株),零星分布的岚谷乡樟村村有1 株。各自形成小群落,有各自适生的生境,勾绘出武夷山香榧资源分布图,见图1。
表1 武夷山香榧古树群调查统计表
桐木村香榧群落在武夷山市境内的正西面。境内香榧2342 株,香榧每木调查统计表见表2。主要生长中下坡,山谷、沟、河边,群落内香榧平均胸径52.83cm,平均树高17.76m,幼树很少,树龄偏老,上百年多,有些榧树已枯死。香榧果实大小多种多样,差距大,有米榧、大圆榧,种间存在变异。主要的伴生树种有:毛竹、茶叶、杂竹、枫香、栲树、泡桐、壳斗科、山核桃。胸径最大的香榧树:208.35cm,树高35.08m,冠幅23m,树型好,冠型美、分枝均匀。
图1 武夷山市野生香榧分布图
图2 武夷山4 个香榧古群落生长胸径分布图
上村村香榧群落在武夷山境内北面,境内香榧150 株,主要生长中下坡,山谷、沟、河边,群落内香榧平均胸径30.52cm,平均树高11.49m,冠幅6m。果实较少,有的年份无果,主要的伴生树种有:毛竹、红豆杉、三尖杉、粗叶榕、機木。
岭阳村香榧群落在武夷山境内正北面,境内香榧100 株,主要生长中下坡,山谷、沟、河边,群落内香榧平均胸径15.66cm,平均树高9.20m,冠幅7m。在水沟边能看到些幼树,香榧果实偏大,多属于大圆榧。主要的伴生树种有:毛竹、茶叶、杂竹、红豆杉、泡桐、壳斗科。
岭山村、金竹村香榧群落在武夷山境内东面,境内香榧320 株,群落内香榧平均胸径64.84cm,平均高17.50m,冠幅9m。幼树少,香榧果实属于圆榧、小圆榧。主要的伴生树种有:毛竹、红豆杉、壳斗科、粗叶榕、機木。
樟村村只保存一株百年老树,长在村落旁,胸径127.46cm,树高29.06m,冠幅23m,海拔663m。
由图2 可知,在武夷山保护区桐木村和上梅乡的岭山村、金竹村的2 片香榧群落按照胸径大小分类曲线呈近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胸径30 ~60cm 范围中,占据了调查香榧的51.91%,最大胸径达2.08m,香榧寿命很长,说明这两片香榧群落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在武夷山吴屯乡上村村和岚谷乡岭阳村的2 片香榧群落按照胸径大小分类曲线呈近正态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胸径20cm 以下,占据了调查香榧的60.71%,说明这两片香榧群落的更新能力更强,但是胸径>1m 的大树极少,说明群落还比较年轻。
表2 桐木村香榧每木调查统计表
1)武夷山香榧资源几乎是上百年的老树,资源很少,民间没有食用香榧的习惯,在种植、管护不够重视,均没有进行施肥、修剪、清杂等栽培措施,任其自然生长。
2)经调查发现,武夷山保护区桐木村和上梅乡的岭山村、金竹村的2 片香榧群落的幼苗或幼树极少,有的群落内无幼苗或幼树,说明香榧在这些地方的更新能力较差或无法更新。
3)武夷山香榧群落几乎为天然林,垂直分布海拔大约550 ~1150m,在长期森林演替过程中,如桐木的香榧群落由于林下套种茶树,人为反复除杂割灌和整地劈草等经营措施的影响,把香榧的幼苗或幼树清除。
4)雌雄配植失衡,许多林农对香榧的雌雄异株生物习性不了解,长期以来,把不长果的雄树砍掉,这样一来,幼树极少,甚至没有,岭山、金竹、樟村等群落几乎无幼树。
武夷山市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香榧最适栽植区之一,香榧可以成为武夷山一大特产。但由于过去对香榧的认识不够,滞缓了宝贵资源的开发。建议制定香榧发展规划,在今后10 年内,结合造林和林地更新,在500 ~800m 的山地发展香榧林,建设一批香榧生产的重点乡镇、村、大户,经过20 年的努力,使武夷山香榧产量上1000t,产值超1 亿元。
武夷山市独特良好的自然生境,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随着人们在自然生境频繁的活动,加剧了生物生境的破坏,导致生物物种的消亡,因此,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势在必行,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监测体系。香榧的生存环境和生长状况。在漫长的演度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根据物种的变化,应采取相适应的保护措施,需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加以监测和研究。
2)加强繁育技术等基础研究。建议科技人员开展香榧繁育技术的研究工作,扩大种群范围,为保护、研究、繁殖和利用提供物质基础。由于不同植被有不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其生态需求及适生环境也是不一样的,从生物学、遗传多样性、生理生态传粉生物学持征方面探讨香榧生存机制,为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3)保护香榧的自然生境。保护生物的自然生境是对珍稀植物最好的保护方式。应高度重视,加以研究保护。建档立卡,挂牌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香榧相关材料的档案,包括生境、伴生树种、海拔、经纬度、物候期等的资料,在香榧群落附近竖立宣传牌,进一步加强保护
建议各级政府把香榧发展列入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加快香榧产业发展速度。
1)抓好现有香榧林保护管理。根据现有林的生境状况,保护好老树,注重科学管理,做好林地水土保持,适当修技、施肥,增加绿肥或有机肥。
2)重视优良种源选育和种苗培育。优良种苗是发展香榧产业的基础,武夷山境内的香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是快速发展香榧产业的重要途径,境内香榧种内性状变异复杂,开展优良种源选育,选出最能适应本土的良种,扩大栽培。
3)搞好产业发展规划。根据香榧的生物学持性和各地的气候自然条件,作出短、中、长期规划,因地制宜的规划好造林地,营造林可采取多样化:纯林集中成片、现有低产林中套种,充分利用现有林地,增加林农收益。
4)加大香榧种植龙头企业的扶持。重点培育和发展有积极性的农户、公司、林业合作社、农庭林场,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企业的技术扶持,使产品更加优质、营养、安全,达到国际国内标准,提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