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怎样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众所周知,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城镇化的发展已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其核心在于城市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产业升级和结构升级。其中,设计在其中起到了很关键性的作用,设计是系统解决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源。设计创造新生活、营造新空间、开拓新领域,促进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与高效协同,是城市发展的新产业和新动能。本文站在方法论的角度谈谈对设计的一些再认识和体会,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设计就是设计,设计可以理解为专业人员、专业设计,从专业服务设计到产品设计,各种各样的设计都可以叫作设计。从本体论角度来说,设计的专业化,本身是一项专业活。世界上从工业产品到民用产品、从建筑到城市,都有传世的精品,我们应该思考并努力把这个专业活做专、做精、做得“高大上”,把产品做到极致。
无论是工程项目、产品项目还是服务项目,所有项目都有一个寿命周期。以系统论的思维看设计,应从全寿命周期角度研究构建全景图。所有项目都涉及三个阶段,即前期策划、构思、概念的提出,设计的实施,最后的建成。项目落实以后,需要站在用户思维考虑,帮助用户解决效率和效能问题。所以,如何用系统思维、系统解决方案的思维,研究整个产品、一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解决产业、产品、项目的发展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是一项亟待破解的难题。以系统论的思维看设计,还体现在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上。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中谈设计,究竟是站在乙方角度谈设计,是站在智库的丙方角度谈设计,还是站在甲方的角度谈设计,其实对设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谈造价问题时,站在乙方角度谈设计,可能是在谈造价、成本控制,是在谈费用、谈估算、谈成本;站在甲方角度谈设计,需要谈的是投资效益、投资分析,融资、投入产出等。所以,以什么思维和角色去考虑,结果是不一样的,话语权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从设计本体论上来讲,生态论可能是跨设计的。如果站在一个空间的角度、站在区域经济的角度、站在城镇化的角度谈生态,那么需要研究的要素就会变得更多。数字经济的到来,将原有的生态打破,生态论的核心是连接、共生、共创、共享的无主体、无组织、无边界的生态系统。比如说,站在城市空间角度谈城市化,需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在一定空间内聚集的各种经济主体,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流等所有与产业聚集相关的元素通盘考虑,通过生态契约,聚焦多领域、全方位、全要素价值,构建一个共生、共享、共创的产业生态系统。
设计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设计涉及城市发展、建设、运营的方方面面,设计帮助城市研究区域经济的战略规划、产业规划、推进机制、空间治理结构、城市品牌等问题。通过这种牵引、桥梁、纽带的作用,设计为城市创造价值。
我们要构建的是这样的一个价值扇面:本体论是做项目、做专业,靠的是能力和专业技能;做系统其实是在做平台,靠的是资本、人才、资源整合等赋能的能力;做生态就是需要有认知的能力。什么是认知的能力?那就是重构商业模式的能力、重构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企业以前制定战略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谈竞争力,在行业内找到一个对标企业谈竞争力。但现在谈竞争力,则要看谁具有更好地为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为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和项目思维,为城市创造价值、构建城市发展的全景图以及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景图,在“有中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无中生有”的机会。
从本体论到系统论再到生态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创造这样的价值?价值空间在哪里?其实,价值空间可能在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复兴更新、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一带一路等各个领域,聚焦点可能在新旧动能转换。
如何区分新旧动能?这就要看投入创新要素的能力。创新要素究竟是什么?可能是数字经济、科创经济、职业教育、新业态新模式催生的新产业等。从这样的市场分析角度来看,传统的设计单位是难以满足为城市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等需求的。
27年来,泛华集团走出了一条“设计+施工+金融设计+产业发展规划设计+区域经济设计+未来政治经济发展蓝图……”的“设计+”发展路径。随着 “+”的不断深入就会发现,企业业务的复合型越来越强、地位越来越高、核心竞争能力越来越强、对接的领导层面也越来越高。围绕这样的生态,设计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设计涉及城市发展、建设、运营的方方面面,设计帮助城市研究区域经济的战略规划、产业规划、推进机制、空间治理结构、城市品牌等问题。通过这种牵引、桥梁、纽带的作用,设计为城市创造价值。
目前,多数城市的设计、施工都趋于饱和。那饱和以后干什么呢?这时就需要研究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结构升级、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问题。城市顶层设计,就是要破解城市的发展和动力问题;在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绿色设计和工程设计为城市建设提供建设标准,而智慧城市设计和模式设计能够更好地解决如何将地方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如何解决造血机能的问题,即解决金融的问题。其实,一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这三环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这样一个路径图。首先要对城市进行顶层设计,解决战略产业空间的发展问题;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再研究战略产业怎么破解,空间怎么布局,空间怎么找增长极,从而带动总体规划及控规的合理推进。
传统产业的微笑曲线由科研设计、生产销售、物流构成。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完全可以先解决销售、新零售、卖的问题、市场的问题,再回过头来以工业设计、创意设计、产品设计、创意设计等形式,将其转化为科研成果。所以,设计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到来,将重塑地方的产业微笑曲线,这是新旧动能转化的核心。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分为城经济和市经济两部分。市经济是什么?是内需。城经济是基本建设。我们从短缺经济发展到过剩经济、以及绿色经济、低碳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节能城市的阶段等,但现在国家可能更关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市经济。市经济是数字经济、科创经济引领产业如何升级,产业生态如何构建的问题。只有把市经济和城经济高度融合,这个城市才会具有竞争力。如果把城经济比作载体、空间、硬件,那么市经济解决的就是内容、资金流、信息流、资产、物流、人流的有机结合,再加上与历史文化的结合,真正做到“产—城—人”的融合。
设计既然是一个创造需求、创造未来的产业,那就更应该是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在“有中生有”的基础上创造“无中生有”的机会。根据城市的自然禀赋、要素禀赋情况构建一个循环,围绕城市的发展,我们总结了10个要素,即产业、科技、职业教育、人才资本、数字经济、绿色、交通、土地、资产、品牌。这些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10大要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设计在其中起到了特别大的互联互通作用,起到了桥梁纽带、转化器、牵引、龙头作用及魂的作用。设计使城市的10大要素更加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实现城市的有机融合、合理配置。
将设计参与到城经济和市经济的全过程,用设计重塑城市的灵魂,是促进“城”与“市”协调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城经济角度讲,设计是创意城市空间营造;从市经济角度讲,设计能够赋能城市产业的发展。
传统产业的微笑曲线由科研设计、生产销售、物流构成。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完全可以先解决销售、新零售、卖的问题、市场的问题,再回过头来以工业设计、创意设计、产品设计、创意设计等形式,将其转化为科研成果。所以,设计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到来,将重塑地方的产业微笑曲线,这是新旧动能转化的核心。
如今,大多数人都回避不了这样一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其实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战略等均有涉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是怎样投入创新要素,投入新业态、新产业,形成新模式。近年来,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数字科创城”,就是考虑如何用数字经济、科创经济引领地区发展的问题。泛华集团的“数字科创城”,以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绿色设计、产品设计为牵引,通过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聚焦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注入知识产权、人工智能、产业教育、美丽健康、运动科技等创新产业集群,重塑地方产业生态。从另一层面讲,“数字科创城”根据地方的主导产业定位,其实就是在研究地方的新旧动能转换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发展最大的红利是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未来20年,数字经济、科创经济和人才的提档升级将是我们的主要红利。如何用这样的红利推动发展?这就涉及需要研究一个城市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是什么的问题。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主导产业,就需要帮它重构主导产业。有了主导产业,就要投入创新要素,如数字经济、科创经济、工业设计、创意设计、产品设计、职业教育,再加上一些新的提高消费能级的做法,重塑地方的产业生态。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重塑产业生态,其实设计也是个大设计生态。工信部在泛华集团落户了一个产业育成中心,就是研究“四化”如何融合的问题,以产业为动能、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通过数字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化,带动地方的新旧动能转换,帮助地方重新研究产业发展路径。
第一,从工业1.0到工业4.0,制造业缺少的是整个产业微笑曲线的提升,而工业设计、订单式设计、创意设计,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全部设备的互联互通。围绕这个概念,可以把设计分以下五大类:创意设计、一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绿色社区。围绕五大设计领域,以要素聚集、平台建设、协同设计服务、成果转化应用、构建结算经济五大关键路径赋能地方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打通技术与市场的联系,构建智库与设计产业联盟平台,加速引领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打造区域创意设计辐射中心和科创发展引擎,全力打造城市创意设计工场。
第二,围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以5G+数字新零售引领城市产业大数据、行业大数据与消费互联网创新模式,通过产业互联、虚拟设计与科技育成孵化,培育区域品牌产品数字应用新场景、消费新业态与创造新市场,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地方产品数字创意交易结算平台、产业互联创新基地与数字生活中心,创造数字经济引领下的城市新生态孵化器。
第三,以5G+全要素融合,通过城市产业发展大脑,荟萃最前沿科技转化应用展示及服务,促进线上平台和场景载体智能互动、高度融合,打造全要素智慧城市的全新范式,实现小公司、大窗口、大服务,大公司、小窗口、小基站,用小空间承载国家大战略。构建未来科创城市建设的典范,打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新体验的应用场,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注入科技之光和创新之力,创建绿色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活力之城、未来之城。
数字、设计、产业、人才、空间等要素的融合,将有效带动城市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实现高质量增长。设计与产业和市场相结合,重构线上线下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服务市场;设计与产业和资本相结合,形成科技孵化器、产业孵化器;设计与产业和职业教育结合,打造人才高地,实现人才在哪儿,产业就在哪儿的局面;设计与产业与空间相结合,构建产业生态增长极。为此,围绕这个概念,需要真正发挥“设计是灵魂、设计是关键、设计是龙头、设计是牵引、设计是桥梁、设计是纽带”的作用。产业因设计而兴、城市因设计而美,提高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最终提高设计行业的地位,是每一位设计人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