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罡
解放初期,天津市按照“充分利用、积极改造、适当新建”的方针,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在城市功能、经济结构、社会风尚、城市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调整行政区划
天津解放之初,全市面积151.34平方千米,人口178余万人,划分为11个行政区。1949年,塘大市划归天津市领导,改为塘大区,1952年改为塘沽区,天津市行政区域扩大到173.34平方千米。1952年,天津县划归天津市管辖,城市面积扩大为2250.35平方千米。随着区域面积扩大,天津行政区划建制也作了相应调整。1952年10月,市区由11个区合并为8个区,区下建街公所。1953年5月,撤销天津县行政区建制,设立津东、津西、津南、津北4个郊区,区政府分别设在灰堆、李七庄、咸水沽、北仓,至此天津市共设13个区。1954年改1区为和平区,2区为城厢区,3区为河北区,4区为河东区,5区为新华区,6区为河西区,7区为南开区,8区为红桥区。同时市、县界也作了调整,将原属市区的农村划归县属,原属天津县的灰堆划为市区,调整后的市区面积压缩为109平方千米。
编制城市规划
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的精神,天津解放后,在进行城市恢复、整顿、建设的同时,进行调查研究,开始着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
在城市规划编制方面依照天津工业建市的方针,1952年先后编制市区工业区规划和东南郊区工业区发展规划、市区道路系统规划和工人新村规划。同时,根据1952年全国城市建设座谈会的精神,编制了天津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方案,这一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把旧天津由于各国租界分割造成的布局混乱、各种设施不成系统的状况,改造成比较合理的、有利于建设和管理的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方案确定城市规模为:人口规模250万人,用地规模186.5平方千米。市中心选址为海河东岸的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附近,同时规划每20万人左右设置一个地区中心,全市共设10个地区中心,选择工业比较集中、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安排工业项目,市内共规划4个新工业区,分别为东南郊工业区、新开河工业区、白庙工业区和南郊工业区。为解决因租界分割造成道路卡扣、错位、断头及无路可通的问题,规划建设三环十八个放射线,使市区逐步形成统一的路网系统,使碎片化的城市建设逐步合理。
根据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指示》中提出的“加强城市设计工作,迅速拟定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要求和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精神,天津市在“一五”期间,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由内向外、填空补实”原则,逐步建立起白庙、陈塘庄工业区、南仓仓库区,以及尖山、咸阳路幸福里、平山道卫星里等住宅区,土城工业区向西扩建,同时提出严重污染和易爆工厂搬迁治理方案,改善和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此次编制出台的《天津市城市规划要点》等文件,提出城市规模为人口300万人,用地规模230平方千米,道路规划采取环形与放射相结合的三环十八射。1956年,根据党的八大提出的“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城市”方针,天津市于1957年3月编制出台《天津城市初步规划方案》,该方案提出,天津市作为综合性工业城市、南北水运要冲、华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城市规模为人口300万人,用地规模158.82平方千米,道路规划两个环形路和南北两个辅助半环,16条放射线。规划范围东至张贵庄、崔家码头、黄家庄一带,西至大园村和天大西,南至双林、长泰农场,北至北仓、宜兴埠,规划期限为15年。到1957年,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2平方千米,工业总产值33.94亿元,比1952年增加了1.2倍,年均增长16.2%。
多方面展开城市建设
在城市规划编制的同时,天津市根据城市特点,有步骤地开展城市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建立城市建设相关部门。1949年至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天津市城市建設体制经过组建、调整、加强,不断得到完善。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天津市人民政府成立,随即组建天津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工务局后更名为建设局。9月,天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批准成立天津市都市建设委员会,当年年底改为市人民政府市政建设委员会。1950年,在天津市卫生局环境卫生处的基础上,成立天津市卫生工程局,并将天津市公安局所属清洁队划归市卫生局。3月组建天津市水利处和天津市园林广场处。7月,组建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市政工程局、建筑工程局。到195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市政建设委员会下设市政工程局、市公用局、市建筑工程局、市房地产管理局,城市建设领导体制基本形成。
此后,为适应“一五”时期大规模开展的经济建设的要求,1952年底天津市人民政府市政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天津市城市建设委员会。1955年1月撤销天津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建制,组建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建设办公室,1957年6月,成立天津市建设委员会(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建设办公室撤销),下设市建设局、市建筑工程局、市房地产管理局、市公用局。
二是加快居民住宅建设。天津市在解放初期,经济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市政府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提出解决城市房屋问题的政策,召开专门会议对天津市住房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出台《关于房屋问题的报告》。尽管1951年正值三年恢复时期,财政经费极为紧张,但市政府仍然竭力筹款建房,共维修房屋25万间。1952年,市政府将解决劳动人民的居住问题列为市政府建设两大任务之一,专门成立天津市建筑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房屋建设,并吸收党委、政府、工会、企业等各方面参加,从3月初开始办理登记,申请登记的公私企业单位共计96个,申请建房51226间,面积619107平方米,在天津城建史上也是规模空前。1952年4月,工人新村首批工程在中山门破土动工,全年新建7个工人新村,共建房5.5万余套,90余万平方米,解决了17万工人及家属的长期住房困难问题。
由于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天津市在新建房屋的同时也加快了对原有房屋的维修养护,充分發挥旧有房屋的作用。从1949年到1952年共修缮房屋48638间,占当时政府掌管的民用公房房屋的83.86%。1953年,天津市政府开始对窝铺和土草简房进行成片整理改造,先后改造了南开区三德里、红桥区兴仁里、河西区三合里、河北区焦家花园等处共800余间,接着又对和平区青楼巷、南开区新裕里、红桥区树德里等地的危陋房进行翻建,到50年代末基本上消灭了窝铺区,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三是进行道路桥梁建设。新中国成立伊始,天津市就非常重视城市的道路建设,明确提出天津的道路建设,首先应该放在城乡交通要道和市内繁华地区,其次应该是市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道路。以此为指导,天津市在经济恢复时期共拨款579.6万元,对120条道路进行新建、改建、翻建、拓宽和打通。1951年打通新仓库,修建富民路、光华路,便利了郑庄、娄庄及中山门外一带与市区的联系。“一五”计划实施后,天津市道路建设进入新时期,重点是改造旧市区道路,解决窄、卡、弯、堵、低的问题,改造工程区分轻重缓急,做到先通后畅,先后拓宽大伙巷,改建北营门西大街、西站前街,打通黄纬路;配合改造金钟河,修建金钟河大街、狮子林、水梯子大街,形成第一条东西干线;拓宽大沽南路、卫津路、广东路等一批干线道路;将一百条土路提级改善。配合新区建设,新建工人新村、工业区、仓库区内道路和新区通向市中心区的干道。“一五”期间,天津市用于道路投资共计1714.75万元,完成道路工程(包括翻修和改建)258千米,总面积205万平方米,其中高级路面66千米,面积60万平方米。从1949年至1957年的九年间,天津市共计新增道路217千米,初步形成了五条东西向、四条南北向的放射道路,市内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为了适应生产和城乡贸易的发展,加强市内外联系,天津市先后在海河上修建狮子林桥、北安桥、四新桥、赤峰桥、广场桥、大光明桥和刘庄浮等7座桥梁,便利了海河两岸的联系。
四是开展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城市排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天津解放后,市政府对于如何改善城市排水问题非常重视。1949年9月召开的天津市各界代表大会指出,在天津的城市建设中,下水道的铺设是一个最迫切的工程。通过集体研究,会议确定“从1950年起,在市政工程上将集中力量致力于本市下水道的敷设及污水粪便之处理,以期逐步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根据会议精神,从1950年至1957年,天津市投入1971万元用于解决城市排水问题,共计新建下水道327千米。主要修建了南门外大干沟,填平赤龙河;改造南开蓄水池,修建南开五马路大型马蹄管工程;彻底整治金钟河,修建金钟河系统排水工程;修建墙子河截流管,改善墙子河沿岸的环境卫生。与此同时,市政府在卫津河沿岸埋设污水管7千米,修建废墙子河系统污水管17.6千米,合计排水面积560公顷,使这两条河沿岸一带的卫生面貌得到改善。
为了配合城市建设,从1953年起,为中山门、唐家口、王串场、丁字沽、西南楼等7个工人新村修建了配套下水道。1954年配合工业区的开辟,修建了南郊围堤外工业区污水干管。1955年和1956年相继修建了围堤内工业区(陈塘庄工业区)污水管和白庙工业区雨水明沟。同时在旧工业区和旧市区,大力加强下水道修建,共修建400多条共计170千米,改变了过去排水设施分布不均衡以及家家户户“进门臭”的状况。
天津解放之初,天津市城市建设通过不断加强规划,明确工业生产布局,解决了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加强市内河道污染治理,在市政道路、桥梁、给排水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贯彻“在城市建设中,应贯彻为生产、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各项工作作为最迫切的工作,并在工作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