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馆藏的嵌入式人文教育探讨

2019-08-30 06:21陈虹
河北科技图苑 2019年4期

陈虹

摘要:基于特色馆藏资源的嵌入式人文教育有利于强化馆藏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广高校图书馆的“人文名片”,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完善大学校园第二课堂的目的。福建工程学院图书馆基于林纾特色馆藏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嵌入式人文教育服务。在教育中应注意针对读者角色进行分层服务、配置高素质的嵌入式学科馆员及构建合理的服务测评体系。

关键词:特色馆藏资源;嵌入式学科服务;高校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9.0076

1 基于特色馆藏嵌入式人文教育的意义

基于特色馆藏资源的嵌入式人文教育从图书馆与读者两个角度分析具有不同的意义。其一,涉及图书馆两项重要的工作: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与嵌入式人文教育。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既是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支撑学科服务开展的重要文献资源。嵌入式人文教育在将信息素质教育引入课堂与专业研究的同时,也培养了读者的人文素养。两项服务的有机结合促使馆藏特色文献资源保持收集、开发、利用的良好建设模式,而嵌入式人文教育则显示了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上新的价值点。其二, 读者能够体验新颖的嵌入式教育方式,并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嵌入式教育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式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于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传授给学生,并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1]。嵌入式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打破教室内授课的局限性,授課形式更加多样化,引发学生由专业知识向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2 基于特色馆藏的嵌入式人文教育实践

2.1 选择开展嵌入式人文教育的切入点

开展嵌入式人文教育是一个以点带面的过程。“双一流”大学保持 “双一流”学科稳健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兼顾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一般院校则寻求对该校重点学科的进一步突破。嵌入式人文教育也应该找准学校发展的脉搏,瞄准服务的着眼点。笔者所在的福建工程学院是以工科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在发展重点学科的同时,也注重提升人文社会科学水平。图书馆作为全校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在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同时,也致力为学校的人文教育提供支撑。

由于我校人文学院建有林纾研究所、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等,涉及林纾众多研究课题,所以图书馆选择了开设走进林纾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切入点。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与严复合称“译坛双璧”,福建工程学院的开山之祖。他以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事业起点,与魏易、曾宗巩、陈家麟等人翻译了200多部西方小说。他精通古文,擅书画,投身近代教育事业,被赞誉为旧文学的“押阵大将”,新文学的“不祧之祖”[2]。

我馆有关林纾的特色馆藏资源丰富,主要有:(1)林纾文库中现代纸质图书662册。(2)大量学术论文集、会议白皮书以及连续性出版物等。(3)林氏后人捐赠我馆清末民初原版的林译小说、林纾文集以及民国其他文献,共计154册;林纾书信集一本,其中康有为先生致林纾先生亲笔信最为珍贵。(4)自建的林纾文化专题数据库集中收录了林纾相关文献资源1 725种。馆购综合性数据库与人文社科类的数据库也涉及了一部分林纾的文献资料。(5)我馆收藏有关林纾的光盘一张、缩微胶卷2盒,共计201种文献。(6)收藏7枚极具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的林纾印章。印章为寿山石材质,齐白石亲自为林纾雕刻而成。

2.2 选择优秀学科馆员组成嵌入式人文教育团队

针对一个学科、专业,乃至一个院系开展嵌入式教育需要配备相应的学科服务团队。我馆从读者的不同需求,每位学科馆员的特长以及学科背景等方面出发,对工作进行了精细化的分配。依据服务层次的不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且具有张力的服务团队。

学科馆员的基础服务人员为第一层级,即一般学科馆员,包括文献传递馆员、参考咨询馆员、查新馆员、教学培训人员,他们为院系开展常规性的学科基础服务,是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基础。

学科馆员服务第二层级为统筹沟通学科馆员,由资深学科馆员担任,负责保障图书馆与院系及学校管理层的沟通协调,能够把握整体的服务方向,是整个团队的信息联络员。

学科馆员服务第三层级为嵌入式学科馆员,开展嵌入式教学,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建设该学科的特色馆藏资源,跟踪学术动态等,是整个学科馆员服务团队的核心。

2.3 确定特色馆藏资源的嵌入式人文教育方式

我馆基于林纾特色馆藏资源的嵌入式人文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是人文学院的师生,嵌入式人文教育实施分为课外嵌入与课内嵌入。课外嵌入涉及新生入馆教育、特色资源讲座、院系与党团活动参观;课内嵌入贯穿专业选修课教学前、授课中、课后研究的各个环节。依据嵌入式程度划分为完全嵌入与部分嵌入,我馆采取部分嵌入的方式。

2.3.1 课外嵌入

(1)新生入馆教育。在人文学院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中包括了与专业相关的特色馆藏资源推介,详细介绍我校创办人林纾先生以及校史,并延伸至与汉语言文学、翻译学、传媒专业相关的馆藏资源。

(2)特色资源讲座。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我馆举办多场讲座,与林纾研究所、福建地方文献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协作,由嵌入式学科馆员、院系主讲人、专业数据库主讲人商讨讲座的内容,保证讲座与读者的学科专业紧密联系,将“林纾特藏”作为文化名片,让读者感受我校厚重的历史与“真诚勤勇”的文化传统。

(3)院系与党团活动参观。我馆积极与院系、团委、学工处、宣传部等机构协作,向校内外读者开放参观。读者只需以团体预约的方式即可安排馆员讲解。参观路线以琴南书院为重点。琴南书院是纪念我校创始人林纾先生的特藏室,多种空间功能融为一体,实现展藏一体、情景学习。书院由负责人文学院的嵌入式学科馆员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学术跟踪、嵌入式教学等服务。

琴南书院主要收藏林纾文献资源与林纾遗物,晚清民初书斋风格,依据功能划分为阅览区、学术沙龙、休闲区、展览区、藏书区。琴南书院既是文献保护的特藏库,又是展示校史,开展专业授课的第二课堂,为学术研究与人文教育提供环境嵌入。

2.3.2 课内嵌入

“嵌入式教学( Embedded Instruction) 服务亦称课程融入式教学服务,是图书馆开展的融入教学一线、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创新服务”[3]。与林纾文献资源有关的嵌入式教学通过人文学院选修课实施。根据嵌入程度的不同,学科馆员对走进林纾一课,从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研讨三个环节进行追踪,采取片段教学、参考咨询、数据资源讲座、案例研究等方式嵌入。同时,也依据读者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学历水平、学术背景的不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1)课前准备。嵌入式学科馆员“要嵌入授课教师的课程,就要课前与授课教师反复沟通,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讨论嵌入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预期效果等内容,还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实现馆员与教师的配合以及馆员、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与配合”[4]。走进林纾课的任课教师对林纾研究方法、学术水平、授课技巧不尽相同,学科馆员每年都给授课教师建立学术档案,适度的调整服务策略。在教师授课之前提供多样化的文献资料、课件素材、教学案例、课程计划等。

走进林纾专业选修课的学生存在专业知识、年级、目的不同的情况,在授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分析。学科馆员需要了解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与师生交流,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在于陶冶人文情操;高年级的学生在于深化专业知识、完成课题研究;毕业班的学生更关注如何了解林纾研究的动态与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同一年级的授课做到瞄准整体需求,对于混合年级授课要更加细致,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总之,课前准备必须以用户需求为驱动,既要兼顾群体,又要厘清侧重点。

(2)授课过程。2010 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提出,加强合作将会增强图书馆在机构中的作用,与教师合作,将图书馆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之中是图书馆未来十大发展趋势之一[5]。走进林纾在课程教学模式与授课地点上做了创新的尝试。课程教学模式采取专业教师集中授课,包括基础知识、学术研究、案例分析、专业关联等内容;嵌入式学科馆员以小讲座的方式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介绍与分析、文献信息检索、论文写作、学术追踪循序渐进展开。授課后半段教师、嵌入式学科馆员以专题研讨的方式进行联合教学,将专业教学、信息素质培养、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完成由浅入深的教学任务。为了实施上述教学方案,教学的场合不仅在教室内,还选取了图书馆琴南书院、林纾故居等场所现场教学。

由人文学院走进林纾任课教师与校图书馆人文学院的学科馆员以林纾翻译西方小说为课题,进行教学设计,时间为45分钟,学生人数30人,授课场所为图书馆琴南书院。书院为教师与学科馆员提供教学器材、林纾展品、林纾影视等软硬件配套设施。依据教学程序设计逐步展开(见表1)

(3)课后追踪。课后追踪有助于教师深化教学、助力课题研究。对学生是依据不同的需求开展参考咨询、论文写作指导、文献传递的引导学习过程。嵌入式学科馆员基于网络环境,通过QQ、微信、参考咨询平台等渠道,为任课老师、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支持。此外,为了满足学生就林纾研究各抒己见的要求,鼓励师生向馆办林纾研究刊物《春觉斋读书》投稿,旨在实现师生交流,激发学术研究活力,反馈教学成果。

3 开展基于馆藏特色的嵌入式人文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1 针对读者角色进行分层服务

在嵌入式人文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读者角色在服务的每一个阶段都常常出现变化。“嵌入式信息素质教学注重多角度性和多层次性,嵌入式信息素质教学注意划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针对具体群体设计教学计划,帮助学生逐步有序提升信息素质”[6]。开展嵌入式人文教育课程前教师与学生是学科馆员咨询、帮助的对象;课程进行中学生是教师与嵌入式学科馆员共同服务的对象,教师反哺知识给学生,嵌入式学科馆员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人文素质;课后嵌入式学科馆员对教师开展成果转化、课程总结的服务,满足学生文献资源检索、论文写作、文献传递等需求。由于每一位任课教师学术研究的背景不同,各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因此,个性化、精细化、分层化是开展嵌入式服务的要求。

3.2 配置高素质的嵌入式学科馆员

嵌入式学科馆员是一个集多种专业技能于一身的角色,应以图书情报学为基础,辅以专业学术背景,要具有人际交流、教育教学、宣传推广、科研推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是图书馆中要求能力较为全面的岗位。读者对未来的嵌入式学科馆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统计学、自然语言处理、语言学、数字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准备好向用户提供有关这些知识的咨询,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嵌入式馆员”[7]。

3.3 构建合理的服务测评体系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嵌入式教学采取的是“双测评”模式,即“嵌入式教学既要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做出评价”[8]。该测评体系,将教学与接收知识的两个角色固定化。学生对专业教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专业教师对学科馆员的评价同样不可忽略。专业教师与学科馆员之间的互评体现了两者之间合作的程度。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分别对专业教师与学科馆员进行,是对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效果的检验。

我馆通过座谈会的形式,采取了专业教师对学科馆员与学生评价、学生对专业教师与学科馆员评价,学科馆员对专业教师与学生评价的互评模式,从专业知识获取程度、信息素养教育水平,人文素养养成度、作业与论文写作指导满意度与完成度等方面详细探讨,以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借鉴。

4 结语

嵌入式人文教育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以人文教育课程之一的走进林纾为切入点,开展服务以来形成了团队合作,嵌入用户,秉承服务一线的理念,为读者打造个性化、交互式的体验。在实际操作中,引导读者使用馆藏资源,完成专业课教学、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并兼以人文素质的培养。嵌入式人文教育对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打造我馆的“人文名片”,宣传我校的文化底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旺舟.地方高校“嵌入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6(4):38-45.

[2] 张俊才.林纾评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249.

[3] 薛调,刘彦庆,王玉荣,等.地方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实践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2013(9):91-96.

[4] 王君莉,刘静.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探索[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3):63-65.

[5] 刘淑贤.高校图书馆嵌入学科课程教学服务模式及实践探讨——以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服务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6):116-120.

[6] 赵雪莹.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及案例研究[J].现代情报,2013(3):161-167.

[7] 王倩,黄扶敏,黄筱瑾,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嵌入式馆员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4(20):88-93.

[8] 薛调,江亮. 非研究型大學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实施方案——基于美国文理学院图书馆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5):92-95.

Abstract:Embedded humanistic education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 resourc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in favor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ibrarys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and the promo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s “humanistic business card”, so as to cultivate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perfect the second classroom on university campu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 resources of Lin Shu,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brary carries out the embedded humanistic education service with rich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atified service for readers, the allocation of highly qualified librarians for embedded subjec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asonable service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 Resources; Embedded Subject Services;College Humanistic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