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
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影像技术不断发展,被人们所熟知。纸媒、网络媒体等宣传部门对专业摄影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摄影专业学生,其自身专业能力及素质无法快速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现代化社会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摄影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全能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能力;摄影;教学
摄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深深联系的学科,具有明显的艺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中,只掌握理论并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无法满足客户要求。高职教育重视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在专业课程上履行“必需、够用”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就业[1]。应立足市场,贴近生活,设计实用的专业课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项目能力目标下的高职院校摄影教学内容设计分析
项目能力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中,掌握专业化知识,对未来就业方向加深认知,提高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因此,以学生项目能力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摄影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行动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以行为为导向,完成项目为目标,实施教学。摄影课程教学涉及多方面内容,属艺术设计中涉猎广泛的学科,面向多个专业均开设课程,理论体系丰富,但是实践教学需考虑到学生专业不同,以项目为核心,对教学单元设计。
例如,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需注重设计有关商业摄影的内容,在摄影作品中显示更多的商业信息;针对装潢设计专业的学生,需重视学生在摄影过程中的参与性,将室内摄影实践技巧教给学生,注重光影、光线、色调等基本功的扎实练习;针对电商专业的学生,则需侧重讲解产品摄影的主要方法,并辅以基本的修图技巧,可以完成基本的店铺美化和商品展示。以学生项目能力为中心的摄影实践教学具体如下所示。
(一)制定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计划要针对不同特点制定不同内容,锻炼不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让学生面对棘手的真实项目进行锻炼和培养,得到工作经验和技巧,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2]。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项目能力是可行的教学思路,通过项目教学,让企业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将企业真实的项目“拿进来”,满足学生专业能力系统性培养需求。此外,项目融入到教师专业技能知识点的教学中,适应学生阶段性学习需求,不断优化短期学习目标,最终实现解决就业的大问题。
例如,让学生制作校园宣传册,设计版面及文案内容。在该项目中,学生需拍摄真实的校园环境,利用风光摄影、广告摄影、静物摄影、封面设计等专业知识,设计创造。教师对学生实施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有清楚认知,项目选择及设计上可针对学生能力选择合适难度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实施和设计中运用到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智能、仔细思考,完成项目目标。其中,也包括学生自身具备或者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获得的对知识迁移、重组的能力。
(二)对资源充分分配,落实项目实施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性别、兴趣及能力上的差异,将学生分为3-6人小组,注重分组的合理性,让小组自行推选出组长,组长负责该组的项目执行事宜。教师将具有项目主体的学习任务下达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有序分工,拟定方案,完成项目。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中发挥引导性作用,鼓励学生根据项目主体展开学习,拟定方案完成整体项目。
例如,针对项目要求不同,安排不同的教学场所和实训场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按照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对小组学习进行适当的监管,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展程度,督促其抓紧学习,解答学生的困惑,适当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科学指导[3]。
(三)项目验收和考评
项目验收和考评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学生完成对应项目后,要在班级中进行“成果展示”,各个小组到讲台上介绍自己的选题内容、选题缘由、设计思路、完成情况,方法特色,项目过程体会等等。其他学生听取项目汇报,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举手提出,现场互动交流,积累经验。各个小组对自己的项目陈述完毕后,教师对学生成果汇报加以总结,指出各个小组完成项目目标中的優点和缺点,让学生审视自身,了解项目完成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总结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以工作室为平台的学生项目实践教学分析
工作室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倡导“艺术和技术相结合”,摄影工作室在艺术培养理念下,开展作坊式教学实践培养,在现代化教育中应用价值广泛。为摄影艺术相关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场所,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强化“过程教学”、“实践教学”,将教、学、做整合为一体,面向社会接取项目,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和课堂教学相互配合,形成高质量的实战平台。
但是,工作室模式主要建立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需学校和企业加深联系,要做到产、学、研充分结合。在工作室实践学习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建立科学的工作室组织管理制度
首先,需建立科学的工作室组织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对工作室的建立基于充分支持,关注工作时建立的组织管理,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软件和硬件建设上,高职院校也要基于资金和人力支持,贯彻落实科学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硬件方面,准备充足的专业教学设备、素材、耗材,软硬件相互统一。其中,教师设置上可引进校外资源,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二)开展丰富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其次,应积极研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开展路线,工作室实践教学需面对市场,为真实客户提供服务,和摄影公司、广告公司等达成产、学、研长久合作,按照企业标准设置项目目标及验收标准。在工作室不断扩大发展下,工作室有形和无形资产需合理管理,明确资产管理制度,以现代化管理方式,让师生加强互动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管理岗位的锻炼机会。
(三)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多方共赢
总而言之,工作室以学生实践锻炼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及身心素质,以工作室为学生建立科学锻炼平台,各项专业都融入进去,使教学充分联系实际,增加项目真实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例如,商家提供的服装产品,让学生拍摄服装的时尚图册,提出不同服装特色。这就需要服装专业、服装表演、形象设计三方面专业的知道结合起来,以工作室为平台,合作完成时尚图册的摄影任务。此外,在工作室项目中,应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引导方向上进行创新,在原本的思想中领悟到不同的方式和学习技巧,开阔眼界。而教师则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收获不同的创意,完善教学内容,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通过工作室的实践教学,充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也可以让相关合作企业从中获取正当利益,提高校方办学实力,实现三方共赢。
三、以专业采风创作提高学生摄影实践技能
摄影倡导学生善于发现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美,外出采风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课程兴趣,提高课程实践能力。通过专业采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摄影感知能力。教师组织专业采风前,要考虑到采风对学生创作热情、摄影创意的启发性,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在采风地点及路线选择上,尽量区别于普通旅游,选择没有被完全开发过的,保留自然美的区域。若学生在成熟的旅游区采风,景区经过刻意打造,知名度高,拍出的作品往往不尽人意,而一些自然的山寨、村舍,利用构图、视角、光线、景别的不同,拍出的作品则各有千秋。教师在采风前可带领学生提前研究目的地的拍摄攻略,做好规划,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名宿风情、自然景观等等,还要了解采风当天的天气状况,不同的天气状况其拍摄作品的意境也有差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作兴趣,学生在采集信息、了解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团队沟通、表达思想等综合实践能力锻炼的过程。
此外,要注意,采风周期一般为7-14天,采风对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专业化采风中,让学生多采用全焦镜头,独脚架拍摄,强调“安全第一”,不提倡学生为拍出特殊作品铤而走险,提倡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备好可能用到的医药,和应对突发状况的物品,提高学生摄影实践能力的同时,加深其彼此之间的同学情谊,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建立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践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多以“第一课堂”为中心,“第二课堂”为补充培养专业化人才,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及时将专业化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因此,在高职院校摄影教学中,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去,学校也应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建设。
一方面,由行业协会、高职院校组织举办摄影比赛,将赛题引入到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教师引导下,围绕主题实践创作。教师可将学生比赛结果和获奖情况作为评估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鼓励學生“以赛促学”。
另一方面,让高职院校中的社团协会都参与进来,鼓励学生加入校园记者团、新媒体运营部、摄影协会、校报校刊、广播站等机构,结合自身专业技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体验工作岗位,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就业积累宝贵经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摄影教学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将学校原本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教学为辅,以课外实践为新的发力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摄影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贺.关于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方法与策略的探析——以《摄影鉴赏》课程教学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6-7.
[2]谭丽清.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21):24-25.
[3]吕春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v.17;No.89(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