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贝多芬的“田园”看他的艺术美学思想

2019-08-30 08:23陈浩轩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贝多芬田园

陈浩轩

摘 要: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他在西方音乐历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将维也纳国电主义音乐形式与风格,不断的扩充以及发展,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汇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中,他的一生经历过波恩、维也纳时期,他在维也纳时期将自己的创作达到顶峰,一生的七月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包括9部交响曲、11部管弦乐序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等等。其中交响曲方面将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本文将讲述他的第六交响(田园)

关键词: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

一、贝多芬的生平介绍

(一)波恩时期

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是贝多芬度过他人生最初的22年的城市(1770-1792),这段时间虽然不是他创作成熟与丰收的时期,但是对于他的一生的影响都十分深远,尤其体现在思想性格的形成方面。

1770年12月16日,作曲家贝多芬,出生在这座城市。在当时波恩的贵族也和选帝候宫廷一样,有着喜爱音乐的传统习惯,他们中不乏有海顿、莫扎特这类的音乐爱好者,波恩的音乐文化氛围孕育了年轻时期的贝多芬,影响了贝多芬早期的创作。波恩当时也受到法国“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成为了新思想的一个聚集地和传播地,宣扬冲向自由、博爱、人道主义思想等等。就是因为收到这些思想潮流的影响,决定了贝多芬的音乐发展方向以及他的音乐艺术观,在他的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就是对此的一个佐证。将斗争、激情、反抗的力量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说早年的贝多芬没有莫扎特的好运,面对的是他粗鲁的父亲、穷困的家庭情况、但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贝多芬培养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及培养了自己独立自由的意识。

(二)维也纳时期

在维也纳时期几乎是度过了贝多芬接下去的所有时光,这里也是贝多芬创作的高潮以及顶峰时期,在这个时期,贝多芬创作了许许多多至今依然屹立在音乐舞台上的作品,如“悲怆”、“月光”、“暴风雨”等等的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等。

维也纳时期,贝多芬曾追随者海顿学习作曲,以及跟随阿尔布莱希贝尔格学习对位,很快因为贝多芬惊人的天赋,他就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得到维也纳上层社会的欢迎,并且得到了资助完成他的创作,在维也纳时期,贝多芬经历了人生和命运的巨大痛苦和考验,纠缠着他的耳疾,但是他却还是在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这部著名的作品。早在和他的朋友们的通信过程中,贝多芬就已经表露出自己因为耳疾而带来无法形容强力的痛苦,而病痛的加剧差点使得贝多芬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因为对艺术的崇高信念使他战胜自己的信念,用音乐成为他人生中的光环,他要将所期望的音乐全部完成之前是不会放弃的,贝多芬将自己强烈体验的音乐艺术与人类理性及尊严融为了一体。并且说出了“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我将和我的命运抗争!”、“我是为人类酿造美酒的巴克斯神,不管是谁,真正理解了我的音乐就能从别人带给他们的悲惨中解脱出来”这些名言,这些名言也就是他在维也纳时期以及他后半生的思想的真实写照。

二、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来看他的艺术美学思想及其创作

贝多芬一生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他创作的音乐就是要来表述自己的情感意欲来完成崇高的的使命,所选择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手段都要服从这个主要目的,任何现成的规范与程式都提供框架范围而绝不会成为束缚。

贝多芬的“田园”是由贝多芬亲自命名的,是他少数各乐章都具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9首交响曲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首,因此,《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主义音乐的先驱,虽然贝多芬赋予了它标题性,但是还是以纯音乐的形式进行展现,因此贝多芬在初版的《田园交响曲》的封面以及首演上要求印着“写情多于写景”这一解释说明。在创作《田园交响曲》的时候贝多芬以及处于一个双耳已经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完成的,并且在首演时仍然坚持亲自指挥,这是一部回忆性作品,像是说贝多芬在失聪后表现出一种对于大自然回归的眷恋以及想念大自然的风吹草动的声音,整部作品,安静而细腻优雅,表现出贝多芬完完全全融入大自然,乐在其中的一种状态。

《田园交响曲》分为五个乐章,分别为初到乡间的愉快感受、溪畔小景、乡民欢乐的聚会、暴风雨、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这就像贝多芬一生中遭遇的所有的坎坷的生活一样。他的音乐就是他人生的写照,和命运的斗争,充满着激情和悲壮。《田园交响曲》表现出一种融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拿到东方思想来看就像一种以音乐来祈求获得上天的旨意,告诉他接下来该做什么,就像阮籍的《乐论》一书中,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道家自然观的基础上,认为这些音乐体现了天地中的大无畏的精神,这是上天赋予万物的平静与祥和,通过自然的將雅乐和淫乐分开,顺应自然符合自然的音乐就是雅乐。顺应自然的“无伟精神”,万物恬淡平和。减少了儒家音乐中礼乐的限制,将音乐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田园亦如此,自然往往意味着的是上帝,可以将上帝当做是自然的化身。“田园”中似乎就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和上帝进行对话,也反映了当时贝多芬在养病期间写完田园这部作品,对于自己的悲惨的命运也没有什么太多抱怨的。

贝多芬是用音符写哲学的,其思想内容甚远,并且贝多芬深受康德的哲学思想影响。使得他的音乐创作攀登了德国古典音乐的顶峰。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道:每一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它是精神发展的全部锁链中的一环,而贝多芬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象征,更是作为是时间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并不是孤峰拔地而起的东西;而是与整个德国古典文化运动不能脱节的,是整个锁链中的一环。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对于音乐本职的论述与贝多芬的音乐哲学体系中的作品,简直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的,黑格尔说“如果我们一般可以把美的领域中的活动看成是灵魂的一种解放,看成是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因为艺术通过参照的形象可以缓和最残酷的惨被命运。使它成为欣赏的对象,那么,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就是音乐”。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贝多芬的音乐的话就可以说是,贝多芬的音乐是发出优美、动人音响的德国古典美学。

在贝多芬的田园中最重要的特征是改变音乐的速度和音乐风格,通过比较他对于作品的内心感受来表现,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将音乐符号的弥渡的增加和音调的改变,通过改变这些元素,强调固定音乐形式的突破,以田园第四乐章中,从“ppp”到“fff”的力度变化,经过了强烈的处理,这也可以反映了贝多芬的情感从黑暗到光明的演变,从痛苦到快乐的精神旅程。可以将“田园”作为古典音乐的一种音符,打破了古典音乐最初的创作的限制,并积极的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以形成一种新的风格。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实践着他的艺术理想----艺术的、共和的、知性的音乐。“艺术”的音乐馆定义了他的音乐的作用和地位,使得音乐不仅仅是触动听觉的一种存在,更是震慑灵魂,即他本人所说的“从美到善”的一种过程,

贝多芬的一生都从未停止过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当他自觉地意识到人类的自尊和作为天才艺术家的内在自由时,绝不能容忍在贵族封建等机制下所受到的屈辱的地位。海顿会吃惊于贝多芬对于自己艺术赞助人的高傲态度,即使莫扎特也不能像贝多芬一样自豪地傲视与轻蔑世间习俗。贝多芬的音乐中所蕴含的力量和热情,如果他强烈的个人奋斗意识一样,其震撼力如果法国大革命掀起的风暴那样猛烈而动荡。当时霍夫曼就评价贝多芬的音乐是“在上升的高潮中一泻千里,并且是听众在摆脱不掉那种压抑的情绪中进入无边无际、令人神往的精神世纪”。

三、总结

贝多芬作为18-19世纪之交的作曲家,他所代表着的是一个世纪的进步,这个时机的世界观、伦理观、艺术观、美学观、新兴阶级的审美理想,适应当时社会与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变革,将人类有爱的最高憧憬以他特有的音乐语言表述出来并被大众所接受。贝多芬的创作虽然保持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体风格、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与合乎逻辑的矛盾统一,但是“自由与进步”是贝多芬众生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他的音乐象征着力量、意志和气势,也充满了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这也就成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主潮的启蒙精神。“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的所有成就榮誉,关键就在于它有着卓越的音乐秉性和热情奔放的性格,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一直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的九部交响乐就是最好的体现,其中蕴含着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独立人格的反映,也是社会显示的反映,更是人类精神的反映,是一个伟大人物对于世界的看法,贝多芬的音乐至今让人震撼,正式发自贝多芬内心的声音找到了通向人类心灵的路,使得我们这些学习音乐的后辈们能够从中领悟到艺术与人生同样原无定轨,而独立前行的足迹终会积累成众人追随的大道。

猜你喜欢
贝多芬田园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亦远亦近贝多芬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田园乐趣多
贝多芬的故事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