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丽
摘 要:开埠城市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之一,商埠开放的演变历程使得中国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近代化的趋势。对于近代中国开埠城市,有利于勾勒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了解近代化过程中城市演变的轨迹。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现状、成果及空白进行初步梳理,以为学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埠城市;研究综述
一、开埠城市与近代化研究
随着列强用武力打开近代中国大门,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近代化的趋势。一批新型城市逐渐兴起,一些传统工商业城市、政治中心城市逐渐向近代城市过渡。沿海沿江的一些开埠城市的近代工业、商业、交通、金融等行业都有比较大的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城市政治也发生很大变化,城市的独立性加强,逐渐确立了城市建制,许多城市有了法定的地域、人口、和城市管理机构,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西方冲击的日益加剧,新的民主政治思想逐渐涌入,城市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帮派、社会团体、政党等组织在城市中的作用也日益发挥出来;城市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式教育逐渐走入大众视线,延续数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新式学校相继建立,教育成为影响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此外,新式传播媒介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1]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批城市相继被开发,开埠城市的出现,是城市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根据美国汉学家对中国近代化的研究,由于中国内部传统排外思想根深蒂固,在几千年的专制统治之下,中国缺乏近代化产生的内部因素,故必须借助外力的影响,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得开发就起到这种瓦解封建势力的作用,这种瓦解是西方列强用武力强加给中国的,它是伴随着殖民侵略同时进行的,因而不可能使中国近代化转型成功。纵观世界上所有受到过殖民侵略的国家,并没有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社会安定是一个国家近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2]
对于中国近代化问题率先提出看法的是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他指出19世纪以前的中国都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封闭世界,以它特有的运作方式保持着国家的相对稳定,直到19世纪它遇到强大的西方文明,在西方强大的冲击下中国的政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文明给中国注入了刺激中国近代化的力量,这种观点被称为冲击-反应理论。此后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跟随这一研究路径。
二、国外关于开埠城市的研究
最早研究中国近代开埠通商城市的是英国人马士 (H.B.Morse),他以西方的角度对开埠城市进行研究,其《中朝制度考》目的在于研究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其文章大量章节涉及开埠通商后的城市,以及由传统“十三行”控制的广州,一口通商城市的贸易变化。文中还涉及近代中国开埠通商城市的运作制度,其《中朝制度考》一书旨在研究对外贸易制度,马士作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历史学家和长期在中国海关任职的税务司,其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在学术界已有一定的研究。
费正清 (John K.Fairbank) 是研究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学者,费正清在蒋廷黻帮助下修改博士论文《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从“冲击-反应”的角度,强调在西方冲击下,中国贸易、外交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西方对中国的侵略是一种破坏,但是破坏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变化。这一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理论受到许多人的支持,其后的西方学者基本跟随这一研究路径。这部著作详尽探究世界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开端,中国的贸易体制以及中国在列强压力下被迫开发通商口岸得过程,奠定了中国海关制度机构史研究的基础。
同时,法国史学家白吉尔 (Marie-Claire Bergere) 的博士论文和论文集中文版序言中,以“传统—开放—现代化”命题,主要研究中国新兴阶层的产生、演变及作用,对新兴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在近代化過程中的作用作一梳理。这与在对华近代史研究领域中同样有着较大成就的美国学者列文森的“传统与近代化”模式有较多层面呼应。美国学者施坚雅 (G·William Skinner) 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两个世界中间的中国城市》汇集了这方面的众多学者的理论探讨和研究成果,书中引证了中国散布在西方的史料,采用计量方法研究,对于中国区域史的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与借鉴作用。[3]
三、国内关于开埠城市的研究
(一)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的研究
晚清在西方的冲击下开放了一批近代商埠,因是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而开放的,因而称为约开商埠。后来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也避免城市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自行开放了一批商埠,称为自开商埠。自开商埠以清政府主动开放的东北地区为主,主要代表性文章有费驰的《论交通对晚清东北开埠历程的影响》、《清末民初中朝边境商埠及其国际贸易研究》对东北地区的交通以及经济变迁进行探讨;张大伟的《营口开埠与晚清辽河流域城镇的发展》从城市地理的角度,对营口开埠后的辽河领域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变迁的影响,其他文章基本都是从近代化的角度探讨自开商埠的。
约开商埠的研究,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20世纪80年代城市史研究阵地逐渐形成。华东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开始从事城市史方面的研究,承接许多关于城市史研究方向的国家课题,汇集一大批城市史研究的史学家。同时,国内关于城市史方向的研讨会也相继展开。从1988年到2006年, 上海、重庆、武汉、天津、青岛等城市举行过15次比较大型的关于城市史的学术讨论会。[4]
(二)不同类型城市的研究
近代对于条约开埠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城市,对于上海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戴鞍钢、吴松弟、唐巧天等学者。主要研究高校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以港口与腹地的角度,比较代表性的研究:戴鞍钢的《近代上海的枢纽港地位》、唐巧天的《上海埠际贸易与近代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王列辉的《近代宁波港腹地的变迁》、牟振宇关于城乡变迁等方面的文章。[5]
天津城市的研究,以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为阵地,有樊如森的《华北西北经济现代化与天津开埠》、《近代天津与北方经济的发展》等文章。对于天津的研究集中于环渤海经济圈、交通变迁等方面;陆远权是对于重庆城市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代表性文章有《重庆开埠与新型商品流通机制的逐步形成》、《重庆开埠与四川农村经济的新变化》、《重庆开埠初期四川外贸市场的总体特点》等文章;广州的研究集中于对外贸易方面,以及镇江地区,以复旦大学地理研究所为研究主阵地。[6]另外还有以芜湖为核心的泛长三角沿江地区经济研究,关于青岛、烟台经济变迁的文章。
(三)城市史研究的不同方向
对于城市史的研究,政治方面主要从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团体、近代外交的角度。四川大学作为城市史研究的重要阵地,此方面发文最多,杨天宏晚清《“均势”外交与“门户开放”》为应对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清政府制定出“门户开放”政策,并确定以“自开商埠”为其运作形式,试图通过维持在华各国力量“均势”的方式,维持国家政权的运作。这一政策对应了美国同期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但在实践层面,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仅留下了近代中国外交艰难竭蹶的历史记录。孙晓艳《口岸开放与城市兴衰——基于青岛与临清的比较》、张利民《简析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重组的政治因素》。
经济方面主要从社会经济变迁的角度,例如:交通变革、市政建设、商路变迁、茶叶贸易的角度,如仲伟民的《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的发展》、《19世纪茶叶和鸦片贸易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从贸易的角度解释城市近代化的变革;唐巧天的《近代北方口岸与上海间外贸埠际转运变迁》从埠际转运出发,认为由于贸易变迁上海由全国外贸转运中心降为华中地区区域性外贸转运中心,并反映出20世纪中国内外政治经济变化下国内口岸贸易格局的重要演变。
文化方面主要是文教事業、传教士、城乡关系等角度。任吉东的《城市史视阈下的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研究述评》,对开埠通商后的城乡关系展开讨论,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探讨近代化;梁民愫《自开商埠城市建设与市民观念变迁新探——以济南、潍县、周村三地为中心》探讨随着清政府开放政策的转变,自开商埠逐渐打开,山东地区作为自开商埠的代表,其城市建设、市民观念相继发生变化,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社会。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现实的情况刺激着城市史的研究。城市化程度日益提高,城市化率逐渐增加,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史学界关于城市史的研究也逐渐专业化,由城市群的研究走向单体城市,由对开埠通商后的城市经济的研究到民主政治、文化教育、市政建设各个方面。
对开埠城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重心在于长江沿岸的口岸城市。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政策的转向,对于城市史的研究紧锣密鼓的进行。通过对这些通商口岸得开辟,这些城市在交通、通讯、金融、外贸等近代产业以及商路变迁、城乡互动经济、新式教育、市政建设等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揭示出近代中国,尤其是沿海区域在被迫与西方列强交往中,逐步走上近代化的历程。
参考文献:
[1]李竣.近代口岸城市开发研究述评[J].求索,2007(08).
[2]何一民.开埠通商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及早期现代化的启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3]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中华书局,2000年.
[4]张利民.近代华北港口城镇发展与经济重心的东移[J].河北学刊,2006(04).
[5]樊如森.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4(12).
[6]徐智.泛长三角沿江城市经济关系的回顾——以芜湖与上海为例[J].南通大学学报,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