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荒精神”永不褪色

2019-08-30 08:23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共青共青城羽绒

张惠清

这是一座青春的城市,总面积310平方公里,一个甲子的风雨兼程,便构成她全部的历史时空。

这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是弘扬共青垦荒精神的始发地和重要形成地,铸就了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成为了中国青年奋发向上的一面旗帜。

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在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下,扛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旗帜,开赴鄱阳湖畔荒无人烟的沼泽地。他们烧野草、住茅棚、刀耕火种,撼醒了鄱阳湖畔千年沉睡的大地,在荒滩芜洲上建起了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共青城。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共青城人始终发扬艰苦创业的共青精神,完成了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到共青城、再到共青城市的飞跃,实现了从艰苦创业到开拓创新、从农垦经济到工业经济、从农村城镇到新型城市的新跨越。

共青的垦荒创业者们,是五四精神的传承者,是民族复兴的创造者。在“共青精神”不断传承下,现如今共青城处处花团锦簇,工厂林立,经济繁荣,年轻人占总人口的60%以上,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和生命活力,呈现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60多年来,这座位于江西鄱阳湖畔的美丽城市,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汗水和心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奋力拼搏,开拓新的人生。

农村广袤天地,大有可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青年曾经干劲冲天,斗天斗地,在荒无人烟的南北大地上,为国家粮食生产和工业建设付出了艰辛劳动,新建了许多的垦殖农场和生产社,其中最为有名的无疑就是“北大荒”和“共青城”,时至今日,提到知青垦荒史时,仍有“北有北大荒,南有共青城”之称,二者成了当代中国青运史上的双子星座。

共青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是年,新中国大地上各项建设可谓如火如荼,风生水起:即将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一五”计划已经进行到第三个年头;农业生产开始逐渐走上合作化道路;国家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成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

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就业和粮食产量增加的问题,在赫鲁晓夫的推动下,苏联1954年开始大规模动员城市青年到苏联的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垦荒活动,建立大型国营农场,并在短时期内为苏联增产大量粮食。这一方式给外交上“一边倒”的新中国带来了希望。

195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将“尽可能地增开荒地,以保证农业生产”作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提出来。同月,共青团中央派代表团到苏联访问,重点了解苏联的垦荒运动,回国后代表团向中共中央汇报了苏联动员城市青年移民垦荒的经验,并提出《关于响应党的号召,组织青年参加开垦荒地的意见》,这个意见得到了毛泽东的首肯。

在随后召开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时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胡耀邦进一步发出号召:“青年团应当积极组织青年去开荒,并且可以采用青年垦荒队的形式,希望各省市党委督促青年团把这个青年团完全可以办的事情办起来。”5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认为“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乃是增加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毛泽东认为该意见“大体是可取的”,同意下发到全国各地开始组织实施。

1955年8月30日,首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由60名队员组成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离开北京奔赴黑龙江萝北县,拉开了全国性青年志愿大垦荒运动的序幕。

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

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出发以后,向来不甘人后的上海青年团市委立即于1955年8月31日发出号召,要求上海从1955到1958年的三年时间内动员10万名社会青年到江西、安徽开垦荒地,短期计划是当年第四季度动员2000到4000名社会青年到江西垦荒,作为试点工作以便取得大规模动员垦荒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推动青年垦荒,上海团市委决定挑选几个积极分子作为“志愿垦荒”带头人。待业在家而有一定文化的青年积极分子陈家楼很自然地成为团市委挑选的带头人。陈家楼因1950年国民党飞机轰炸上海时学校被炸而辍学,成为一名待业青年。但他在待业期间积极靠近组织,一直是街道积极分子,并被选为上海市民主青年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全国青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在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办公室,21岁的陈家楼慷慨陈词:“我们不能坐在家里等国家分配工作,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去边疆开荒,1万人去边疆垦荒,几年后就是一座新城。”陈家楼随后向全市青年发出倡议:“不怕边疆路程多遥远,也阻挡不住我们的远征决心;不怕边疆风雪多寒冷,也吹不冷我们的劳动热情。”一石激起千层浪,仅一周的时间,团上海市委就收到了万余封申请书。

1955年9月,上海市召开全市青年代表大会,陈家楼等五人在会上发言,表示响应团市委号召,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开赴江西垦荒生产,由此在全市掀起青年志愿垦荒热潮。一时各种大会小会“轮番轰炸”,许多青年热血沸腾,纷纷报名参加垦荒队。

上海团市委虽然有组织10万年轻人垦荒的宏伟计划,但为了取得试点经验,对第一批垦荒队员的挑选特别谨慎。团市委在组织上海青年垦荒队的时候不仅注意到一般从事农业劳动所需要的体力、年龄等方面,而且主要从初中、高小毕业生中挑选,即也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另外要求队员中有一定数量的党团员,注意配备一定数量的骨干。为了照顾到垦荒队员在江西安家的需要,垦荒队员的男女比例也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一批女青年因此被吸收进垦荒队。经过层层挑选后,团市委从1000余名报名的待业青年、大学生、工人、店员、学徒、护士、郊区农民等中挑选,组成了第一支上海青年志垦荒队。

就在这一年的10月15日,98人组成的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扛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队旗,唱着《垦荒队员之歌》,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荒无人烟的鄱阳湖畔的米粮铺九仙岭下,开始艰苦创业。

三次题名,三次飞跃发展

理想是浪漫的,而现实是艰苦的。据陈家楼回忆,当年的共青城,是一片湖滩荒丘,荆棘丛生,蓬蒿遍野,钉螺密布。“没有房屋,没有农田,没有生活必需的物质。除了空旷和寂寥,便是让人最为心悸的荒凉。”

在垦荒青年们斗天斗地的辛苦劳动中,沉睡千年的荒地惊醒了!劳动号子的呼喊声,队员们的欢歌声,汇成了一支壮美的青春交响曲,给这里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大家凭着对祖国的赤诚,凭着对垦荒事业的真情,凭着年轻人的干劲和志气,投入到共青城初创工作中。抵达当年,垦荒队员们就开出300余亩荒地,种上了油菜、小麦。一年后,1700多亩荒地被开垦,加上当地农民送的8000多亩熟田,共生产了180多万斤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

1955年11月29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到江西德安县九仙岭专程看望上海垦荒队员,和大家进行座谈,为他们即将组成的合作社命名并题字为“共青社”。当晚,胡耀邦一边炒黄豆,一边与队员拉家常:“我今天吃你们做的稀饭、炒黄豆、萝卜干,等你们把这里建设好了,我再来吃酒席。”青年队员们纷纷回答:“那时我们一定请您来我们这里作客!”

“共青”的事业在许许多多像陈家楼那样的热血青年中一路豪迈地走向辉煌。经过三次搬迁、三次开荒,共青社规模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好。

1978年9月26日,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在北京专门听取了共青城的创业情况汇报,对创业取得的初步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欣喜之余提笔为共青写下了“共青垦殖场”5个大字。

1984年12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百忙之中冒雨再次来到共青城视察。当看到昔日的荒滩变成青山绿水、高楼林立的初具现代化气息的小城时,他感慨万分,并为共青人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再次挥笔题写了“共青城”,激励共青人不懈奋斗,再创佳绩。

3次题名,共青城3次发展;3次题名,共青城三上台阶。

“共青城是一面旗幟,这面旗帜不会倒,会越举越高。”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党委副书记陈飞林说。

陈飞林是垦荒者的后代,生于1959年,当过团委书记、宣传部长。他的母亲陶金娣是当年第一批从上海赴共青城的垦荒队员。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今天,“共青”不仅仅再是两个字,而且已幻化成精神象征——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象征。

创业基因,在共青血脉中流动

而提起共青城艰苦创业的典范,莫过于羽绒厂的成立。甚至有人认为,“一座羽绒厂,半部共青史”。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共青羽绒厂筹建。“没资金职工筹,没设备自己造”,共青羽绒厂大胆闯、大胆试,闯出了一部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创业史,成为国内最大的羽绒制品制造企业,其产品一度供不应求。共青城的创业和改革基因在共青羽绒厂的建立和成长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共青垦殖场的板鸭生意很红火,剩下来的鸭毛非常多,白白堆放着太浪费。于是,共青人决定建一座羽绒厂,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实现鸭毛综合利用,可谓一石二鸟。

说干就干,但是问题又来了,一没钱,二没技术,怎么干?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垦殖场里来了一位江西省计经委的下放干部,名叫端木家榕,懂机械。端木看到大家办羽绒厂的热情很高,受到感染,就自告奋勇加入了羽绒厂的建设。

在端木的带领下,羽绒厂的主要设备有了,但困难又来了:国家没有下达生产任务,不调拨给布匹,也没有缝纫机。没有布,职工把自己家里的布票拿出来,你家三尺,我家五尺;没有缝纫机,大家主动把自家的缝纫机搬到厂房里。

1970年12月,共青城人在板鸭场内兴办鸭绒加工车间,进行分毛和水洗,并筹资2000余元,征集27名女职工,自带缝纫机试制羽绒制品,这就是“鸭鸭”羽绒服的前身。从此,共青城不但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件羽绒服,而且让国人知道了什么是羽绒服,一件羽绒服也让共青城走向最辉煌的第一次创业巅峰,成为中国农垦系统改革的一面旗帜。

有媒体报道,改革开放前,共青羽绒厂是“戴着脚镣跳舞”;改革开放后,体制机制活了,羽绒厂“一飞冲天”。到1980年——改革开放第二年,羽绒厂的产值占全垦殖场的75%以上——2000万元的总产值中,它占1500多万元。

1983年,共青羽绒厂的“鸭鸭”在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注册登记。据统计,高峰时期“鸭鸭”专卖店在全国开有近3000家,订货会开遍全国各地,从业者更是数万计,“鸭鸭”还作为国礼被赠送给外国元首。2000年,江西共青鸭鸭(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产品覆盖全国近千个销售网点,生产的产品出口达6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年收入5亿元。

从开放初期的白手起家,到新世纪的现代化改制,创业精神已经根植于共青人的血脉,时刻涵养着这片土地。

“荷塘板鸭”是共青城的金字招牌,王四龙则是荷塘板鸭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四龙介绍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板鸭是共青人年夜饭的一道大菜,不少人逢年过节、出门访客,都会带上几只板鸭,是当年的“朝阳产业”。

“鸭子喜欢黑暗,易受到惊吓。”创业初期,王四龙就和工友们白天睡觉,晚上轮流值班,一刻不停地观察鸭子的状况,不让鸭子受惊吓。久而久之,他们的鸭子,味道就与别家的不同。经过三四年的摸索,王四龙逐渐掌握了板鸭生产的技巧,品质越来越好,规模也越来越大。讲起自己的创业故事,王四龙说,“创业就是要付出,付出一定有回报”。

王四龙只是共青城众多创业者中的一个代表,近年来,共青城市大力推进“科教立市、双创兴城”战略的实施,借助团中央独特资源,扩大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等平台的影响力,引入并培育了车库咖啡众创空间、青年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双创”平台,带动了一批青年创客实现创新创业。

共青城创业故事不胜枚举,但唯有一点相通,在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创业者都在说:共青城的血脉里,就有创业的基因。

共青精神,正如火炬般薪火传承

60多年来,这座城市以“共青速度”飞速发展。2008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与共青团中央联手,成立“支持共青城发展领导小组”,30多个单位全力以赴支持共青城二次创业;2009年10月,共青团中央将国内唯一一个“全国青年创业基地”授予共青城; 2010年12月28日,共青城市正式挂牌成立。

2016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江西赣江新区,列为国家级赣江新区的四大组团之一。鄱阳湖畔、长江之滨,南昌九江两城之间正在矗立起一片国家级新区,成为中部地区崛起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点。赣鄱大地的发展升级由此注入了强大的国家动力,赣江新区是中部地区第2个、全国第18个国家级新区,范围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区、新建区和九江市共青城市、永修县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65平方公里。

2018年2月28日,共青城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作为一座新兴城市,近年来,共青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当年一群年轻的上海垦荒队员燃起熊熊篝火的荒地,如今已经蜕变为一座青春之城、创业之城、崛起之城、希望之城。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基地、中国绿色名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共青城将一张张“发展的新名片”呈现在世人面前,跨越崛起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

然而,共青城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创业”的共青精神却始终像熊熊燃烧的火炬,在一代代共青人的手中薪火传承,谱写出更加华美的时代篇章。

共青·印記

1978年

9月26日,胡耀邦同志在北京听取了共青代表的汇报,欣然提笔命名“共青垦殖场”。

1984年

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第二次亲临共青,看到初具规模的城市,高兴地题赠“共青城”这个新名字。

2002年

共青城的行政体制得到理顺,行政级别升格为副厅级,并赋予政府职能,为共青城的经济发展解除了“行政壁垒”。共青城被确定为九江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管委会(副地级局委)。

2016年

6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江西赣江新区,列为国家级赣江新区的四大组团之一,范围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区、新建区和九江市共青城市、永修县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65平方公里。

2018年

2月28日,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55年

10月15日,98个上海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到达江西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鄱阳湖畔、庐山南麓这片他们将为之奋斗的土地。40天后,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专程前往看望,并在垦荒队临时搭建的茅棚前,用竹枝夹着卫生棉球为他们题写社名“共青社”。

1992年

江西省政府为加速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批准成立江西省共青城开放开发区。

2010年

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民政部批复江西省设立共青城市。

2014年

5月28日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共青城市等开展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自2014年7月1日起,共青城市将按照新的管理体制运行,为省直管市。

猜你喜欢
共青共青城羽绒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灵感跃动
应贺共青诗社成立(新韵)
街头羽绒也时髦
共青城 红土地上的创造
坚韧不拔 城市发展的补钙密码
美丽生态迈向美丽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羽绒棉没有绒
鹅的活拔羽绒技术
“共青”精神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