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允凤
《國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对职业院校的育人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是有着独特发展规律和教育特征的。笔者认为,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行业英语教学必要性分析
(一)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
高职院校办学重点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什么人最应该关注区域经济岗位对员工的能力要求。职业能力是人类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从事一项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总和,也是择业的基本参照和就业的基本条件。高度重视学生与岗位要求、行业标准相对接配套的职业能力,坚持对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当然,职业能力不仅包括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还包括了胜任、称职所需要的其他素质,如奉献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等。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同时又具备较高英语沟通能力的学生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行业英语教学必要性分析
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也是为了达成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体现基础课教学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服务的理念。我校在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之前,对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同时,笔者以旅游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为调查主题,对省内近10家旅行社和酒店也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在校生的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目前的英语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有近80%的学生明确表示他们在上完中高职衔接英语课之后,希望学校能够开设与专业相关的低难度英语课程。
用人单位普遍表示,英语应用能力强的员工更受欢迎,也有很大的晋升空间。有相当比重的受调查员工认为,自身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低会给工作带来困扰。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都认为,英语听说水平高对工作很有帮助或有帮助,而且大多数酒店对自己的员工都有英语听说方面的要求。很多酒店员工待遇和他们的英语听说技能水平高低成正比。因此,有相当多新就业人员在工作之余开始报班进行英语的听说培训,或从网络上搜集与酒店相关的英语听说内容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为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对英语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语言能力,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行业英语课,属于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主要体现基础课教学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服务的理念。但是,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如何通过行业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使其在未来的行业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外语教学改革应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二、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一)教学重点要突出听说技能培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育人目标不同,教学重点自然各有侧重。普通高等教育在语言教学方面比较注重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职业教育培养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外语听说能力方面要求则更高。大多数对外语有要求的用人单位表示他们更希望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较强的面对面沟通能力。
高职院校的行业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时,要注重学生积累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词汇及短语语段,可以适当降低对语法的规范性要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招收了十几名印尼留学生,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这些学生与教师沟通无任何障碍,但他们作业中的英语语法错误甚至高于中国学生;然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又很容易能够理解印尼留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高职院校学生语法掌握普遍较弱,教师一味强调语言规范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语法规范并非最为重要。
(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在行业英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围绕和遵循新时代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将培养学生理想主义和家国情怀作为教学的必要内容。同时,教师也要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学习状况、英语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而挖掘有思政元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例如,以职业岗位为突破口,选择适应本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为学习内容,也要结合目前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爱国情怀等内容,挖掘出行业英语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和德育内涵,从而实现课堂育人功能最大化。
(三)教材建设要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目前,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材选择余地较小,大多数教材在内容选择和体例设计上偏难,教材使用过程中很难关注到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差异。因此,本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进行行业英语教材建设。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本着“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与行业有关的话题为主导,选择贴近生活实际、通俗易懂的材料作为对话素材和课文内容。在体例上摒弃了以往英语教材听、说、读、写、译面面俱到的设计,省去了语法、写作板块,减少了练习题数量,加大了学生听说部分的练习比重,教材体例设计以简单实用为目标,适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突出体现了“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学生必学、选学和拓展内容相结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也与《方案》中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的要求相吻合。将英语学习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联系起来,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体现行业性和应用性,为学生走上未来工作岗位提供了实用的语言素材。
(四)教学实施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线上学习逐渐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势不可挡。在此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
在行業英语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线上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监控,教师将教学所需要的资源如课件、微课、补充读物、行业词汇、试题库等上传,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后台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生机和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也借助了互联网思维,涉及听力、写作及试题库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相关教学资源同样可以通过课程平台实现共享,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五)教学保障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指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到2022年,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在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涉及学生专业或职业岗位方面的内容理解还很欠缺的。因此,英语教师要在严峻的竞争条件下不被淘汰、有所作为,必须适应形势需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指出,下一步,《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将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职教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明确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素养的国家要求。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任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和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抓住难得的机会为自身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六)考核方式上引入行业企业参与评价
行业英语教学要真正体现出效果,单纯的、缺乏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的“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考核方式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准确反映出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容易造成行业英语教学与行业企业以及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英语能力需求相脱节。
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将会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随着职业教育办学多元化,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成为常态,行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需要,在制定行业英语课程标准时就应该让行业企业参与进来。同时,开发课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总之,在类型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的行业英语教学改革必须考虑现代社会高职院校育人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的契合度,将行业企业对员工的英语能力需求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材建设、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本文系第九届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行业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ZGWYJYJJ201873)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