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束
加强生命教育,保护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责无旁贷。我们应当反思悲剧产生的根源,建立积极的预防对策,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一、生命教育的内容
(一)认识生命是热爱和珍惜生命的前提
对生命的热爱始于认识生命。对生命认识愈深,就愈能把握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认识生命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生命具有不可逆转、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性;认识到轻贱生命对自己、对亲人的伦理后果,自觉养成珍惜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生命的责任感;认识到掌握自我心理调整、自我控制的方法,从而增强对人格健全发展的意义。
(二)尊重生命就是尊重生命的主体
尊重生命是发展生命的基础。只有尊重生命,才能让生命在自我体验、自我认知中主动成长与发展。教育之“育”要求高度尊重生命教育,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使人向善,胸襟开阔。
自尊和尊重他人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首要条件。人能否积极、主动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关键是生命的主体能否得到尊重,只有被尊重,才能获得自尊,进而尊重别人。青少年的自尊心还处于稚嫩期,自我保护能力很弱,极易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学生的独立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大自然里一切生命。
(三)形成师生共识的保护生命理念
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保护他人、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伤害生命、暴力事件的发生,除心理因素、家庭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外,还在于青少年尚未形成明晰的生命意识,缺少保护生命的能力。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广大青少年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等措施才会更具实效性。
其次,提高教育者生命教育的理念。保护生命教育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传统工作之外更加关注青少年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和心路历程,因此,生命教育的对象首先应该是教师。只有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树立以人为本、教育为生的理念,掌握先进、丰富而全面的教育教学技术和艺术,才能担负起把生命之花培养成参天大树的重任。
(四)热爱生命让一切生命和谐发展
热爱生命不仅仅是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弗洛姆说:“爱主要是一种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个人生命态度的基础,它决定了一个人与世界的联系模式,爱包括关怀、责任、尊重,既包括对自己的关怀、责任和尊重,也包括对他人生命以及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关怀、责任和尊重。”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就是让他们从小就明白要爱护自己、珍惜他人、保护一切生命的道理。
二、生命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并重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至少具备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只追求知识技能是不科学的。只有关注学生完整生命的教育,让生命和谐发展才是民主、个性化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需要我们善于挖掘。我们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这是他们成长的根,是生命和谐发展的基石。
哲学家狄尔泰说:“知识与生命的脱节,理论与生活的分离,产生了许多无思想的生命和无生命的思想。生命意识淡薄、生命意义的迷失让生活富裕起来的人们并不感到幸福快乐,反而叹息活着没意思。”只有把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生的生命教育联系起来,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生的美妙和获得知识的愉悦。
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占有或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和生成”的过程;知识学习本身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促进生命完善与发展的手段。无论是未待定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师生的生命交融,用生命去教育,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生命沟通生命,用生命引领生命,不断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幸福。
(二)安全知识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
由于观念的偏差,许多教师、学生都特别注重对“语、数、外”主课的学习,而对可能攸关他们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危的安全知识教育课重视不够。学生感到生命教育好像离他们很远,而教师的讲解往往也是轻描淡写一讲了之,更别说什么体验教育了。
学校生命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种直接触及人的心灵、感染人的灵魂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安全知识教育和体验教育相结合来实现。生命是一种主体内在体验到的生命,而非外在的给予,生命教育应该给予青少年更多的体验,着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认知。
(三)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双管齐下
加强德治教育是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软件保护措施。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充当启迪心智、润泽灵魂、陶冶人性的工程师,所以教师应是学生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者和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者。道德启迪给学生以理想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是加强生命教育的灵魂。加强法治教育是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硬件保护措施。学校出现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这不仅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而且也可能是造成学生无视、践踏生命的诱因。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应真正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站在法律的高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对待他人,尽量避免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生命教育必须实现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相结合。
(四)亲和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
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他启示我们在尊重学生生命教育的思想中,还要把亲和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情感上的需求。教师应以积极向上的人格亲和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关注学生情绪反应及精神世界,以平等、宽容、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要知道,有时候教师的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可能激发学生追求生存发展的动力。
(五)教学渗透和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单搞一套,而应是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口与青春期教育、性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为载体,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学校的“生命教育”可以開设专门的课程,涵盖探究生命起源、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开展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等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并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热爱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还可以通过举办专题教育讲座,使青年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感悟生命的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创造美好的未来。
(六)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命教育合力
学生的生命活动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生命教育要求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生命教育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家庭和社会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生命教育,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被忽视的生命教育应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子女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互动互补效应,为整体推进生命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