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
精神关怀是指对职工心理、思想、价值观等层面的关注、重视和正向引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基层农行加强职工精神关怀,既是增进职工福祉、创造职工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维系农行健康发展、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
一、加强精神关怀的现实意义
精神关怀注重对职工心理健康、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领域的关怀,既是一项做铺垫、打底子、管长远、促发展的战略之举,也是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应有的战略考量。
(一)加强精神关怀是维护职工心理健康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基层行职工大多感到工作负荷大,考核任务重,劳动时间长,甚至休息休假也难保证。少数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对未来预期茫然,方向不明,精神不振。由于内外因素影响,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少数职工因“三观”扭曲导致行为失范造成操作风险和案件频发。职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职工社會心理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二)加强精神关怀是满足职工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必须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随着物质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们便开始更多地追求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作为职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体现的是职工生活质量的提升。近年来,通过人文关怀“六件实事”的推进,广大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但是其举措主要在物质层面,在丰富职工精神世界、增强职工精神力量、满足职工精神需求、引导职工实现更高层次和境界的人生价值方面缺乏有效管用的方法手段,亟需补齐短板、整体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职工精神关怀工作。
(三)加强精神关怀是保障农行事业行稳致远的基础工程。通过关心和维护职工心理健康,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农行发展提供健康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职工方向感更明、劲头更足、定力更强,为职工和农行的共同发展提供根本动力。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职工坚定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激励职工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强化职工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的意识,是推动农行改革发展持续稳健的根本保障。
二、加强职工精神关怀的着力点
精神关怀关注的是职工的内心世界、意识形态,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富有挑战的工作。做好职工精神关怀,需要深入研究、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一)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一是把心理健康服务提上重要日程。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的必要性、迫切性,把心理健康服务融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制订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搭建心理关爱平台,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二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传授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提升职工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三是积极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坚持全员心理健康素养提高和个体心理疏导相结合,发挥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帮助职工促进人格完善、解决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问题演变为心理疾病,逐步消除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
(二)构建职工精神家固。一是引导职工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只有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才会有方向而不迷茫、有韧劲而不懈怠、有定力而不动摇,才会有干事创业、成就人生的精气神,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主动融入到农行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形成同心同向同建同享的良性循环和强大力量。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的价值取向,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广大职工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农行和职工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彰显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生命力、影响力。三是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要立足职工需求,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导向鲜明、意义突出的职工文化活动,为广大职工不断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精神福利”,使职工在活动中强健体魄、展示风采、感受快乐、弘扬文化、提振精神、凝聚力量。
(三)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与职工之间相互交流制度,搭建彼此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干群交流形成一种风尚、成为一种常态,聚合强大正能量。完善谈心谈话制度,改进谈心谈话方式,领导干部带着对职工的真挚感情,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主动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尽力解决职工的现实困难,使职工真切感受到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尊重、善待和关怀,不断提升职工归属感、幸福感,激发职工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热情。要积极为职工相互交流提供条件和机会,使职工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表达倾诉、释放压力,让职工感受到农行大家庭的和谐和温暖,为成就职工、农行发展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四)落实真情关怀措施。提升精神关怀实效,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打牢物质关怀的基础,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作为精神关怀的重要举措。毫不动摇、持续深入地把系统党委人文关怀“六件实事”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强基固本工程抓紧抓好,不断探索创新、提质增效,进一步往实处走、往深处走,让广大职工更多地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变化、实实在在的利益,更多的感受到行党委对职工的深切关怀和温暖。通过真心实意、扎扎实实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不仅增强职工物质上有形的获得感,同时增强职工精神上无形的获得感。
三、加强职工精神关怀的保障措施
职工精神关怀能不能做好,必须有认识上的到位、职责上的压实、能力上的增强作保障。
(一)强化精神关怀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变化,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职工精神关怀的重大意义,把精神关怀提上重要日程,作为全行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常态性工作,作为党建和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以思想认识的高度认同和坚定带动行动上的真正自觉和坚定。
(二)压实精神关怀责任。精神关怀事关每一位职工,是一项涉及全行的工作,是每一级行、每一个部门、每一位领导干部的职责,必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发力。各级行党委要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积极支持,督促落实。工会组织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搞好调查研究、总体设计、组织推动、宣传交流、检查落实、制度建设。各部门要协同配合、落实做好本部门本条线职工精神关际的各项工作。
(三)掌握精神关怀本领。精神关怀是一项专业性、技能性很强的事,要加强专业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专兼职相关从业人员系统了解掌握精神关怀的理论、规律、技能、方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本领,逐步成为行家里手。要加大总结、交流力度,大力宣传关心职工、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的先进典型,推动精神关怀工作向纵深拓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