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润
2018年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大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也是东盟第二个50年的开局之年。在东盟与对话伙伴国的关系中,中国—东盟关系已被双方认可为最富内涵、最具活力的一组关系。
2018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新加坡参加东盟系列会议,对中国与东盟关系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借用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的话说,2030年愿景成为新的“第一”,中国成为第一个和东盟制定双方中长期愿景的重要伙伴。
15年来,双方关系已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迈入提质升级的“成熟期”,中国和东盟之间这些年贸易持续增长,201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高达5878.7亿美元,实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1%。而这样的贸易规模,已经达到了2003年的7.5倍。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进程以来,山水相连的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政治外交层面,2003年,中国是最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大国,也是首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国。2013年10月,习主席访问印尼时,首次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东盟从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再到战略伙伴关系,及至如今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经济层面,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8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今年1—5月份,东盟更是超越美国跃居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中国是首个与东盟缔结自贸协定的大国。截至2018年底,中国连续10年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国,201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5878.7亿美元。目前,中国东盟双向投资超2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企业投资领域已从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等逐步拓展到电力、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更加丰富的商贸服务业。中国已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4000余家,雇佣当地员工30余万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民间交往层面,双边人员流动每年超过3000万人次。仅每年夏秋两季,每周的航班就超2700架次。文化教育领域,双方留学生总数已过20万。30余所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6所中国文化中心、33所孔子学院与35个孔子课堂相继建立。此外,自2012年开始,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旅游合作年等一年一度的主题年在科技、文化、海洋、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不断夯实着中国—东盟务实合作的基础。
2018 年11 月14 日,中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21 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暨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 周年纪念峰会。
“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成果显著。东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中方已与新加坡、缅甸、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签署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老挝、柬埔寨政府签署政府间双边合作规划,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区等互利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双方合作创造数个“第一”,成为地区友好合作的“亮丽风景”。在新形势下,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又为未来关系发展勾画出新的宏伟蓝图。
一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为双方关系搭建了“四梁八柱”。会议通过的2030年愿景将指引着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朝着全方位的方向快速前进。东盟领导人表示,愿将自身发展战略同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加强互联互通、创新、智慧城市、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合作,促进东亚共同体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是,南海长期和平与稳定有了更多希望。维护南海和平,推动中国与东南亚有关国家对南海资源的共同开发,保护南海生态环境,是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的共识。而“南海行为准则”(COC)谈判进程早日结束,是实现南海长期和平稳定的关键。2018年11月正在新加坡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发表演讲称,中方愿与东盟各国共同努力,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协商一致基础上,争取未来3年完成COC磋商,助力地区和平与发展。东盟领导人希望尽快完成COC谈判,妥善管控分歧,扩大海上务实合作,促进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三是,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目前,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与中国、东盟多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欧盟国家等发生贸易摩擦,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共同表示要推动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达成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进程,争取2019年谈成,促进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发展。RCEP包括东盟十国和中、日、韩、印、澳、新共16国,将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16国GDP总量超过美国或欧盟。因此,这个多边自贸协定将使亚洲在世界经贸格局中具有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