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沫也①,不忍,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养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支颐而观之者竞日②。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戚戚焉,吾之感于中也。
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禁,数罟不得入湾池③,鱼尾不盈尺不中杀,市不得鬻,人不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物获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宜何如哉?思是鱼之于是时,宁有是困耶?推是鱼,孰不可见耶?
鱼乎!鱼乎!细钩密网,吾不得禁之于彼;炮燔咀嚼④,吾得免尔于此。吾知江海之大,足使尔遂其l生,思置汝于彼,而未得其路,徒能以斗斛之水⑤,生汝之命。生汝诚吾心。汝得生已多,万类天地中,吾心将奈何?鱼乎!鱼乎!感吾心之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因作养鱼记。
至和甲午季夏记⑥。
(《二程集·例川先生文四·杂著》)
①煦沫:意思是用唾沫互相润湿,比喻互相救助于困境中。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鱼以泉涸而煦(一作呴、煦)沫,鸟因将死而哀鸣。”
②颐:下巴。
③数罟:细密的渔网。 净池:水塘。
④炮:用泥裹住食物而烧。 燔:将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烤。
⑤斗斛:两种量器。这里是形容少量、微薄。
⑥至和:北宋仁宗赵祯的一个年号,时间从1054年—1056年,共计3年。至和甲午是至和元年,即1054年。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捉历六月。
书斋的前面有一个石盆池。家人买来小鱼喂猫,看见小鱼相濡以沫的情状,内心十分不忍,于是挑选百余条还活着的小鱼,养在池子中,大的如手指那么长,细的像筷子一样。我托着下巴整日观看。刚开始放养之时,小鱼摇头摆尾,自得其乐;观察久了,我的内心颇有感触。
我读古代圣贤之书,了解到古人的各项禁令,细密的渔网不得放入池塘,鱼长不足一尺不能捕杀,市场上不得出售,人也不准食用。圣人的仁爱之心,养育动物而不加以伤害,竟达到如此地步。如果动物能够得到这样的爱护,那么我们就会使动物快乐,并顺应它们的本性,我们应该怎样达到这一目的呢?思考此时此地的这些小鱼,怎么会陷入相煦沫的困境呢?从这些小鱼的情况推及其他的物类,又有什么道理不能懂得呢?
鱼儿啊!鱼儿啊!细小的鱼钩,细密的渔网,我对此不能完全禁止;用炮燔的方法烹饪而食,我对此不能完全免除。我知道江海之广大,足以使你们顺应自己的本性,想着把你们放置其中,却没有得到门路,只能以微量的水,使你们的生命得以延续。让你们的生命延续确实是出于我的诚心,你们的生命已经延长不少了,然而天地间的万物,我又能怎么办呢?鱼儿啊!魚儿啊!让我内心感到忧伤的,难道只有你们吗?于是写了这篇养鱼记。
至和元年六月记。
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等职。他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兄弟二人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程颐的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
这篇《养鱼记》是作者二十二岁时写的一篇随感,文字平易,情感真挚。第一段叙述了养鱼的缘由,作者见到相濡以沫的生命,顿生侧隐和怜悯之心,于是养之,观之,感慨良多。第二段,作者从自己养鱼观鱼的经历,追及古代圣贤关于禁止伤害物类的规定,接着用了三个问句——一是反躬自问,一是从鱼设想,一是就此推演,万物荣生、和谐共存的思想由此而生。第三段从鱼推及天下万物,“感吾心之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二句,呼应篇首,又拓展开去,颇有力量,护惜之情溢于言表。
此文借事论理,托物言志,不仅抒发了儒家学者的仁者之怀,体现了仁怀天下、众生平等的思想,而且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这一理念,对今人仍有启发意义。(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