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时代的应用型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2019-08-29 08:35张乐芳冯新培米春安
时代人物 2019年24期
关键词:资源服务系统

□文|张乐芳 冯新培 米春安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支撑教学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目前呈现出“行政命令推进﹑脱离实际需要”的现状。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学评价与教学督导形式化;二是信息技术应用层次﹑水平不高,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缺失;三是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创新支持不足等[1]。这些问题与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建设中的教学观﹑学习观以及技术观的指导缺乏有关。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时空﹑新学习与教学环境中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建设需向“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服务整体创新”转变,这必须要求学校从行政化转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支持服务”,要求学校转变教学观念,突破现行体制,尤其是现行教学评价﹑管理体制的约束。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需要满足多纬度教学目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尤其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教学内容要求将企业真实项目纳入教学过程,实施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需要分组研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手段要求师生利用碎片化时间,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施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教学资源需要整合各类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由此看出需求和目标的多维度给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建设带来新的挑战[1]。

信息时代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功能需求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教学创新对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主要体现的特点有:一是从关注教学保障转向关注教学创新;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支持服务,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服务;三是从仅支持传统课堂教学发展,转变为支持网络学习环境﹑资源建设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构建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建设需向“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服务整体创新”转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与学习的效能?如

何推动教师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如何开发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内容?如何为学生在线学习和技术支持的学习提供服务成为构建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各高校在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建设初期,因缺乏系统规划,出现信息孤岛,要推动学校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的创新,需要数据整合管理,因数据平台建设涉及架构﹑技术的兼容﹑数据接口的互通等问题为高校构建统一的公共移动数据库平台提出新的挑战[2]。

信息时代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结构

我校2012年11月获得教育部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018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全国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学校建设基于学生在校全生命周期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分别以三个部分进行设计:一是学期前,主要在学生未入校前,学校及教师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培养方案﹑执行计划﹑空间及教师管理;二是学期中: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学籍﹑注册﹑选课﹑成绩以及学习过程相关关键节点;三是学期后,主要是毕业后,校友管理和校友服务。如图1所示:图1:EDURP教学全生命周期框图所示。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全过程﹑全流程管理。

图1 EDURP教学全生命周期框图

同时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匹配移动端教与学服务系统﹑信息化教学空间管理系统以及公共数据平台系统,全面支持教与学,从而实现方便快捷﹑数据支持﹑及时响应等全方位匹配教学改革的推进,提升广大师生的满意度。

信息化移动端的建设。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处理相关问题成为广大师生普遍需求。移动端教学APP的上线,比传统WEB的教学管理平台更便于信息收集及教学任务快速落实,快速查阅课程信息及资源共享,解决课堂上师生互动交互知识点累计,教师学习资料的便捷查阅,随堂考试﹑灵活的在线讨论,甚至与其他第三方平台对接问题,实现移动教学资料共享﹑在线讨论﹑互动交流﹑课程进度查询﹑教务及学籍预警信息推送﹑通知公告等为学生和老师创造一个灵活多变的教与学环境。

教学音视频分享﹑在线课程观看﹑教学空间预约等功能。[9]

信息化教学空间建设。随着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对各类教学空间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教务系统仅实现系统排课功能,完成对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状态;教学场地的利用情况进行实施自动管理,统计等功能,从而无法实现教学设备及场地的共享。

“信息化教学空间管理”实现教室的统一管理和协同服务。①可信息化教学空间管理,实现环境实时监测功能﹑电子门锁开门﹑考勤等功能,为全校师生带来更人性化的服务。②教师可随时查看各个班级的课程表信息,可利用空余教室空间完成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③过空间门口的显示屏实现将学校的各类宣传视频﹑教师的优秀课程﹑精彩的班级文化﹑学生的各类通知等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展示和宣传,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④空间管理系统通过与各类业务系统的整合和对接,实现校园数据的汇总和整理,可利用数据分析帮助管理者实现科学决策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化教学空间功能图

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为了避免常见的信息孤岛发生,各类手机终端将教务系统与学生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日常一卡通系统以及与学生日常行为的各类信息系统融合,各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并对接第三方服务﹑应用与资源;将不同的数据进行归类,针对不同人群关注程度,实现实时信息共享。

信息时代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应用效果

实现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混合教学。我校目前实现通过智慧教学系统和远程第三方在线教学资源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老师通过移动教学APP系统可调用校内外已对接的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内容编辑,在线微课制作﹑题库管理和课堂考试管理﹑在上课过程中可实时教学资料给学生学习和讨论。通过打通和兼容已经建设好的在线教学系统和资源平台,智慧教学系统可充分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结合起来,打通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形成理念先进﹑技术先进﹑体验丰富的一流开放教育学习中心。使得本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创新得到更好的发展。

实现实时精准课堂信息统计完善数字化课堂评价。在课堂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子系统。课程行为记录子系统用于记录教学全过程。通过课堂评价系统学生主动接收相关课程的评价消息,系统会收集所有学生的评价反馈行程对老师课堂的评价报告。课程评价模块,在学期末或者学期中,系统自动给全体学生发放课程评价问卷,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历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填写问卷,系统自动收集结果,生成问卷报告给教务人员。

教学大数据分析展示。提供给教师查阅学生在该门课程所有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配合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资源﹑工具等的使用情况统计。可以通过访问量曲线,总体统计数据以及学生的各项学习指标情况等统计资料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完成度情况,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按类型查看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访问次数﹑完成数和完成率,每个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智能化学习预警,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信息分析展示

互动教学管理平台应由业务场景应包括知识资源中心﹑互动教学管理﹑课程考试管理﹑教学评价管理﹑大数据统计分析(Dashboard)﹑系统管理﹑公共数据平台对接等功能,视图展示平台可向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具体功能支撑。跨平台多终端的全面支持,人性化的使用界面。教师随时随地管理课程内容,学生随时随地轻松学习。给教师提供最灵活方便的教学工具,给学生提供最便捷和高效的学习平台,给教务提供最全面的教学管理﹑统计分析和教学评估服务[8]。

信息资源知识体系有效支撑教学教育改革

持续建设信息资源库,并将多方资源进行智能管理和分类,实现平台的集中化﹑规范化,并对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资源库建设是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以创建课程资源和进行混合式教学为核心。平台涵盖了文档﹑表格﹑演示文稿﹑图片﹑音视频等,并按教学需求进行分类,包括案例库﹑企业实践﹑教案﹑课件﹑习题﹑微视频等。平台采用多级分布式存储,可将资源细分到章节,选择不同教材编目,可支持全文检索,师生可轻松便捷的获取资源;同时,师生可将资源快速分享到其他的社交媒体。平台资源还可实时进行更新,“校本资源”和“个人资源”可相互获取﹑采集,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如图4所示。[3]。

图4 信息资源知识体系架构图

构建资源建设标准,实现校内﹑校际资源共享。资源库建设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原数据标准﹑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一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校内资源共享﹑校际共享提供基础条件。为实现资源通用共享的建设目标,对于在使用中常见的资源格式应建立完善的标准要求,图5所示:OA知识文档库[6]。

图5 OA知识文档库

建设个人信息资源库,满足师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每个用户建立个人资源主页提供简单快捷的资源管理功能,除提供个人资源上传功能外还可查看个人资源的相关信息,方便师生管理个人感兴趣的线上﹑线下资源。平台提供个人资源上传功﹑资源归档﹑打包下载﹑在线预览等功能。为了提供个性化服务,平台提供个人资源库和校本资源共享功能,资源共享到校本资源,校本资源也会针对个人喜好进行资源同步到个人资源,减少了信息检索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共享以及师生的资源积累,满足师生的学习资源需求。

持续推进校本资源库建设,有效支撑多渠道教学模式落地实施。资源库是提供教学资源管理的服务平台,旨在通过对学校散落在教师和院系手中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归类和整理,并将文件实体加以统一的管理和存储。资源库应该具有数据自动统计和分析功能,使教学管理者能够准确的掌握校内各种教学资源的分布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教学资源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强大的资源库是教育教学改革中强有力的支撑,供教师备课﹑学生课下使用,有效支撑多渠道教学模式落地实施。

综上所述,在越来越快的教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专业发展的快速更迭,教学设计﹑课程改革的是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直接因素。深度解读国际化﹑应用型的新工科思维将贯穿我校整个教学体系,让教学信息化的起点走在教学改革的前面将是对课程改革最大的支持。如何完成教学全过程的PDCA良性教学信息化数据循环,并通过移动数据终端,结合第三方平台,由SAP公共数据平台对专业﹑教师﹑学生发展提供专业的决策分析,将是新教改下任务目标评测的关键一环。

猜你喜欢
资源服务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WJ-700无人机系统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