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关于“体用关系”的立场及思考

2019-08-29 08:35张佳欣
时代人物 2019年2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文|张佳欣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背景下,对“体用关系”的思考已经不能停留在“道器之辩”的层面,走过风云激荡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谱写了更为崭新的篇章,“体用关系”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时刻,也在国际舞台上更多聆听祖国奏响的华彩乐章。但我们也应看到成绩的背后还有不足,意识形态的认同还有缺失,文化中的糟粕还在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复杂的文化中理清主次,处理好“体用”矛盾,是任何时代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体用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对“体”﹑“用”关系的思考,大致可以追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使他成为第一个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人。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然而,洋务运动虽有成就,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腐朽落后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体西用”在不同时代又有了更为丰富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逐渐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改革﹑建设的思想利器,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体”,那传统中华文化必然是贯彻社会主义建设始终的“用”,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同时也应增强文化自信。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也纷纷涌入我国,西方文化思潮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让我们意识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性,西方文化有其精华,但也不能否定其中消极思想对价值观念的侵蚀。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先辈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因此,坚持传统文化“体”的地位,辅以世界多元文化,既不失民族传统,又紧跟时代潮流。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不同于过往时代的文化内容,在多元文化交汇的今天,民族性格被注入新的内涵,较之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更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强调,为的是能让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可以对国人思想观念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体”,传统文化为“用”,才能推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中国共产党对待“体用关系”的态度和立场

中国共产党对“体用关系”认识的发展历程。对“体用”的思考,贯穿于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始终。新文化运动时期,旧文化遭到批判,在传统思想文化饱受质疑的年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前行的灯塔,在党成立的98年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原则坚定如初。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孔反传统的现象折射出部分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极端态度。毛泽东在上世纪中叶就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指出,“为学之道,先薄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在几十年的磨炼沉淀中积蓄了丰富的内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再次提高了传统文化的被重视程度。无论文化事业取得怎样的成就,都不能失去传统文化的根。“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前中国共产党对待“体用关系”的态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体用关系”的思考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在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上,传统文化是作为“体”的存在,在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选择上,传统文化又是“用”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传统文化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的矛盾,二者是相互成就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移植于中国土壤的马克思主义既生出了中国特色之花,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

中国共产党处理“体用关系”的现实启示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做到“入乎其中”,又力求实现“出乎其外”。各民族﹑国家及其之间相互交往发展都是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民族间的交往既创造了人类发展繁荣的契机,也为文化糟粕的传播提供平台。我们既要在已有的各色文化内容中搜索,又不能囿于传统的文化框架界限,要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地,博取众家之长,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血肉。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也将在未来继续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现代化而努力。马克思主义能走进中国,是因为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中提倡建设的“大同社会”目标有着一致性。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思想指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高屋建瓴的指导。要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也要让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已有百年的历史,但其未能与大众实现良好的结合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前提下,用传统文化的语言“翻译”马克思主义的目标内涵,用人民大众喜爱的文艺表达方式讲述马克思的“故事”就显得尤为迫切。虽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还有待提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马克思主义真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要继续推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和马克思主义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一样,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也要不断被巩固和深化。要用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内容推进思想文化的建设。在实践中引领大众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要将文化的传播发展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搭建利于文化交流﹑发展﹑创新的平台,拓宽视野,关注到各种文化内容样式,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使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在相互融合中实现创新性发展,既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不失时代特色。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借助现代化手段实现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发展,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共享文化盛宴,实现物质资料与精神产品的协调。

总之,在不同的视角上正确理解不同类别的文化,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仔细体味把握。“体用关系”的思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在当下文化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承袭发展创新优良传统,保持一颗善学﹑乐学﹑会学的心,向各文明汲取精华,在实践中权衡不同文化的利弊,充分发挥其有益作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