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流

2019-08-28 06:37赵红继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19年7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黄河

◎ 文、图 | 赵红继 编辑 | 吴冠宇

黄河大拐弯——乾坤湾

青藏高原的黄河岸边盛开着油菜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吟诵李白的这句诗,眼前瞬间就会出现一条浊浪排空的大河,从遥远的天际滚滚而来横空掠过的画面。

其实,论长度,黄河在世界大河家族里既算不得老大,也称不上老二老三;论年入海流量,只不过长江的二十分之一。但黄河在华夏儿女心中的分量,是天下大河皆无法比拟的。关于赞美黄河的诗,可信手拈来,而且很多都是千古绝唱,除了李白,还有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古诗,意境雄浑,意象辽阔,浩浩荡荡,苍苍茫茫。黄河总是把人的意识引向极为广阔而辽远的空间。

黄河是崇高而伟大的。黄河流域,是承载中华古老文明的高原厚土,这不仅是一种民族主义的感性认识,也是我国考古工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考察、严谨慎重的案头分析,用大量翔实的考古证据、文物遗迹,最终证明的结果: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主干的根脉所在。

我乃中原人,出生在黄河南岸近百里的村子里,那里应该是黄河流域所涵盖的地方,可以说是黄河哺育了我。然而直到十九岁我参加工作,居然没见过身边的黄河,这是贫穷落后带给我的遗憾,但是黄河一直驻扎在我的心里。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我要从黄河的源头,沿着奔腾而下的黄河之水行走到黄河的入海口,去亲身感受这条大河跃动的脉搏。我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分段踏勘,十数次走近黄河,这个梦想正接近实现。2006年夏天,突发激情,甚至揣着几分冒险,专门去了趟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在近乎无人区的约古宗列盆地,用心灵触摸了一把巍峨的雪山与古老的冰川,整个人都为之震撼。这个非凡的地方是黄河源头,古人李白没有能力走到那里,那里就是诗人想象的“天上”。2017年秋天,陕西省沿黄观光公路刚刚通车,我便自驾来到陕西省的神木,将神木作为此行的起点,把三门峡小浪底水库作为终点,沿黄河行驶约一千三百公里,穿越了大部分的黄土高原,访问了黄河沿岸的几座古城,黄河在我心中的崇高形象更加凸显了几分。

假如没有黄河,中国是不可以想象的,我做了一千个假设,但是都被一一否定了。我访问过尼罗河,我懂得了没有尼罗河就没有非洲大陆,就没有埃及这个文明古国。黄河对于中国是同样的意义,没有黄河,就没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念青唐古拉山以及周围雪山上融化的雪水,顺着山的皱折淅淅沥沥地向下滴淌着,那水晶莹剔透,珠玑般润滑,冰凉浸肤。在雪山冰川脚下,我寻觅到,在棕黑色的石块缝隙里,在一簇一簇的草甸下面,甚至在牦牛踏踩过的蹄窝里,清澈的溪流悠闲、散漫甚至有些慵懒地流淌着。这时候的水流极其赢弱,她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甚至是没有动力。她呈现着一种弥漫式散射状的形态,我几乎想象不出它如此孱弱的身体是如何孕育成汹涌澎湃的大河?但是,恰恰是这样的状态,黄河悄悄地,以她特有的方式慢慢汇聚着能量,开辟着她前进的道路。

“九曲黄河”是比喻黄河的弯多,事实上黄河何止九曲,是千曲万曲。从整体形态看,黄河流出了一条似无规则的路径。从局部来看,它逶迤蜿蜒,婀娜多姿。正是这种走势与形态,仿佛一位慈母,用她柔软而弯曲的长臂,把广袤的大地均挽于怀里。她在苍凉的青藏高原孕育而成,本可以依照我国西高东低的阶梯路径,沿青藏高原顺势东下的,她却没有。黄河善解人意且似乎被赋予某种使命,由西北向东南斜插过去,专门眷顾了位于“天府之国”偏僻一角的叫做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地方,让这个荒凉的地方因此不再荒凉,使之变得富饶而又美丽。在这里,黄河拥抱了它的一双儿女,白河和黑河。之后,黄河在此义无反顾掉头,亦或叫华丽大折返,形成了九曲黄河第一弯。此河段,有了白黑两河的加盟,山水极富神韵,使这一带成为旅行者的向往,摄影家的天堂。

青海湖

西宁附近的山,土层下面埋藏着红色的岩石 。

黄河忘不了生养她的土地,折返后,由东南再向西北大举进发,直达青海湖边缘,在青藏高原上迂回了近两千公里,来到了西北重镇兰州。兰州对于黄河有它的特殊意义,兰州以上,黄河一直在青藏高原上迂回穿越,吸纳万千溪流,又沁润滋养高原,更汇聚大河能量,有了冰川雪水的融化,又有了黑河、白河、湟水、大通河等河流先后汇入,到了兰州,黄河便形成了颇为壮观的气势。严格意义上说,黄河之水七成形成于兰州之上,而且,兰州上游的黄河水基本是清澈的。至此,黄河水本来可以顺势东去,直奔大海的,但黄河仍然没有,她调头偏偏向着西北方向,且势如破竹,穿越贺兰山脉,敞开胸怀拥抱了干旱的西北大漠戈壁,让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得到了母亲河的浸润滋养,于是这才有了我国北部美丽的草原和赛江南的河套平原。黄河的贡献还在于,她犹如一把利剑,把乌兰布沙漠和库布齐沙漠一劈两半,有效阻止了两大沙漠的拥抱亲吻。

黄河结束了河套地区的行程之后,九十度右转,沿晋陕两省边界,在坚硬的河床上,一条直线由北向南,穿越了整个黄土高原核心区,到潼关时无奈被高高的华山所阻,才左转向东流去。在这一带,黄河和高原共同孕育了颇具世界影响力的历史名城,如西安、咸阳、洛阳、郑州、安阳、开封等,形成了大中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黄河过了三门峡的中流砥柱,从小浪底的闸门喷薄而出,便从黄土高原二级阶梯,掉落到华北平原三级阶梯上,然后一路向东再不回头,由渤海汇入浩瀚的太平洋。

远看是苍凉的黄土高原,近看是风雨雕塑的花纹,美不胜收。

传说,黄河原来不叫黄河,曾叫大河、浊河,因为有了黄土高原,黄河才变成了事实上的黄河。它的上游,也是清秀宜人的,不信你就到上游的泽曲草原去看看,在那里,她蜿蜒曲折,百转千回,青草碧水,蓝天雪山,说她是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都是可以的。但是,黄河一旦进入苍茫而浑雄的黄土高原,就仿佛变成了充满着野性而且非常泼辣的女汉子。也正是黄土高原,让黄河拥有一般河流所没有的特质,华夏远古文明正是从黄河流域和这高原厚土中孕育而成的,这也许就是黄河的魂。

如果说黄河是母亲河,那么黄土高原就是父亲般的高原。黄土高原有父亲一样伟岸的身躯,博大的胸怀,深厚的内涵;有父亲一般沉稳内敛的性格,从不高调张扬,默默地提供着最坚实的支撑,最深切的关爱。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看似平淡无奇,却十分地绵柔、温润、厚重,而且相当地肥沃,具有宜耕性、自肥性,它的这些特性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黄土高原,处在我国第二阶梯,面积超过六十万平方公里,是黄土在我国黄河中游堆积而成的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堆积最连续、最集中、最深厚的地方,黄土覆盖层一般都在八十米至一百二十米,最厚达四百米。

《易经》有言“天地玄黄”,当你身处黄土高原俯瞰滚滚黄河时,才会真正理解,为什么我国传统文化对黄色如此推崇。黄河上下,流淌着五千年中华文明崛起与传承的动人故事;黄土上下,蕴藏着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优秀基因。黄河之水,诉说着东方文明古国悠久历史的长度与韧度;黄土高原,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深度与厚度。有人认为,黄土高原的景观是单调且乏味的,除了无边无际的黄土,就是满目沧桑的纵横沟壑,那里缺少绿色,缺少灵气,缺少生机。其实不然,与江南水乡相比,黄土高原的景色,大气壮观,广阔苍凉,浑醇绵长。整个黄土高原,是经季风和雨水亿万年雕塑而成的,本身就是一座巨型的天然景观。塬、墚、峁,从空中俯瞰黄土高原,无论是宽广辽阔的黄土大塬,还是连绵延伸的黄土墚,抑或是一座座浑圆的黄土峁,一道道深切的沟壑,无一不让人感到震撼。这是一种雄浑大气的美,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力量。

黄河壶口瀑布

上游的黄河是清澈秀丽的,也是温顺恬静的,然而,进入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之后,尽管黄河有万般自洁的心愿,也难以自清了。由于河道的落差增大,和山川的急剧变化,黄河水不但变得浑浊,水流也开始狂躁起来。黄土高原这种风成地貌,既盼雨又怕雨,特别是夏季大雨过后,松软的泥土,经雨水冲刷后便无法自保,那些基本没有植被覆盖、生态极其脆弱的地方,雨水极易造成泥土的滑落和坍塌,泥水毫不犹豫地滚滚而下进入河道。黄土高原的体量是巨大的,它覆盖了晋陕两个省的全部,甘宁的大部,以及蒙豫的局部,黄河水泥沙含量便可想而知了。我三次到过黄河壶口瀑布,每次都伫立在那里很久很久,观壶口瀑布气吞山河的气势,听壶口瀑布雷霆万钧的吼声。黄河在这里由宽突然变窄,垂直跌落百余丈,壶口深处的龙槽像一个无形的大洞,吸引着棕褐色的犹如巨兽般的黄河水向下狂泻。奔腾的河水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摔得粉碎,碎成点,碎成沫,碎成漫天大雾,然后在太阳光下化作美丽彩虹立于天地之间。黄河啊,博大宽厚,柔中有刚,不平则鸣,遇强则抗,壶口瀑布最能代表黄河的性格,而黄河的性格则恰恰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

黄河在“世界屋脊”诞生,从祖国的高原和腹地流过,被誉为中华“圣河”、“母亲河”,但是由于黄河的泥沙含量太大,到了地势平缓的华中平原,河床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沉降,河床不断抬高,造成下游几百公里成为地上悬河。有历史记载,黄河溃口就达一千五百多次,大的河床改道就有二十多次。由于河床高出地面,改道后的黄河,无法再回到原有的河床,泛滥的黄河水恣意妄为,随处流淌,庄稼被淹,村庄被毁,饿殍遍野,造成了历史上不堪回首的黄泛区。八朝古都开封,就被决堤的黄河水淹没了八次,开封城下至今还摞着七座古城。因此,黄河又有“害河”的不光彩称谓,曾经的黄泛区百姓,对黄河更是爱恨交集。

黄河岸边十三朝古都洛阳的龙门石窟。

黄河到了开封以北的中原河段,地势平坦,流速变缓,泥沙沉淀,久而久之,就成了地上悬河。

万里黄河,软肋仿佛就在郑州与开封之间的百余公里河段。2017年的十月间,我专门沿着这一段走了一遭,感觉华北平原的黄河与黄土高原的黄河完全不同。黄河进入坦荡的华北平原,失去了在黄土高原形成的野性和泼辣,水也变得明净了一些,温顺得像只绵羊,河面浅而宽阔,水流无力,很多地方,可能由于早年的挖沙采石,河床上出现了成片的没有流动的死水潭,让黄河失去了朝气与活力。

地表水匮乏的华北平原,难有支流再向黄河补水,相反,干渴的草原戈壁以及华北平原,都需要黄河乳汁的滋养,仅黄河下游的豫鲁两省,每年就需用掉黄河水总量的七成之多。黄河流域面积七十五万平方公里,有三亿多亩耕地,居住着一亿多人口。黄河以它占有全国百分之二的河川径流量,承载了全国百分之十五的耕地面积和百分之十二的人口供水重任。

细细想来,从仰韶文化算起,黄河滋养中华民族已有七千年,而且,我们及其子孙还要在这个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生存发展,黄河到了我们赡养的时候了。保卫养育我们的母亲河,就是保卫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就是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黄河
黄河娃
基于Brutsaert模型的黄土高原蒸发规律研究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行于大道——忆从黄土高原走向高峰的刘文西
『黄河』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