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新鹏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带动了城市建筑增长的速度。现阶段不但需要有高质量的项目,同时外观方面还要与众不同。房建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技术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有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不但减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提高施工效率,建筑物也构成统一整体,是一个关键的技术。
关键词:房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1 前言
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是一项关键技术,我们在整体施工过程里一定要严格的根据施工技术的有关要求施工,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依据原理: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干燥收缩和温度变化会发生变形,如果混凝土处于自由的非约束状态,这种变形一般不会对结构产生不好影响,但实际使用中的混凝土总是受到基础、相邻构件的的牵制,而处于不同程度的约束状态。因此混凝土会由于约束作用而产生拉应力,当其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后澆带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将板、墙、梁等构件在相应的位置人为的断开,使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能够在无约束时自由变形,在规定时间后再补浇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使之成为成为一个整体,以适应长期作用的的较低温差和较小收缩。
2 房建施工中后浇带的重要作用
现代的建筑中,摩天大楼比比皆是,而在建筑高度被提升的同时,有些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因温度及沉降所造成的裂缝,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温度及沉降所造成的裂缝,通过后浇带的施工使得问题得到改善与解决。后浇带在温度、沉降裂缝中发挥作用将分别来进行阐述。建筑中热涨冷缩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混凝土。在冬季的施工中,混凝土被浇筑并以一定的体积凝固。夏天时混凝土的温度会随气温的上升而升高,混凝土温度的升高便会导致其膨胀,而这种膨胀的力过大时便会造成混凝土的挤压,并产生裂缝。因此,在施工中,需要给混凝土预留一定的伸缩空间,当混凝土收缩稳定后再浇筑,这就能够满足混凝土在受温度影响收缩时不出现裂缝。现今的建筑通常都是由主楼与裙房所共同组成的,为了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主楼与裙房的基础一般都是一起浇筑的。但是主楼与裙房自身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两者的沉降并不是延续的。如果将主楼与裙房同时进行无缝浇筑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楼的沉降大,而裙房的沉降相对较小,从而使混凝土受到因沉降不同而产生的拉力,最终导致裂缝的出现。为了防止沉降裂缝的出现,就应当在此设置后浇带,当两者都不在进行膨胀时,然后再浇筑后浇带从而保证了建筑的质量。所以后浇带在因沉降所导致的裂缝方面也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
3 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必须依据相关规范标准认真施工,做好自检、交接检、验收,唯有如此后浇带施工质量才可以得到保证,这样才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后浇带的作用。
3.1 后浇带的位置
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30m~40m 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宽不宜小于800mm,设置在柱距3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主体结构一般布置在柱距3等分的中间范围内,宽度与构件厚度有关,墙板厚度较小时的,缝宽取800mm,墙板厚度较大时,缝宽取1000mm。
3.2 钢筋处理
后浇带部位的钢筋,要严格依照项目图纸实施操作绑扎,确保钢筋相对部位和保护层,防止在安装模板与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钢筋出现偏移。钢筋穿过后浇带,结构主筋不宜在后浇带中断开,若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照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后浇带浇筑前必须做好钢筋防锈处理,避免钢筋锈蚀。
3.3 支设模板工艺
在模板支设的过程中,要依据设计的分块图所划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实施,在模板支设的施工阶段中,不可以随便实施,要严格依照项目施工方案实施。
3.4 模板安装
后浇带处的模板与其所在构件的模板同时支设,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较厚的底板、大梁等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两侧须设置钢丝网模板和支撑以防止混凝土漏浆而使后浇带断不开;对于有防水抗渗要求的地下室底板可以支设启口模板,以防后浇带处渗水。
3.5 垂直施工缝浇筑施工工艺
首先,当搅拌混凝土以后进入初凝状态的过程中,其表面的浮浆和碎片我们要及时的清理干净。在这谈谈检验混凝土符合初凝的通用方法,用手指来按压,看看有没有留下指纹,再用压力水来实施冲洗,之后把上面残留的浮浆和碎片清楚干净,让其把混凝土骨料露出来,然后清洗干净钢丝网上面的杂物。
其次,在对木模板实施浇筑垂直施工以前,要用高压水冲掉后交缝相对粗糙的表面,然而也能够从现实的状况出发,木模板可以及时的拆除,浇筑的缝表面要用人工凿毛的技术实施处理。
3.6 混凝土施工
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当建筑物的长度超过60m考虑温度应力作用,后浇带两侧砼浇筑完42天后补浇混凝土,采用比相应结构部位高一级的的微膨胀砼进行浇筑。如果考虑施工工期及后浇带支撑体系的周转材料的投入,可以1个月后浇筑,因为砼在强度上升阶段产生温度应力,1个月砼强度基本稳定。主楼与裙楼之间后浇带,待主楼沉降完成后再来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在施工过程中,裙楼先完成先沉降,并且沉降的幅度相对于主楼而言是比较小的。主楼后完成后沉降,并且因为主楼的高度较高,所以自重较大,沉降的幅度也就更大,所用的时间也就越长。
后浇带不能为赶工期而提前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施工缝表面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清理模板表面积水。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表面要用人工凿毛的技术实施处理,涂刷一层水泥砂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用微膨胀或低收缩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施工缝;
3.7 施工温度控制
后浇带的施工温度也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原因,经热力学的相关分析,在10℃左右完成后浇带的浇筑能够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3.8 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混凝土材质的建筑物如果没有实施养护湿润,肯定会导致发生收缩干裂的问题,所以在完成后浇带浇筑以后要有针对性的,间隔性的实施湿润养护后浇带,关键分为2个方面,第一,要进行浇水养护整体后浇带部分。第二,部分重点范围的防护,能够把保护的程序施加在部分重要的部分,同时洒水养护,增强后浇带韧性与寿命。
在后浇带浇筑完成后,就要对后浇带进行成品保护,一定要避免杂物与水的侵蚀,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时还要避免人为破坏,对于人为破坏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及时的进行修复。
4 结语
建筑项目的外观与整体的质量在运用后浇带技术后有非常好的效果,它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水平,所以在建筑项目中得到大量运用。施工过程中要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做出合理调整,如此项目的质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才可以大大的提高,才可以积极的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振伟,洪靖刚.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世界家苑,2014(5):141~142.
[2] 戴晨国.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30):51.
[3] 赵东.高层建筑后浇带的功能及施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