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上杭地方史教学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用尝试

2019-08-27 01:28丘元生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上杭工农历史

丘元生

摘  要:人民版高中历史关于土地革命战争的内容,出现在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三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在必修三第四专题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目《毛泽东思想的诞生》。编写重视历史发展主干脉络的教学,历史课堂如果没有历史细节的支撑,必然显得枯燥和乏味,因而极大影响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失去了学科应有的魅力。闽西上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着特殊历史地位,便于收集资料和发挥地方史的教育功能,可以就这一时期入手,充分挖掘引用上杭地方史资源,逐渐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与教学水平,以求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本校课改“导-激-研-促”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地方史  土地革命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8-0101-01

1   利用上杭地方史编练“导”学

主题式“导学”是前提,挖掘上杭才溪乡调查、古田会议等地方史资源,发挥备课组集体优势,精心编写“导学精要”。我们在讲述“工农武装割据”时,编练的课前导学案例:

例1.1930年1月,毛泽东在上杭古田赖坊村协成店给林彪的复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57年在上杭茶地乡官山村发现1930年毛泽东写的《反对本本主义》,表明上杭(  )。

A.北伐战争时的大后方   B.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

C.《论持久战》的创作地   D.见证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例2.有一首山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福建),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例3.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毛泽东在闽西上杭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满怀激情地指出 “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当时的中国革命正处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时期  D.探索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

借助几个小问题,以熟悉的上杭地方史资源入题,把握了课程的中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来,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利用上杭地方史“激”发情趣

大胆创新,集思广益,利用上杭地方史资源,调动提高课堂教学的热情,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讲述“工农武装割据”时,可以通过才溪乡调查(油画)和古田会议址的图片及相关史实材料,毛泽东在上杭的故事,才溪“九军十八师”开国功臣,《绝命后卫师》电视剧等等都是很好的材料。让学生感同身受,拓宽学生视野,化抽象为具体,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历史课的亲切感,改变历史课内容理论性强、单调、有距离感的问题。学习这些地方史,让学生自然产生惊喜和骄傲的感情,加深了学生对自己故乡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带着感情投入到历史情感教学中去,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兴趣,使历史课堂获得了教育的灵魂。

平时讲课顺势穿插上杭地方史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同时考虑主干知识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和课堂亮点的需要,结合我们地方史获得的难易度,在教学的整体设计中把两者的契合点留足、留好,形成教学合力,使地方史的有效资源真正发挥好辅助效果,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3   利用上杭地方史合作“研”学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教的精彩不如学的精彩”。合作研学形成课堂教学的亮点,更好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魅力。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贯强调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单纯只注意这两方面的历史课堂一定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如果想要做到学生既喜欢,又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双重功效,就得设计课堂教学的亮点,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魅力,恰当地融入地方史知识就是一种设计教学亮点的好办法。因为学生对发生和存在于他们自己身边的地方历史感到好奇,补充这样的细节往往会令他们惊喜,充分调动求知欲,可收意外的教学效果。

讲述“工农武装割据”时,充分利用《上杭才溪乡调查》、《反对本本主义》《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一系列地方史材料,同时又引入当时党的决策层仍然大力宣传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等城市暴动的文章材料,两种观点代表着当时两种不同的革命方向。我们老师先抛出几个问题“哪种观点在当时占统治地位?最后人民选择了哪种革命道路?为什么选择这种道路才好?”然后,留足空间、留足时间给同学们去研讨,讨论热烈而且深入,我们抛砖引玉,他们举一反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培养了对红色家乡的热爱,对上杭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4   利用上杭地方史“促”能提升

在教與学的创新模式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也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锻炼、成长。培养了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养成一种意志品质,成为终身受益的能力。

人民版教材编写重视主干脉络的教学,缺乏细节支撑的历史课程,影响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从个体认知的规律告诉我们,我们恰如其分的补充上杭地方史,正好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达到对教材知识的有机结合,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科能力。

根据教学的有效性原则,教师应该多补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历史课堂就应该补充地方史知识。教材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我们身边的地方史有才溪乡调查,古田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让他们的历史空间由近及远、从小历史到大历史发展,避免空洞说教,逐渐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利用身边的历史,学生更能说、更敢说、更有兴趣说,在开展合作研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能力。

历史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主战场,地方史走进历史课堂是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学生激发兴趣,也增强热爱家乡的人文色彩。“工农武装割据”课堂,我们充分引入上杭地方史知识,认识上杭人民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下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用无数烈士的鲜血为之而实践,这种开创性体现了我们老区人民敢闯敢拼的革命精神。这些都必将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上杭工农历史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永武高速上杭段视频系统高清改造方案探讨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新历史
上杭 上杭县创新财政投入机制促进贫困村如期脱贫
福建工农武装革命的先声——平和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