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华飞
摘 要:《论语》中一个典型人格便是君子人格,其内蕴丰富,意义深远。孔子一生都在为这一理想的人格模式而努力践行。其包含了对待家人朋友的态度,修身养性等内容。在今天对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论语》 中学生 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8-0072-01
《论语》作为国学经典,一直为世人所推崇。这部儒家典籍在现代中学生的语文教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语》中建立的典型人格“君子”人格,对当代中学生尤为意义深远。《论语》中总共出现107次“君子”,“君子”是孔子毕生所追求、所践行的目标。《论语》里的“君子”人格内容丰富,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讨论一下君子之风在今天对中学生现实生活具有的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只要真心实意地致力于完善品德的修养,就一定会收到实效,这即他说的“吾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里的修养观内容丰富,有自我反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严于责己等。这些思想,不仅在孔子时代有着重要意义,在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指导中学生修身养性,不断取得进步。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在生活中,君子对自己严格要求,小人则要求他人。看见贤德之人,便应向其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有无同他类似的缺点。中学生在言行处事中,若能不断“内省”矫正,便无愧于心,取得自身的进步,进入较高的精神境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浮云”一词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词汇。殊不知这竟是二千年前孔子说的话。不义而来的富贵如浮云,来去无踪,而粗茶淡饭吃的心安亦可以快乐。同时,君子“不忧不惧”的原因是“坦荡荡”,即使诸事不顺,命运不济,也不会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只要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就问心无愧。不管对人对事都该如此,胸襟宽阔,不嫉妒不记恨。而小人则不同,他念念不忘的是名利,患得患失,心里自然忧心忡忡。君子与小人的人生追求与信仰在本质上就是不同的,那么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也必然会大不相同。
中学生应该不断管理自己,反省自己,让自己心胸坦荡,拥有较高的精神境界,那么人生也会更从容,更容易幸福。
当代中学生在家中大多我行我素,对父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霸道蛮横者不在少数,更别提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了。《论语》里有明确要求,应如何对待父母,兄长。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孝,子对父母而言;悌,对兄长而言。在中国传统伦理观中,孝悌是维护家庭关系和睦的最基本要素。一个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重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冒犯上司,故儒家提倡孝道,是一个杜绝犯上的好办法。而一个不会冒犯上司的人,则更难相信他会作乱了。至少,他犯上、作乱,还要考虑一下他的家人。《论语》认为君子的根本就在于孝悌。如果中学生能够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做到这一最根本要求,哪怕平凡普通也依然具有君子之风,值得人尊重。
中学生的三观正是形成的关键期,树立浩然正气的宏大志向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论语》及孔子本人都可以提供正面的学习素材。
孔子不同于老子,他支持积极入世。在礼乐崩坏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四处奔走热心救世,向国君推行他的政治方案,却四处碰壁,只得回到鲁国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則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子夏为吕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在《论语》中,孔子是主张以德治国的,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治国者就像北极星那样被众星环绕。还要以“敬事”的办事态度,即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为国家办事,为人民办事。恪尽职守,言而有信,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好高骛远。在现代社会,考公务员已蔚然成风。报考人数连连飙升,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可不少人恐怕是贪图那一份安稳的工作和那可观的工资。没有心怀天下的志向,没有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事的作风,恐怕自己在谋得一份糊口的工作之外再没有成就感和快乐。从中学生开始,就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胸怀安国安天下的伟大志向,做一个与己人生有意义,与国有奉献价值的正人君子。而不是只为私心私利苟活一世。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蕴丰富,意义深远,其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风范,无论哪一方面都是中学生学习的楷模,其言行举止和道德功业为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君子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去努力,去追寻。
参考文献:
[1] 程碧英.《论语》“君子”文化新探[J].天府新论,2009(4).
[2] 任春强.论孔子的君子之道——以《论语》为基准[J].船山学刊,2012(1).
[3] 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