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电视节目《信中国》成功要素分析

2019-08-27 01:28王玉伟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创新

摘  要:《信中国》是2018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一档读信栏目,其根据书信中的内容,以嘉宾读信的方式再现写信人的情感路线,再配合主持人朱军对时代的描述,使得观众充分体会写信人的那份赤子之心。节目的创作方式别具一格,情感表达十分独特,节目制作方面堪称完美,可以说这就是一场题材宏大、主题深刻、意义非凡的大型人文类艺术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大大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掀起了一股缅怀先烈的红色之风。本文从主题、形式和技术等方面探讨其成功要素。

关键词:文化类  电视节目  创新  立体投像技术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8-0045-01

近年来,朗读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如《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这类节目重在传递和弘扬正能量,提高观众审美,是非判断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水平。《信中国》以“信”为载体,通过读信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成功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仰与信守:《信中国》主题呈现

《信中国》在主题上是以弘扬红色精神为主。用信纸作为传播媒介,传递的主要内容包括“信仰、信念、信守、自信”。每一期节目都会由节目组精心挑选一个主题,再邀请著名演员以及人气较高的各界人士念读,由主持人阐释书信背后的故事来使观众去感受那最真实的思想情感。节目组甄选出来的50多份书信,都是从共产党成立以来收录的2000多封党员信件中挑出来的。每封信中,都能发现信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发现信中所包含的现实意义,有些信还具有传奇色彩。这些信,几乎都围绕亲情,爱情,友情和梦想,这都与现代每个人息息相通的情感。而这些情感都有着共同的信仰,都有着一颗喷张豪迈的红色心灵,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节目就此深入深入挖掘,力争将真、善、美的东西呈现给大家,净化大家的心灵。对传统文化中的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的发扬是本节目的特色,它以它独有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红色精神的可贵。《信中国》的成功之处在于把红色文化当做主要表现对象,红色文化资源及其宝贵,他是见证老一辈革命艰辛的凭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信件,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也是组成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部分。在面对全球化的今天,人们逐渐迷失在思想纷繁复杂的现代,人们不停的学西方、学韩国,引进节目、买进节目的版权,全然没有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没有对自身文化的理解,而盲目引进外来文化最终只会导致文化的逐渐丢失。在这种情况下,《信中国》挺身而出,把弘扬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利用电视这个面向大众的平台,把一纸纸滿载红色革命思想的信纸启封,公之于众,以情感人。由此可见,电视媒体的此类创新就像一个社会老师,人们无时无刻不再受此影响,无时无刻不在改变我们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引领着中国向着软实力强国迈进。

2   改革与创新:《信中国》形式转型

《信中国》在形式上实现了完美转型。它摒弃了固有的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融合了综艺、情感、真人秀等更多的节目元素,实现了自己的“转型”和“升级”。首先节目形式是每期几封信,邀请不同嘉宾,每封信之间都互不关联,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将任意一段对大众有吸引力或者可以引发大众舆论的一期单剪出来推广,符合现代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其次就是《信中国》的聚焦点在一叠叠书信中,它跟以往的任何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都不同的,他就是通过书信传递感情,信在旧时是极其隐私的物件,人们将其视为本人隐私中最私密的那一部分,现在大家却要拿出来读,从人的窥私欲方面来说,很符合观众的心理习惯。最后,《信中国》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吸引观众。摒弃以往用低俗趣味吸引观众的做法,始终保持节目的质量,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发挥余热帮助别人,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传播社会正能量。另外,节目邀请当红明星或人气王来读信,且选择的嘉宾多与写信人有相似之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借古喻今,形成差别距离,更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老一辈的艰苦奋斗精神、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更需要这些经常出没在人们视野中的明星的反思。如果这些公众人物能时刻以写信人为榜样,少发一些八卦不良的污秽消息误导民众,少一些不端的行为举止;多一些宣扬正能量的行为,多一些以身作则的意识观念。

《信中国》中的真善美,就连经常在文化界穿梭的名人也不得不低下头来向他们致敬,还是因为我们近年来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忽视红色文化的宣扬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现代人民的精神空虚。

3   立体投像:《信中国》技术创新

《信中国》其舞台特效采用的是潘多拉魔盒立体投像技术,其中每一个视频都由19台激光投影拼接而成实现的360度环形视觉,为观众营造出裸眼3D的视觉效果。这种技术不仅帮助舞台实现了穿越时光的效果,使观众们跟随信朗读信件的人身临其境地回到信件写信的年代,给观众一种很强的代入感。而技术的应用自然就需要昂贵的投入,还需要录制中所有工作者和明星都要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舞台磨合,力争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出信中国栏目组对于节目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和高度的创新意识。

4   结语

《信中国》的诞生,表明中国电视节目走自我创新之路完全可行。分享书信中的爱,不论是对国家的爱,对家庭的爱还是对生活的爱,只要用心表达,这就是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 宋彦丽.由单一到多面: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转型升级[J].视听,2018(2):35.

[2] 赵娅军.《传承者》: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新形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8):108-110.

[3] 金宏宇.中国现代作家书信的文史价值[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9):13-20.

作者简介:王玉伟(1996-),女,河南商丘人,南阳理工学院在读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指导老师:张婉婷。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创新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