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庆
摘要: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与扩张式城镇化进程进行比较,得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对城镇化的贡献度更高。为将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本文选取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土地征用面积,农民工接受非农技能培训比例和规模以上工业数量作为研究变量,探索对城镇化率的影响,为我省乃至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内生性 城镇化率 实证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化率也不断提升,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当然,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如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进城务工农民工受到不公正待遇,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这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如何能够化解城镇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实现健康、长久、绿色的城镇化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民工内生性城镇化和规模扩张型城镇化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分析哪种城镇化模式更有利于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
二、农民工内生性城镇化作用机理分 析
农民工内生性城镇化就是通过提高农民工自身内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市民化进程,内生性包括农民工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三个方面,物质资本是基础,人力资本是核心,人力资本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农民工的财务创造能力,即物质资本积累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社会资本的提升和积累。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来自于自身的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因此,通过增加农民工教育年限可以提升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进程,从而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遷移城镇化,也能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即通过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本地城镇化也是城镇化的有效手段。
三、实证分析
为了实证说明农民工内生性与规模扩张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本文选取两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形式如下:
Urban为城镇化率,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表示。education为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land为土地征用面积情况。skill为农民工接受非农技能培训比例,industry为规模以上工业数量。为了避免数据波动及异方差性,本文对规模以上工业数量及土地征用面积取对数处理。数据来源于辽宁省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2009-2017年数据。
由于多变量可能会出现多重共线性,本文对其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方差膨胀因子≤10及容差≥0.1,表明不存在较为严重多重共线性。模型拟合优度检验R2值为0.853较高,说明模型拟合较好。由表一可知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城镇化率将提高4.6%。土地征用面积提高1%,城镇化率将提高0.037%。可见,教育年限对城镇化率的作用大于土地征用面积对城镇化进程的拉动作用。即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大于土地扩张的作用。
由表二可知,容差及方差膨胀因子知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P2为0.98,模型拟合的较好。由模型知非农业技能培训比例每提高1%,城镇化率将提高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每提高1%,城镇化率将提高0.063%,可见农民工接受非农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大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拉动作用。即农民工内生性对城镇化的影响大于企业规模扩张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以上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变量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农民工教育年限提高,即人力资本提升对城镇化率具有较大影响,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城镇化率将提高4.6%,这说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应该增加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延长教育年限,增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未来城镇化进程储备人力资本水平。
2.土地征用面积提高,对城镇化率提高的影响小于农民工教育年限提高的影响。实证表明,土地征用面积提高1%,城镇化率将提高0.037%。土地城镇化的作用对城镇化率提升并不显著,因此,建议缩减我国城镇化中的土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比例,将更多资金用于提升农民工和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实现内生性城镇化进程。
3.工业企业数量提高对城镇化率的影响也低于农民工教育年限的影响。实证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每提高1%,城镇化率将提高0.063%,可见并不明显,同样低于人力资本提升对城镇化的贡献度。因此,建议不要盲目增加工业企业规模转移劳动力,防止即没能更好实现城镇化,又造成更大成本和更多污染情况发生,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决策,为本地区的绿色城镇化发展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