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伟
摘要:唐代是太原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城市建制分为府城、西城与中城三部分,庞大的城市规模使其拥有“凤城”的美誉。同时,太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仅次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的第三大城市,辖晋阳、太原、阳曲、榆次、寿阳等13县,在政治上它是陪都;经济上是重要交通线和农产品、手工业品产地;军事上是北方门户,是关中平原的屏障,是防御北方游牧族南下侵扰的重镇;文化上体现了包容并蓄的特色,是当时北方的文化重地。
关键词:太原;城市;建设;地位;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CN61-1487-(2019)08-0099-03
太原古称“晋阳”,自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建城起,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唐代是太原城市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时太原被称为北都或北京,是大唐王朝的陪都,亦是唐朝的第三大城市。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唐北都时期的太原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三都”或“三京”,在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唐代太原的城市建制
唐代是太原城市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代太原城建筑规模,在《新唐书》中有所记载:“都城左汾又晋,潜丘在中,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广三千一百二十二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其崇四丈。汾东曰东城,贞观十一年长史李勣所筑,两城之间有中城,武后所筑,以合东城。”[1]1003除此之外,河东节度使李璋也曾在文中记载晋阳城周长四十二里,东西长十二里,南北长八里二百三十二步。
当时太原城周长约为四五十里,城市建设中心在汾河以西的州城,称为府城。府城规模最大,城墙高四丈,周回达二十七里,相传为西晋时刘琨所筑,相当于外城。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在府城之中又有三座小城,呈“品”字状分布,晋阳宫南又有小城,内有殿,号大明宫,城高四丈,周四里。”[2]356而李泰在《括地志辑校》中记载,“太原县,并州太原,地名大明城,即古晋阳城”[3]73,是智伯攻赵襄子于晋阳,引汾水灌其城之地。汉代在此建晋阳县城,北齐后主文宣帝又在此地建造大明宫,后扩建为城,这便是大明城,大明城同时也是唐代太原县治所在。
大明宫东北部是一座城高四丈、周回七里的小城,为武定三年东魏孝静帝在此修建的晋阳宫,隋文帝时改名为新城,后炀帝又在此重新营建了晋阳宫,是唐代太原府治所在之地。新城西侧又有另一座小城与新城相连,曰仓城,修建于隋开皇十六年,位于府城的西北隅,城高四丈,周围长八里,太原府衙和晋阳县衙都设在这里。城内建筑规模宏大,还设有受瑞坛,“在州理仓城中。义旗初,高祖神尧皇帝受瑞石於此坛,文曰‘李理万吉”[2]365,故设坛几年。在城内乾阳门街,立有唐太宗手书的晋祠碑和起义堂碑,还有李渊起兵誓师的号令堂和讲武堂、飞阁等建筑,但这些建筑并不全是唐初修建,很多为唐中后期增修,如讲武堂和飞阁便是显庆五年高宗在位时修建。
太原府治所虽然设在汾西晋阳城内,但早在北齐清河四年,武成帝高湛就在汾东设县,至唐贞观十二年又在汾水东岸的隋代太原县故地重置太原县,将太原县衙从府城中移于此。贞观十三年,为解决汾东地区地多碱卤、并不堪食、用水条件不佳的状况,并州长史李勣开凿了晋渠,从晋阳县跨汾河引水,故汾西晋阳府城为西城,汾东太原县为东城,东西约五到六里,南北约八里半。武则天时期,长史崔神庆横跨汾河修建城堞,将汾东汾西二城联接起来,其规模没有记载,但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太原县,本汉晋阳县地……贞观十二年还迁于旧理,在州东二百六十步”[2]363,可推测出府城与东城之间相隔二百六十步,约四百米,称为中城。
太原城市建筑的增扩在唐代主要有两次,一次是李勣镇守太原时修建东城,另一次是武则天时期为了加强太原城防,减少兵力损耗而修建中城。汾东府城、汾西西城与中城连在一起,便构成了太原三城。唐玄宗在开元十一年巡视太原时,曾写《过晋阳宫》,以“并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林塘犹沛泽,合榭宛旧居。”[4]26把太原城池比喻为飞翔的凤凰,因而太原也有“凤城”的美誉。
太原城的三城联接,是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三城形成一线,横亘于太原盆地的南端,两端直抵东西两山,龙盘虎踞,成为太原盆地以北到晋中平原地区的要冲,其构思的气魄令人赞叹。
二、唐代太原的重要地位
太原是李唐王朝发祥地,唐代诗人李白在旅居太原时,在《秋日于太原南栅饯赴上都序》中写道:“天王三京,北都居一。其风俗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剧镇,非贤莫居。”[5]1271对太原的风土人情以及政治、军事地位给予了由衷赞美,“非贤莫居”四字更是对太原的高度评价。
(一)政治方面
太原的政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其陪都作用上。历代设置陪都的数量与目的不尽相同,战略地位、中兴助辟之所等都是设立陪都的原因,尤以长安、洛阳为代表的两京制时间最久,最具代表性。太原作为陪都前后共有191年历史,在东魏、北齐时地位更是超过了都城邺城。而在唐代,太原地位虽不及东都洛阳,但作为李氏的“龙兴之地”,仍然被赋予了特殊意义。
武德元年,李渊废太原郡置并州府,府治晋阳,下辖18县。天授元年(690),武则天认为太原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颁诏将并州设置为北都,又将并州更名为太原府,府治晋阳县,文水县改为武兴县,此时太原府辖13县:晋阳、太原、阳曲、榆次、寿阳、盂县、乐平、石艾、清源、交城、武兴、太谷、祁县,隶属河东道,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神龙元年,中宗李显废北都太原府置,复置并州。开元十一年,又废并州,复置北都。天宝元年,唐玄宗改北都太原为北京,称北京太原府,辖县14个,又与首都长安、东京洛阳并称“三京”。代宗宝应元年又复为北都,此后建制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结束。
据《唐会要》记载:“武德七年二月十二日,改大总督府为大都督府。管十州已上,为上都督府……景云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制赦,天下分置都督府二十四……其扬、益、并、荆,为大都督府,长史正三品。”[6]1192太原作为大都督府,也具有庞大的户籍人口。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十三年,并州辖县13个,户数为97874户,人口为200936人,户均2.1人。到了开元二十九年,太原府户数增为126840户,人口数翻了三番,达到761040人,户均人数为6人。而到了天宝元年,太原府辖变为14个,户数为128905户,人口数更是增加到了778278人,户均6人,达到了太原建城1200年以来的最高峰。唐后期全国人口急剧下降,但在元和年间,太原府辖下仍有124000户,仅次于京兆府。可见,时太原属并州就行政区划而言,在全国已是排名前列。
在唐朝,首都或陪都所在的地方有府的建制,玄宗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并州为太原府,由亲王挂名遥领,实际主持府政的是“尹”。天宝年间,太原驻有河东节度使,集军、政、财权于一身,同样可见太原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二)经济方面
太原在唐朝时期,经济也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交通运输上,唐代帝王曾先后六次巡幸太原,根据王文楚《唐代太原至长安驿路再考》考证,其路线为:长安、同州、蒲津关、蒲州、绛州、晋州、太原府,可知唐代长安至太原之路应该是极其畅通的。严耕望先生曾说:“故唐中叶之后,国都长安西北至回纥惟有太原一道,东北通幽州、妫州,亦往往取太原雁门道,是以太原府在北塞交通与军事支援方面之重要性更为增加。”[7]1336可见唐代中央和地方对太原附近驿路的重视,以及当时太原附近陆地交通的发达。
与此同时,太原的农业生产也在唐朝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太原地处盆地,气候条件本就适合农作物生长,再加上新修“晋渠”改善了汾河东岸灌溉用水条件,曲辕犁也被发明,太原地区农业呈现出精耕细作的特点,粮食连年丰收,“度支岁市粮于北都,以赡振武、天德、灵武、盐、夏之军”[1]1372,可见当时太原仓储雄厚,丰实的库存使太原成为京师长安的粮仓。
其次是太原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太原地区的手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例如唐代在太原设立的“太原冶”,不但有为国家制造货币的功能,其出产的铁镜和铜镜等生活用品更是王室贡品。而当时太原所产的剪刀也十分出名,是公认的“并州快剪刀”。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太原土贡铁镜、铜镜、马鞍,皆为制造业产品,可见当时太原制造业之发达。当时太原出名的商品之一还有葡萄酒,白居易曾说葡萄酒出太原,《册府元龟》也记载有“赦河东每年进葡萄酒”[8]2028,可见葡萄酒也已成为贡品。手工业的勃兴带动了太原商业的发展,很多农民弃农从商,城内市坊分离,出现了专门生产铁架和货币的“甲坊”和“钱坊”。
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手工业所提供的商品,使得太原成为当时北方重要的商业城市,“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4]3863便是诗人韩愈对太原繁华商业的真实写照。
(三)军事方面
太原拥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上。太原三面环山,南部为汾河河谷平原,易守难攻,而山西北部又有游牧民族突厥、回纥南下骚扰不断,太原的关隘位置就更显重要,如果突破太原防守,敌军便会顺河谷而下,直指中原和关中地区,可见太原实为三晋要冲、中原北门。
隋唐以来,为对抗突厥南侵,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太原地区的军事建设,在这里驻有重兵把守。《通典》记载:“大唐河东节度使:理太原府,官兵五万五千人,马万四千匹,衣赐百二十六万匹段,军粮五十万石。掎角朔方,统天兵军、太原府城内,圣历二年置,管兵二万人,马五千五百匹。”[9]4480大批的军队驻扎除了体现出太原地区强大的军需供给能力外,更多的则是体现出中央对于守卫太原的重视。
唐初太原是防御突厥的重要屏障,号称“中原北门”,战略地位重要,太原有警,长安震惊。唐太宗为加强晋阳作为北部边塞重镇的防务,任命李勣为并州都督,以保证边塞的安宁。太原作为李渊父子建功立业的基地,成为唐王朝的“龙兴之地”,为纪念创业的成功,以太原为北都,置河东节度使。太原在加强唐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联系、保卫国家安宁方面功不可没。
安史之乱时,李光弼便是凭借着太原军事重镇的支持,击退了安禄山叛军,阻止叛军势力向陕西、山东继续扩展,使得唐王朝又延续了一百余年。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李克用因镇压起义有功,迁河东节度使,封晋王,常驻太原,利用太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太原为都,建立了持续17年的政权。后李存勖又建立了后唐,与之后的后晋、后汉等政权,都将太原作为陪都,太原的突出地位得到了延續。
(四)文化方面
太原悠久的历史,使得整座城市富含浓郁的文化气息。而唐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太原的文化艺术也十分繁荣,而太原城本身,就是一座体现了鲜明人文特性的活化石。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都曾亲临太原,在游览过太原的名胜之后都曾留下过真迹,唐太宗所写的共一千二百字的《晋祠之铭并序》,更被历代文人墨客认为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佳作。
唐代是佛教文化在中国发展的高峰期,全国佛教寺庙星罗棋布,据清光绪本《山西通志》记载,唐代时,山西的寺庙多达329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修建在太原,而这些寺庙还仅仅只是保留到清代的一部分。
太原的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其人文环境上。因为太原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太原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为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流融合,太原所生产的手工业产品常带有其他民族的特色。
而从太原地区的考古发现来看,太原地区的唐代墓葬区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几乎涵盖了唐代中原地区所有的墓葬形式,这些墓葬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有些墓主人在墓葬的顶部和四周装饰的天象图、树下老人图以及四神像图,都反映了唐代社会人们“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墓中出土的波斯金币,更是太原在唐代时期开展对外贸易和中外交流的最直接证据。
三、结语
唐代是太原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阶段,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城市建设上来说,太原都无愧于全国第三大城市的称号,而其作为李唐王朝兴起的“龙城”,更被赋予了不一样的精神色彩。遗憾的是,北宋初期,宋太宗赵光义认为太原自北魏以来皆有开国皇帝出现,必有龙脉,于太平兴国四年攻克太原,并下令火烧晋阳城,次年四月又引汾水灌晋阳。但是太原作为边防重镇重要的地位是不会因此改变的,无论是起初的辽人寇边还是后来金兵的大举南下,都证明了赵光义的短视和狭隘。清代史学家顾祖禹曾评论:“弃太原则长安京城不可能都也。”[10]1807虽然赵宋王朝之后再三弥补,重修太原城,但已是今非昔比,失去了镇守中原的要冲,宋王朝日益衰微,终至灭国。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唐)李泰撰,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唐)李白.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唐)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7]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6.
[8](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