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磁州窑艺术最高的艺术成就在于其独树一格的白地黑花装饰艺术。它不仅具有自然的画风,具有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和内容,它更是民间社会风俗文化的真实写照。吉祥风俗是所有民间风俗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装饰图案所传达的吉祥风俗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磁州窑装饰艺术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装饰形式和审美语言的原因。
关键词:磁州窑;装饰;民俗;吉祥
吉祥民俗,是中国民间民众重要的风俗生活文化,是普通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祈望吉祥的心理倾向,它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磁州窑艺术主要通過装饰图案来传达吉祥寓意,这些装饰图案有时单独出现在器物上,有时通过主次搭配装饰器物。这样的主次搭配形式,使画面构图更加饱满,层次更加分明。磁州窑图案具有极其丰富的题材和内容,它成为与当时社会生活民俗文化密切相关的信息实录。这种信息实录,涉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经过设计者的提炼,通过图案、纹样和文字表现出来,鲜活而生动地表达和传递着人们浓浓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吉祥是人们共同的美好祈愿,吉祥民俗是人们共同的心理观念的反映。
花卉装饰是磁州窑装饰中出现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文化都赋予花非常美好的寓意。在中国,把花卉作为吉祥的象征运用到器物装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瓷器上装饰牡丹纹样最早出现在唐中期,丛那时起牡丹纹就很快取代了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盛行而流行的莲花纹样,在瓷器装饰上普遍使用。磁州窑花卉装饰纹样非常丰富,常见的有牡丹、芍药、梅花、菊花、栀子花、葵花、莲花、桃花、玉兰、喇叭花、茶花等。花卉纹中,尤以牡丹纹装饰最为流行,它被大量地装饰在各式碗、盘、盆、钵、瓶、罐、枕等器物上,而且装饰图案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之一,因其花型饱满硕大,花色娇艳繁多,且香气怡人,带有雍容华贵的气质,古人称赞牡丹为 “百花之王” 。在唐代牡丹花被视为国花,使它享有了尊贵的地位,又有了“国色天香”之称。在中国人心目中,牡丹一直占有独特的地位,它大气端庄,是美丽和富贵的象征。磁州窑牡丹纹装饰有两种主要的装饰形式,一种是折枝牡丹,另一种是缠枝牡丹。折枝花是以一枝牡丹为独立纹样进行装饰,独立的折枝牡丹一般组成均衡式的构图形式,图案装饰比较自由。缠枝花是使牡丹花叶不断连续出现,形成反复连贯始终的图案形式,这种构图形式较折枝花更加规整密集,在磁州窑艺术中,它们常出现在一些体量较大的器物上。
动物纹样装饰也是磁州窑的一大特色。追溯动物纹样的装饰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动物纹样就已经开始作为装饰出现在陶器上。通过对这些动物纹样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动物产生艺术审美的意识发展过程,认识到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价值观念以及文化风俗等情况。磁州窑装饰中的动物纹样包括:喜鹊、芦雁、鹤、鹭鸶、雀、长尾鸟、鱼、鸳鸯、蝴蝶、蜘蛛、蜂、龙、凤、老虎、狮、熊、鹿、猴、兔、鹰等,磁州窑动物装饰纹样不仅造型丰富,且各有美好寓意。鹤纹:鹤在中国古代就被认为是“仙禽”,是长寿之鸟,经常用作祝福长寿之用。磁州窑金代白地黑花鹤芦纹如意头形枕,枕侧绘卷草纹,枕面随形勾画粗细文武线如意形开光,开光内描绘荷塘边的芦苇丛中,一只仙鹤单足站立,它长颈、长腿,体态优雅。整个画面清新淡雅,美丽动人。鱼纹:鱼纹装饰深受老百姓喜爱,是民间极为常用的一种祈福纳祥的装饰图案,早在几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中就已出现鱼形的装饰纹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鱼纹装饰逐渐被赋予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内涵,是人们期待和谐美好生活的心理反映。鱼纹装饰在磁州窑装饰中非常常见。 “鱼”与“余”、“裕”谐音,寓意“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如鱼得水”。加之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它象征生活殷实、富足、喜庆、多子。喜鹊纹:喜鹊自古以来就深受中国人喜爱,被称作“灵鹊”。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民间就已形成“鹊能报喜”的观念,人们将喜鹊作为吉祥、好运、福气的象征,画鹊兆喜的风俗在民间颇为流行。在磁州窑装饰中见喜鹊登枝、喜鹊登梅题材,传递着民众含蓄表达美好心愿,积极友好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情怀。龙凤纹:龙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物,是中华文明的象征,龙、凤共饰一物,寓意“龙凤呈祥”。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它不仅是统治阶级崇尚的吉祥图饰,也深受老百姓喜爱。河北文物研究所藏磁州窑元代白地褐彩云雾龙凤纹大罐,器物图案以数条弦纹相隔,将图案分为四个装饰带。肩部饰几何纹和花叶纹各一周;腹部为主题纹饰,对称开光内画一龙一凤。龙昂首怒目,鬃毛飞扬,身披鳞甲,舞动弯曲;凤曲颈望天,振展双翅,羽翼丰飞,凤尾摆舞;龙、凤周围满饰卷云纹;两开光间装饰花卉纹;最下层为花叶纹。龙凤形象绘画生动、大气,笔意流畅。虎狮纹:虎、狮是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是正义、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征,传说它们能够驱邪避灾。磁州窑装饰中虎、狮装饰也较为常见。磁州窑宋代白地黑花虎纹枕,枕侧绘缠枝花草,枕面中心位置,黑彩绘一猛虎卧于草丛之中。此虎双目圆睁,回首张望,神态凶悍。
利用自然物的谐音来表达吉祥寓意是磁州窑装饰的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如现藏于磁县磁州窑博物馆的磁州窑金代白地黑花鹭鸶纹八角形枕。枕面绘粗细两条文武线随形开光,开光内绘一鹭鸶在水塘边的芦苇丛中觅食。鹭鸶为一种水鸟,“鹭”与“路”同音。芦苇生长,常是棵棵相连,连成一片,故取“连科”之意。旧时科举考试,连续考中谓之“连科”。老百姓借鹭鸶与芦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路连科”的吉祥寓意,寓意科考步步得意,仕途顺遂。另一件磁州窑元代白地褐彩婴戏荷鸭纹长方形枕,枕面随枕边绘四道细弦纹,弦纹与开光间绘繁密的花叶纹,开光内绘一童子,形象活泼可爱,肩扛一支莲叶,回望身后跟随的一只鸭子。整个画面主题突出,画面简练而生动,绘画笔法娴熟,充满了乡土生活的情趣。画面借“莲”与“连”同音,表达“连生贵子”之吉祥寓意。在磁州窑装饰中,婴戏题材本身也代表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文字装饰也是磁州窑装饰中表达吉祥民俗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磁州窑宋代瓷枕上书写“风吹前园竹,雨洒后亭花”,表达了人们向往悠闲美好生活的愿望。再比如磁州窑元代白地黑花文字花卉梅瓶。梅瓶装饰带以弦纹相隔分为四层,肩部装饰飞鸟纹,上腹部装饰荷花荷叶纹一周,腹部中段书“招财利市”四字,下腹部绘变形蕉叶纹一周。“招财利市”四字占据梅瓶装饰的主体位置,自右向左书写,环绕梅瓶一周,字体粗犷豪放、文字大小、布局富有节奏,书写轻松活泼。梅瓶在元代是酒器,显然,书写这样的文字是生意人为了表达他们招徕财神,催旺财运,大发利市,生意兴隆的美好愿望。后来人们加以演绎,用来表示好运和吉利。还有书写“家国永安”、“天下太平”、“寿”、“福德”等吉祥祝福语的装饰文字。
参考文献
[1] 叶喆民主编.中国磁州窑[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
[2] 邯郸陶瓷公司供稿.磁州窑陶瓷[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
[3] 钱小萍.中国宋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4] 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5] 冯先铭.宋磁州窑综论[D].人文杂志,1980.
作者简介:张璇(1980- ),女,四川自贡人,中华女子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