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好扬帆

2019-08-27 03:33古惠玲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7期
关键词:龙华区学校教师

深圳市龙华区广培小学创办于1912年,原名广培高小国民学校,是一所有百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民国之初,为响应孙中山 “读书救国”的号召,由当时旅居海外的牛湖侨胞牵头,打破宗族、地域局限,发动一大批热爱家乡的知名人士筹资创建。学校创建之初,就确立“广兴教育新民气,培就人才振国魂”的办学宗旨与“明伦弼教”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展现新时代自信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71人,其中研究生8人,本科59人,专科4人。25个教学班,学生1310人。学校占地1.8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59万平方米。配有标准录播室、电脑室、综合电教室、科学探究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校园电视台、广播室、舞蹈室、音乐室、民乐室、版画室、美术室、书法室、体质测试室、羽毛球馆、医务室等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各类功能室。

近年来,学校着力开展各类特色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版画、田径、篮球、吟诵、微课、七巧板、舞蹈、民乐等项目,在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及荣誉。与此同时,学校践行“积极教育”思想,以“四点半学校”为契机,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开设奇思妙想、飞行悦队、剪纸、泥塑、书法、足球、快乐戏剧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其中,版画社团曾代表所在区参加文博会,向社会展示学校版画教学特色。

学校以“文明、健康、乐学、感恩、自信、创新”为切入点,德育立校,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逐步懂得“习礼仪,讲文明;常运动,会读书;知回报,懂感恩;爱学习,善创新”良好风尚,展现新时代自信。

正纲立常,树立积极教育思想

2018年1月,笔者调任广培小学,主管学校全面工作。学校虽是百年老校,但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且长期处于“村小”办学思维的困境中,教学质量长期迟滞不前,办学水平与龙华区的前沿学校有较大差距。在区“积极教育”理念指导下,在 “正面管教,积极有为”思想指引下,学校围绕 “广学培正”的校训,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效果。

广培小学发展困境有许多历史原因,如果只是陷于问题分析显然不够,应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思考:如何挖掘广培自身的潜力?如何让广培走向优秀?得益于航标班两期的集中研修,本人发现优秀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纲常”,正如“纲举目张”;结合广培小学实际,着重从“正纲立常”为学校立规。

广培小学是龙华区“积极教育”项目的10所实验校之一。学校积极与清华大学沟通,指导制订详细的学习与培训方案;笔者以身作则,主动学习积极心理学;指导部门周密部署,系统推进积极教育项目培训;学用结合,倡导鼓励教师以正面教育为主;删繁就简,指导德育处以主题班会为切入口,在学生层面铺开。

新学年伊始,本人指导教学处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同时,组织各科组深入开展学习最新课程标准,保证广培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另外,《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是广培教师经常涉及的话题,在教师培训会上,通过解读标准,榜样示范,使教师专业发展中“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四大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教师行动指南。

结合广培实际,学校自下而上拟定广培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方案;编纂《广培小学教师行动指南》,对教师专业具有持续发展与指引的作用。区教育局编制《教学工作常规》和《教学管理常规》,俗称“双常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重新学习“双常规”,并在教学中落地。通过学习、交流、督促指导、检查评比,保证“双常规”落实。同时,结合广培教学实际,拟定《广培小学教学常规指引》,让“双常规”有了更具体的操作指引。

近年来,广培小学提出“广学培正”校训,但不够系统和深入。我通过思考与顶层设计,多维了解学校办学历史,深入参与办学思想讨论会,秉着传承和发展的思路,使广培小学的办学文化体系逐渐清晰,提出“广正教育”概念及“三广三正”课程构思理念,学校文化的内涵逐渐丰盈。

铺设积极教学路径

首先是研“会”;每周开设科组会、科组长会、班主任会、级组长会、教师大会,每月有级组教师会。会议通过定时、定点、定人、定任务等形式,把之前的“务虚会”变成“务实会”;即科组会重在教学教研,班主任会、级组长会重在提升班级管理能力,教师大会重在展示榜样,弘扬正能量,级组长会重在科任的横向联系与交流;会议均在主管行政领导带领下,采用“任务驱动”策略,把学校办学思想具化为一个个项目,具化为一次次行动。开“会”成为广培“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要举措。

其次是研“课”;在班级授课背景下,课堂一直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学校确立“人人上好一节公开课”的任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低于15节次,其中跨学科听课5节次以上。每节公开课均进行评课,可以是科组、教研组集中评课,也可以是利用校园网进行评课。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学校将教研重心进一步“前置”,推进高效备课制度。在航标班第二期集中研修时,本人对梁峰督学的高效备课分外青睐,倍感此举很适合广培小学的实际。学习归来后,马上规划高效备课培训,并于2019年1月,邀请天津普育学校侯金霞副校长一行到广培指导。通过案例指导、示范引领和手把手实践操作,广培教师很快掌握“说课标”“说教材”的单元备课要领,并把第二学期的备课“前置”到寒假中完成。

广培小学科组会时间全部用来集体单元备课与交流,并将备课成果转化为课堂效果,采用“导学案”“堂堂清”及“小组合作”模式,逐渐形成“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新模式。经过数周观课议课,课堂上“教”的痕迹淡了,“学”的味道浓了;从单元测试成绩看,部分班级教学质量提升很是喜人。

学校探索适合广培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从一个年级开始,小范围研讨,形成初步模型,然后引入各年级研讨,形成不同年级的评價标准,最后年级所有科任教师讨论,形成具体评价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和论证,2019年起,学校形成以《广培小学心愿存折》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以正面引导为主,简化学生正面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同时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思考如何育人及有效育人的路径。

积极教育,且行且思

学校坚持行动研究是改变教学最有效方式。无论是教学常规还是教学活动,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德育评价还是课题研究,笔者坚持先行先试,快行快试原则,带头上公开课,推行新的教研方式,创新备课制度,且行且思,仅仅半年,学校就积累了精品课例近百节次,精品教学案例及论文近200篇,新立项课题5项。

一年来,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教学、德育、教师发展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坚持“正面管教”; “积极教育”是龙华区的教育表达,也是广培小学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笔者首先把其中的“正面管教”引入广培小学,成为教师强有力的工作用具。一年来,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近30个学时;心得交流、论文案例评比文字近10万字;组织交流、评比5次;各班推行“积极教育”主题班会近百节次。广培学子在市、区层面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在反欺凌情景剧比赛中,学校作品《发声》获高度好评,并进入市级网络评审,进一步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

坚持团队共进;学校采用“团队共进”策略,即除平时科组培训与备课组小团队集体备课外,凡对外竞赛、教研活动、评估督导等,均依据不同任务性质组建核心团队。核心团队可以是同学科组成,也可以是跨学科组成,团队成员与参赛选手或者活动主角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核心教师的能力及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均能获得体验和提高。在推行“团队共进”成长策略中,教师成长取得了突破性效果。以上学期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为例,广培教师共取得了4个区一等奖,2个区二等奖,其中,英语学科林莺还获得了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参与龙华区成立两周年精品课展示;老年教师陈桂开率领年轻教师张秦、梁月琴参加班主任“汇智大赛”获得二等奖,他本人获评“闪亮班主任”,陈桂开也刷新了龙华区参赛班主任的最年长记录;教师罗号的“版画特色工作室”也被龙华区授予成立。

古惠玲首席教师工作室和陈燕香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带领工作室团队,完成了10余次教研活动,在“名师进民校”活动中,给予民办学校帮扶;赴紫金送教送培,带去龙华先进的教育理念; “新教师专场展示活动”,为新入职教师作有针对性的培训;与郑冬梅省名师工作室联手,培养汪科、钟彬等优秀教师;坚持团队行走,不仅让教师成长,也让名师自身也保持积极奋进的状态。

学生素养提升的新支点

本学期,学校除了推行“导学案”为主的课堂改革外,学校进一步落实“社团”建设。结合教师特长,学校共开设23个社团;通过公开招募,公开公平公正吸纳社团成员;通过课程设计,做好社团发展;通过考勤督促,规范社团授课;通过成果展览,彰显社团业绩。社团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新支点,也成为校本课程及特色课程创新的实验场。

依据学生学业进步,学校开展名为“静阅时光”课程,将早午读时间均用于阅读,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同时,德育处落实“进校即静,进班即阅”学生品格培养。学校注重学科活动周和学科节筹划,根据时令和活动主题,依次确定体育节、英语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第一届“南风悦读”活动中,以语文组“南风学社”为核心,动员全校师生,开展书法、好书推荐、演讲、朗诵、吟诵等活动。广培第一期校本《南風吹》也从此诞生。从开幕到闭幕一周时间里,校园充满浓浓的语文气息、书香气息。

(作者系深圳市龙华区广培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龙华区学校教师
石刚、红雪飞作品
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布衣文学社”佳作展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转笔刀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