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 汪玉娇
摘 要:文章从服务区域人才战略视角出发,通过审视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改革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新加坡基于城市化国家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的整体布局,放眼世界的人力资源培养标准,依托大部制的中央政府一级管理。其采用学校董事会制,构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耦合劳资政三方责任,务实开展校企合作,以项目任务化的课程设计,打造出世界领先的构建了职业教育模式,有力促进了新加坡近代以来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339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022-0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简称职教20条)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目标和具体措施。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关于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在“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面向行业领域”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对应相应的岗位功能,分层次设置和培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向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笔者于2018年考察了新加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通过对其在国家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责、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职教理念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提出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和转型的建议。
一、 国家教育体系构建
1.分层次与分类培养的教育结构
新加坡的完整教育结构包括小学(6年)、中学(4年)、中学后教育学府(教育部一级管理,4年,少则2年,多则5年)、大学(3~4年)。其中人才分流从中学开始执行,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不同,分别进入中学快捷班(剑桥 O水准)、中学普通课程学术班(剑桥O/N水准)、中学普通课程工艺班(剑桥N水准)、工教局技能证书班(工教局技能证),学生占比分别为25%、40%、25%、10%。前二者65%的学生将分别进入专科学习,包括专门培训学校、大学先修班、理工学院(全国5所),而后才有机会进入大学甚至更高学历学习;后二者35%的学生将分别进入工艺教育局(相当于我国中专)和其他劳动力市场或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获取技能证书,优秀者再进入更高层次深造。
2.职业教育层次
职业教育主要由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局承担,极少部分4~6年的专门培训学校采用直通车式综合课程培養模式,学生可进入大学学习,也可以通过劳动力培训机构培训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理工学院培养大专层次职业技能人才,工艺教育局主要培养中专层级职业技能人才,二者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和岗位类别定位上错位发展。其中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侧重于项目任务的设计、开发和管理职能,工艺教育局的毕业生则侧重于基于已有的项目任务设计而产生的技术操作和执行职能。但是自1992年开始,工艺教育局也划归为高等教育机构。
3.行政管理
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局是新加坡现有的职业教育类型,均实行董事会制。董事会成员由劳、资、政三方人员共同组成,即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提供者(人才培养机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涉及教育部、国防部、内政部、贸工部、卫生部等),类似于中国的“校、政、企、行”联合培养。学校行政均采用教育部一级垂直管理。
二、职业教育的社会职责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其培养人才的职责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中。真正的职业教育改革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转型而发展至今。
1.主要历史阶段
20世纪60年代建国初期,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时代;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时期,属于技能密集型经济时代;20世纪80年代经济腾飞时期,属于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经济时代;21世纪开始为经济转型时期,属于创新与知识密集型经济时代。
2.职业教育的职责
新加坡职业教育以“建立以事业发展和教育提升为导向的职教体系”,在国家“未来技能委员会”的指导下,采用劳资政三方合作,培养国家所需的精专技能人才。以协助每个学生规划人生,使其在事业发展上获得满足感。
3.培养规格及策略
新加坡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基本可以概括为四大目标、八大策略。四大培养目标分别是:执行灵活应变系统,设置多元化课程;采用互动参与的教学法,促进学生自发学习;全方位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具有生活技能和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建设热忱的教职员队伍。八大培养策略分别是:加强以事业为本的培训系统;着力培养学生的精专技能;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资讯通信手段的学习运用;发掘学生的最大潜能;促进以价值观为主导的学习体验;增强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培育更多专业的教职员。
三、典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最大优势即采用深度的校企融合、学生全方位实景教学、劳资政三方务实合作,其表现形式代表性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项目化教学
起源于“教学医院”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化的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工厂即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实施过程中,以项目带动任务完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该模式采用校企合作的“双轨制安排”,以南洋理工学院专科三年制为例,其基本构架是:第一、二学年,对学生采用“宽基础培训与学期小型项目”式教学,后期将学生分为A、B两组,分别进入第二阶段培训学习;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将A、B两组学生分别安排为“专向培训”和“企业全日制项目化实习”,学期末两组交叉。专向培训利用学校专业科技中心,在教师(项目经理)的带领下,承接企业科技项目分工研发,并按期交付;企业全日制项目化实习时则安排学生进入企业,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无缝对接”参与生产。A、B两组学生均要完成专向培训、专业科技中心项目化任务、企业项目、研发和教学工作。同时,根据企业需求,还需要安排教师驻点做好工程交付和后期跟踪服务工作,以保证项目质量。
2.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是针对具体一门课程,采取的探究式项目任务化教学模式。基本步骤是:教师根据企业工作任务提出并设计好项目任务(提出问题);學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分组并自行搜集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善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在课堂上提交项目解决方案及报告(解决问题);学生阐述方案报告,教师引导并考核评价,学生改进方案,教师改进项目设计(反思改进)。课堂形式多采用“翻转课堂”,期间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师生共享学习内容和资料,学生主动建构主题;思考具有可视化,师生想法应共享;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和交流,批判式、创新式学习;远期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实境教学
这是新加坡职业教育学校的共同特征,即根据专业课程对接企业行业的需要,创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展教学和培训。一是创建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比如航空服务专业把真实飞机改造成教室),同时实境环境向社区全面开放(比如一楼全景设置学生创业中心,有商铺和学生经营门店等);二是硬件条件先进,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不同,采用行业最先进的设备,如设计中心、酒店培训中心、医疗救护模拟中心、训练厨房等,全部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进行实境操练;三是校企合作企业一般都遴选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引入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标准融入教学中进行人才培养。
4.国际开放办学
新加坡受到地理环境有限和人口偏少等局限,其办学采用全方位国家化开放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定位于“教育和培训人民成为世界级人力资源”。因此,学校在建筑设计、校企合作企业、培训质量标准、课程开发、学生构成、教职员聘任、人文素养培育、学生就业、职业培训、创新思维等各方面均致力于国际化,面向全球优势资源,形成了真正的“开放式”办学。
四、主要职教理念
1.“无货架寿命”理念
“无货架寿命”本来是指延长商品的货架期或保质期,保证商品的保鲜。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例,该校强调教师要实行终身学习,不分年龄大小、专业类别,在工作岗位上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挑战、不断进取,以此延长或更新个人的职业寿命,做到在教学、科研和工作面前不存在到期、过期或不能干的问题。该校教师80%曾担任过企业经理或业务骨干。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并不高,本科及以上即可,但要求其必须拥有五年以上行业或企业工作经验,且岗位专业对口。为使其能胜任教学工作要求,学院对新引进的教师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培训,最终使教师既有项目开发经验又有教学能力。
2.“无界化”合作与经验分享
“无界化”是指在学校建设中增强学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一种办学理念,包括建筑无界化、组织无界化、教学无界化、项目无界化和教师能力转向的无界化等等。“无界化”就是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系与系之间、各专业之间、各课程之间的界限,实现相互融合、相互合作,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和项目成果,核心要素就是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
五、启示
1.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我国应充分把握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定位应用性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分层培养,理清各教学环节国家标准、统一人才培养标准和毕业生质量标准。同时,建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机制,建立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衔接机制,建立推动校企双方全面加强合作的制度保障体系。
2.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借鉴“无货架寿命”理念,深化校企合作与师资锻炼,引入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建立教师实训基地轮训制度。改革教师上岗和考核标准、扩大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教师实行模块化教学的体制机制等,全面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3.探索“双元”育人教学模式改革
多年来,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多停留于宏观和中层层面,而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改革则显得极其不够。我国可通过借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等理念,结合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的经验,在学习方式、学习模式、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真正实现“双元”育人教学模式改革,这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受教育获得感和教师的教学成就感。
4.推动职业院校承担职业培训职责
打破职业院校“重招生、重学历教育”而“难培训、轻培训”的弊端,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新加坡职业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已经把各类职业培训拓展到了国际水平,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可在校企合作培训、职业培训岗位、课程包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基地、经费保障、培训证书鉴定等环节中积极推动,并力争形成职业培训产业链,与学历教育“并行”甚至“赶超”。
六、结语
新加坡基于城市化国家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的整体布局,放眼世界人力资源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行学校董事会制,布局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有计划地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紧密耦合劳资政三方责任,开展务实的校企合作模式,以项目任务化的课程设计,打造出了全新的世界领先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经济发展正从劳动密集型转向创新与知识密集型阶段,也正在经历新加坡曾经历的历史转型期。我国应大力培育服务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现从宏观政策到微观课堂的真正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承担职业教育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法定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我国国情有别,对于新加坡的有关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应酌情甄别,最后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叶珺君.创新教育理念下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2]张雪玉.新加坡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广东蚕业,2018(1).
[3]卿中全.新加坡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
[4]薛志莉.基于“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5).
[5]唐建华.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9(4).
[6]秦琴.浅析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J].科学与财富,2012(7):149.
作者简介:张烨(1971—),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硕士,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康复医学、养老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