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名家学习,为写作插上翅膀

2019-08-27 03:40徐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言志冯骥才名家

徐丽

列夫·托尔斯泰说:“写作而没有目的,又不求有益于人,这在我是绝对做不到的。”这说明写作要有求教意识。对于学生而言,向课本上的名家求教是最便捷的提升写作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向名家学习,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找准延伸点,让写作有章可循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向课本学习,向名家学习,认真捕捉适合学生写作的延伸点,学生写作时就会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教学生向课本学习,延伸点选得准非常重要,这需要教师用心研究教材。如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选的是民生民俗方面的文章,有讲述民间艺人逸事的,有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有缅怀故乡往事的,篇篇语言优美,写作方法突出。在学习中,学生接触到很多名家大师,如用多情的笔调描绘着云南民歌的沈从文、用质朴生动的语言诉说着家乡风俗的汪曾祺、用天津本土特色语言描述着民间艺人的冯骥才,他们的文章耐读而又温暖,让我们仿佛能看到作家的童年、望到作家的故乡、触摸到作家心灵的悸动。这些文章可以捕捉到很多写作延伸点,如语言点、写作方法点。当学生充分地感悟、理解延伸点之后,写作就会找到方向。再比如第二单元的文章以托物言志和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居多。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些形象,在名家的笔下,化成斗士、英雄、革命者,每一种寻常之物,都在作家激情的文字里充满着情感律动,饱含着丰富的内涵。学习这个单元,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向作家学习,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物品,然后运用象征或者托物言志的手法,赋予这些事物一定的精神内涵,写出自己的心灵之声。

教材是最好的例子,蕴涵着丰富的写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写作契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文本,努力从课文中挖掘写作素材,找好写作延伸点,这样写生写作时才有章可循。

二、反复学语言,让文字唇齿生香

语言积累的一条好途径,就是向名家学习。沈从文的语言古朴厚实、汪曾祺的语言通俗有趣、冯骥才的语言幽默诙谐,通过学习他们的文章,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名家语言的妙处。沈从文写云南妇女,“轻轻地打了个吆喝”“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尘土,向大家笑笑”,质朴的文字传达着女子内心的得意,文字朴素却又生动。冯骥才写俗世奇人,开篇即点明“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上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语言,写出了手艺人本事大小,日子过得天壤之别,文字如单口相声,语言嘎嘣脆,由不得你不读下去。

作家这些生动、通俗、优美、幽默的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读,一点点地悟,学生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体会,慢慢就理解深刻了。学习《端午的鸭蛋》,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写最喜欢的食物;学习《俗世奇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吾班奇人》。学生们在阅读与仿写中不断锤炼语言,汪曾祺式细腻或冯骥才式幽默就会慢慢渗透于学生的文字中。学生的文笔可能还比较稚嫩,但涵养久了,也就有了韵味,读之令人唇齿留香。

三、提炼好方法,让笔下生出花朵

习得方法、提炼方法,在写作中尤为重要。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提炼写作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文章,可以指导学生找到作家如何通过咏物来抒情,帮助学生发现某些具体事物的特性,发现作者如何委婉曲折地表達感情。学习象征手法的文章,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咀嚼回味的余地。以课文为例,我们会发现《雪》一课中,鲁迅借助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一种不敢沉沦、昂扬向上的抗争精神;《海燕》一课中,高尔基用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勇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同时用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的不革命者和假革命者,与海燕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了课文做例子,学生对于托物言志和象征等手法就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方法的提炼也会比较顺利。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作文指导课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比如作文课上,我通过名家文章《落叶》,让学生找到所托之物和所言之志,引导学生抓住事物最有特色、最能体现内在精神的地方进行描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语段,如:“火柴,细细的身子,绿色的头,它们平常而又渺小。近百根火柴睡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虽然挤挤拥拥,但是它们还是排列得整整齐齐,默不作声。等待着,等待着人们用上它们的那一瞬。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们毫不犹豫,“嚓”的一声,转眼就成了灰烬。这短暂的生命,竟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大的光和热!”在这段话中,“挤挤拥拥”“整整齐齐”“转眼化为灰烬”等短语多么符合火柴热情奉献的形象。有了示例,学生就能有目的地去观察自己想写的事物,并能够有意识地写出事物的特点。学生写作方法提炼得当,再抓住事物的特点耐心勾勒,就一定能把物写活。

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写作是一种理想状态,孩子的兴趣不同,对写作的喜好程度也不一样,但是作为老师,可以不遗余力地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督促孩子持之以恒地积累。每个孩子在写作上都有成长和进步,就是最让人欣慰的。

猜你喜欢
言志冯骥才名家
名家与楚雄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之 托物言志法
延续风雅
名家题词
当青葱恋遭遇校园霸凌:少年的你啊沉重的痛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张进(一首)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