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赏型体育”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研究

2019-08-27 04:19葛庆英董跃春
体育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全民价值

葛庆英 董跃春

摘      要: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发展需要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观赏型体育”富含体育文化精华、内容丰富、价值内涵多元化,对提高全民健身活动质量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研究认为,观看体育赛事表演在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文化内涵、丰富群众体育生活观念、转变群众体育生活方式、提高终身体育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体育赛事服务可以为地方群众体育服务培养人才、提高地方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应在实践中促进“观赏型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  键  词:观赏型体育;全民健身;终身体育;休闲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9)04-0063-06

Abstract: National fitness development in China nowadays needs to change from expanding scale to improving quality. “Spectator sports” are rich in sports cultural essences, miscellaneous contents and diversified value connotations, having a high function on improving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y quality. In the authors opinion, watching sports game performance has a boosting function on uplift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 enriching the sports life conception of the masses, changing the sports lifestyle of the masses, and enhancing lifelong sports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mean time, sports game service can cultivate talents for local mass sports service, and improve local sports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pectator sports” and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 should be promoted in practice.

Key words: spectator sports;national fitness;lifelong sports;leisure sports

20余年來全民健身活动取得较大发展,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为33.9%,体育活动成为强身健体重要手段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1]。但是,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群众自身发展的需求。今后要纠正长期以来认为全民健身就是锻炼身体的狭隘观念,要使群众通过体育健身产生更多的获得感[2]。可以说,我国全民健身发展还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急需将全民健身活动提升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平。

从世界体育发展先进国家的经验来看,体育产业化程度是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观赏型体育”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也对体育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日本为例,1993年日本职业足球联盟成立,从而为日本职业体育发展注入了新理念,这一理念包含家乡、百年构想、志愿者以及其他各种业余体育团体,由此改变了日本人的体育观[3]。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体育立国战略》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体育与地方体育之间的发展关系、鼓励发展“地方密切型”体育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振兴了日本群众体育发展。因此,本研究尝试从“观赏型体育”所具有的价值入手,为提高全民健身发展水平提供建议。

1  “观赏型体育”的范畴及价值内涵

1.1  关于“观赏型体育”范畴的界定

“观赏型体育”这样的用语方式在我国体育相关研究中不多,只是散见于数篇科研文献中,且通常是与“消费”这样的词语结合使用。比如李明等[4]研究成果中使用了“观赏型体育消费”的表述,这也表明当前我国研究者对“观赏型体育”的研究大体上是基于经济视角展开的。国外学者对“观赏型体育”的界定也进行了研究。日本研究者认为,如果从与“スポーツ(体育)”的关系来把握的话,可以将スポーツ(体育)分为两类:一类是享受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参加型体育(Participants Sport)”,另一类是享受观看体育活动的“观赏型体育(Spectator Sport)”[5]。在这样的分类当中,“参加型体育”主要包括学校、行政和行业协会组织的普及、推广活动,活动场所以公共、民间体育设施为主;而“观赏型体育”则主要以各职业体育联盟举办的赛事为中心。

综合国内外对“观赏型体育”的界定使用状况以及研究状况,围绕本研究核心论题“体育赛事观赏与全民健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本研究使用的“观赏型体育”范畴进行如下界定,主要包括各项职业联赛以及其他各项正在向职业化方向发展的联赛。职业联赛比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英超联赛、日本J联赛、我国的中超联赛等;其他正在转向职业化发展的联赛,比如我国的CBA联赛、排球联赛等。

1.2  “观赏型体育”的兴起及价值构成

“观赏型体育”的兴起与繁荣是由社会和现代体育自身等多种因素促成的。在消费性体育行业兴起之前,传统体育活动方式是以身体塑造为中心的,“观赏型体育”的兴起代表的是现代体育发展由“参与体育”向“观看体育”方向发展,是体育所具有的休闲娱乐性质得到重视的结果。从社会因素来看,经济好转、余暇增多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胡小明[6]用“有钱”“有闲”对此进行了精炼概括。在体育自身方面,现代体育所呈现出的“大众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也是其重要促进因素[7]。体育的 “大众化”指的是近代社会中人们在体育权利意识、健康意识等觉醒下,为了追求健康以及更高文化的、精神的目标,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的社会现象。在现代体育大众化促进下,体育已经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体育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体育的“专业化”(有的国家称为 “高度化”)指的是现代竞技在科技迅猛发展、训练和比赛水平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推动下,逐渐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完成的、专门性的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化发展的现代竞技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中获得越来越宽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观赏型体育”的价值,有研究者认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核心部分,另一部分是周边部分[8]。所谓核心部分价值主要指的是观看体育赛事表演自身的固有价值,如观看所带来的快乐体验、情感和审美的享受等;周边部分价值指的是通过观看体育赛事表演产生的二次价值,包括对体育参与的促进、体育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对地方社会发展的促进、经济波及效果等。在现代体育发展史上,不论人们通过体育活动完善自己、还是通过观看体育获得精神满足,都是借助不同方式体现了体育对人类自身发展的价值。在价值内涵构造上,“观赏型体育”与体育活动本身的核心价值部分存在一定表现形式的差异,但在周边价值部分却存在很多共同之处,这也成为“观赏型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相互促进的前提。

2  社会发展需求下全民健身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建成、群众体育活动初具规模和国民健康水平逐年提升,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所承担的任务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任务明确提出,要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全民健身的多元功能、拓展国际大众体育交流等[9]。从社会发展新形势审视全民健身活动,可以发现其发展现状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其发展水平不高。

综合分析认为,当前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社会价值体现不充分。从当前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社会价值来看,集中体现为身体健康价值。这虽然与我国施行全民健身活动的宗旨是一致的,但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看,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需要形成更为积极的体育生活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多的获得感。第二,各活动主体之间缺少交流,不利于终身体育生活的实现。从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主体活动的方式和范畴来看,部分中老年女性以各种广场舞、健步走等为内容,活跃于各个晨晚练活动点;部分中青年活跃在健身场馆,青少年学生则以学校为中心展开活动。各个群体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了解,在活动项目上也大相径庭,导致很多青少年在离开学校之后难以找到合适的运动项目和活动场所。第三,文化推动力不强、缺乏科学性。段健芝[10]认为,全民健身目前处于单一、低层次发展状态,进一步发展需要文化创新,需要通过体育价值、文化意义、审美意象等推动全民健身发展。文化性不强不仅表现在观念狭隘、方式陈旧,缺乏对体育文化的深层理解,也表现在对健康知识、体育锻炼知识、自我规划与管理等方面能力不强,难以对应自身状况和生活状况设计并实践相应的体育生活。在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及提高社会竞争性的需求下,以文化自信推动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3  “观赏型体育”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内在阐释

“观赏型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价值体现也有所差异,但二者同属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在发展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共同点,这也是“观赏型体育”能够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前提。

1)“休闲”是二者共通的文化属性。

观看体育赛事表演就是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观看体育比赛度过余暇时间、收获体育审美与情感体验,进而达到自我身心放松与成长的休闲行为。张德胜[11]认为,体育观赏的本质是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休闲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见,“休闲”属性是“观赏型体育”的本质属性。对全民健身活动休闲属性的把握和认识,似乎没有“观赏型体育”体现得那么明显。多年来人们对全民健身的认识,更多的是从身体锻炼或健康视角来把握。在这样的状况下,全民健身作为一项旨在推动群众健康生活的体育事业,其单一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显得不相适应,需要从体育的本质层面把握其发展方向。对此问题,卢元镇教授[12]指出:“休闲是全民健身文化的核心,要加强以休闲为核心的全民健身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休闲”是“观赏型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共同文化属性。“观赏型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休闲价值已经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从全民健身活动来说,其“休闲”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价值观念、活动形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正因如此,“观赏型体育”才能基于共通的文化属性,发挥其促进全民健身活動发展的作用。

2)“与地方关系”是二者共同的发展基础。

“观赏型体育”包含各级职业、准职业赛事等,与地方社会关系密切。对于这种关系的认识,内海和雄[13]指出,对职业体育的认识与研究要基于“职业体育(俱乐部、联盟)——观看者(粉丝、志愿者)——地方社会(支援、规制)”这样的构造来进行。可见,“观赏型体育”与地方社会可以形成长期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发展关系。全民健身活动自实施以来,长期高度依赖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与地方社会形成了密切关系。从总体水平来看,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还有待提高、有待完善,各地区之间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但在全民健身与地方发展关系上是一致的。2011年2月上海市制定颁布了《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是全国第一个制定地方性实施计划的地区,也为全民健身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路和对策[14]。

当前我国对体育赛事与地方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中,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会方面,比如周文英[15]对体育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及其融合发展的研究。对于体育赛事与地方发展关系,国外发达国家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中都较为深入。以日本为例,文部科学省在《体育立国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体育与地方体育之间的发展关系、鼓励发展“地方密切型”体育俱乐部。

“观赏型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都与地方社会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职业体育(观赏型体育)要得到地方群众体育的支持、要在地方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成长”[13]。也正是由于二者都具备了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密切发展关系,才为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

3)二者具有一定程度价值“互补性”。

这里所说的一定程度价值“互补性”,指的是二者在各自发展优势方面的价值体现。比如说“观赏型体育”侧重于体现文化消费价值、经济价值等,而全民健身在当前阶段主要体现为健康价值。虽然在价值体现上二者可以互相补充完善,但本研究重点是从“观赏型体育”对全民健身的作用进行阐述。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表演或运动竞赛向社会提供观赏、娱乐的行业,具有突出的消费文化特征。观看体育赛事表演是在消费观念引导下的体育消费行为,其收获的产品是体育赛事带来的感官和情感体验,其实质是一种“享受体育”的生活态度。这种“享受体育”观念所代表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休闲文化反映,是对“以锻炼身体”为目标的全民健身文化的补充与完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参与者的获得感。

同样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是“体育健身休闲业”,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以非实物形式向社会提供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产品经营单位的集合”[16]。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体育健身休闲业”仅仅包含了全民健身的一部分,也就是以“经营”形式出现的那一部分,而其他一些群众自发组织、没有产生消费行为的那部分并没有包含其中。《“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至2030年健康产业规模超过160 000亿元,这其中全民健身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当前全民健身活动还有广阔的产业价值没有得到开发,而深入开发需要市场化的消费文化为引导。在这方面,“观赏型体育”所蕴含的发展理念、经营方式等,对全民健身价值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  “观赏型体育”对全民健身发展的作用

1)加快体育文化传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的文化内涵,促进群众体育价值观念与社会同步发展。

首先,从文化传播角度看,通过观看精彩的体育赛事表演,可以让观众体会到先进体育文化的魅力,并将这些先进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体育生活中。“观赏型体育”集现代体育专业化和大众化发展成果于一身,体现了现代体育文化的精华。一方面,体育赛事本身是蕴含丰富价值的,体育从自然状态的游戏等发展成为具有严密规则、崇尚公平竞争的活动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体育赛事表演所呈现的高水平技艺也会对观看者产生强大影响。霜島広樹[17]认为观看体育赛事表演,在竞技层面上对于参与活动动机和竞技水平提高都有积极影响,这也说明体育赛事表演在传播体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观看体育赛事表演可以对人们的体育生活观念产生积极影响。长期以来,全民健身等同于“身体锻炼”的观念十分突出,实际上这是与当今社会发展对全民健身的要求不一致。体育赛事表演带给观看者所特有的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等,都可以促进“享受体育”观念的形成。一方面,体育赛事表演所具有的审美体验来自运动员高超的身体动作表演,这种动作表演常常是具有创造性的、会超出观看者的预想之外并带来惊喜。这种体育表演具有艺术性的审美体验,让观看者感受到体育之美,会潜移默化地使人们亲近体育。另一方面,体育赛事过程也会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体验。体育赛事的过程注定不会是平静的,一定是精彩而独特的,伴随着惊险和刺激,越是高潮迭起的赛事,越是让观众可以经历在成功与失败边缘游走的体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体验的,同时又让观看者的情感得到宣泄,留下美好的回忆。

目前,我国正逐渐向成熟型社会转型,现代社会所呈现出来的疏离感、竞争压力等各种社会危机不断侵蚀人们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体育活动或者观看体育赛事等所具有的对人类精神方面的价值就越发突出。因此,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追求身体锻炼的价值,更要追求体育对身心解放的价值,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对全民健身活动提出的要求。享受体育不仅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张德胜[11]认为,通过反复多次观看高水平赛事,经常与同行交流,既能提高自己阅读比赛和分析判定能力,又能获得心理满足感、情感愉悦感和社会认同感。因此,观看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不仅可以对人们的体育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也能够提高其享受体育的能力。

2)观看体育赛事表演有利于提升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形成积极的社会体育氛围。

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主要参与者是青少年和高龄者群体。大多数青少年由于喜爱运动的天性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的推动,基本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对于成年及高龄健身群体来说,体育活动通常都是以身体锻炼为目的,并不在意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其他收获。有观点认为,当人们用享受体育生活品质的态度来思考体育生活的时候,就会产生体育活动方式的制约[13]。也就是说,当我们将全民健身仅仅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手段的时候,活动方式的问题就不那么重要了,只要能达到锻炼效果就可以了。在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需要让全民健身活动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因此,有必要提高体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而“观赏型体育”所特有的仪式感和参与方式对此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观赏型体育”活动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体育活动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理解。一方面,体育赛事表演自身程序带来的仪式感,比赛进程中的入场式、宣誓、升国旗、唱国歌等,都会让观看者体会到日常生活中不一样的感觉,会以一种庄重的态度对待体育;另一方面,“观赏型体育”中的各级职业或准职业赛事需要一段较长时间,会让观看者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到体育场馆度过生活中的一天,这会在观看者心里形成这样一个意识倾向——那一天是属于体育的。因此,通過观看体育赛事表演,既可以感受到体育自身的仪式感,也可以让观看者在自己的生活中体会“有一天是属于体育的”的感觉,提升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也可以从中收获更多东西。

其次,参与观看体育赛事表演的方式有利于社会体育氛围的形成。对体育赛事观看者的调查显示,很少有个人单独前往体育场馆观看比赛的情形,观看者与友人结伴前往的情况较多,另外父母带孩子前往赛场、家长给孩子讲解体育知识的场景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实际上是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一起度过体育活动的时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平台。这样以群体性、家庭形式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氛围和体育文化。基于以上两点,“观赏型体育”活动的开展、观看体育赛事表演对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3)促进群体间体育交流,提高群众健身科学性与终身体育实践能力。

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具有争议的现象和问题,比如广场舞扰民问题[18]。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体育课程多以竞技项目为主、内容多而陈旧[19]。不可否认,从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来讲,当前学校体育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工作,但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培养仅仅依靠学校体育是不够的,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和氛围也非常重要。有研究认为,终身体育自引入我国以来,其实践领域主要被限定在学校体育中,这与西方社会较为和谐的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关系有很大不同,应该说我国比较狭隘的社会体育观念制约了终身体育的发展[20]。

“观赏型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首先,终身体育的实现是以科学健身为前提。《全民健身指南》已经明确指出全民健身存在的科学性不强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是,对“科学健身”的理解不能单纯立足于技术层面、满足于合理的运动知识技能,更要基于终身体育的视角,理解体育在人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环境下所发挥的价值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自身体育生活。通过接触先进的体育文化,可以直观感受不同的运动魅力,可以引导人们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研究与学习,加深对体育、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形成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念,这也是实现科学健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次,观看体育赛事表演或者参与体育赛事服务工作,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了解不同群体体育生活的状况、需求,加深对终身体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者呈现U型趋势,青少年群体和高龄者群体是活动两个主要参与群体,但是这两个群体的体育生活之间差异巨大且彼此缺乏了解。为了促进社会不同群体间的交流,日本和德国分别采取了“综合性地域体育俱乐部”和“地方关系密切型体育俱乐部”的方式,为更多不同人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提供条件,促进终身体育活动开展。因此,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接触先进体育文化、加深群众体育交流活动,对提高群众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个人终身体育生活的实现,既是全民健身活动的终极目标,也是全民健身战略实现的基础。

4)可以促进体育服务人才培养,提高全民健身服务水平。

在与地方社会发展关系方面,“观赏型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具有相似特征,这也为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社会体育组织亟待发展[21],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年龄偏高、知识结构老化、指导与服务作用不彰[22]等问题。体育赛事表演在公共服务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对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也有推动责任。有研究认为,竞技体育从资源垄断、体育管理、计划体育、精英体育向资源共享、体育治理、市场体育、群众体育进行转型发展是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价值的本质要求[23]。

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观赏型体育”对全民健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观赏型体育”在服务理念上对全民健身具有引导作用。体育赛事表演作为一种消费文化,所提供的產品必然要以满足观看者的需求作为宗旨,既包括感官体验的满足,也包括个人情感的需求。从体验价值产生的视角看,体育赛事观赏所收获的价值可以包含以下4个方面:艺术性表演带来的感动、参与活动带来的感动、赛事故事性带来的感动以及得到学习和成长带来的喜悦等[2]。这样丰富的价值体验并不是单纯来自体育赛事表演本身,而是围绕体育赛事表演所进行的宣传、训练、环境创建、赛前赛后各项服务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实现的。因此,“观赏型体育”公共服务更加重视文化价值的提供和创造,这恰好是当前全民健身服务所缺乏的。其次,有利于促进地方体育服务人才培养。第一,“观赏型体育”自身拥有专业化竞技运动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服务专业竞技运动发展,也可以对地方群众体育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尤其是退役的职业或准职业竞技人才,可以在群众体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第二,“观赏型体育”活动的开展,除了专业的竞技体育人才之外,也需要大量专业管理人才从事赛事组织、推广、服务保障等工作。赛事表演所需的专业化管理人才在为赛事提供服务的同时,可以为当地群众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第三,大量志愿者参与到体育赛事表演活动的服务中,也为地方培养体育服务人才提供了平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过程中,就有大批社会力量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赛事各项服务中,也以此掀起了社会群体参与体育赛事服务的热潮。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人才培养是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国家振兴体育产业及体育赛事表演市场的有利条件下,应该充分发挥其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经验,为全民健身发展做贡献。

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曾出现竞技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各自独立发展的时期,甚至两者在理论层面也存在诸多冲突与矛盾。但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种形态的体育活动在文化层面、在推动人与社会发展关系上逐步融合。虽然“观赏型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活动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既存在相互促进发展的可能性,也存在相互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观赏型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但其作用和意义发挥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需要在现实层面构建二者相互合作、交流的途径与措施。在体育愈发呈现发展形式与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各体育领域之间协调发展问题还需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深入研究,这也是未来体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全民健身指南[EB/OL]. [2018-11-22]. http://www.gov.cn/xinwen/201708/10/content_5217125.htm.

[2] 刘国永. 对“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0):1-11.

[3] 伊多波良雄ら. 《スポーツの経済と政策》[M]. 晃洋書房,2011.

[4] 李明. 对“观赏型”体育消费的初步理论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3):20-23.

[5] 原田将. 観戦型スポーツにおけるスポーツ·マーケティング[J]. 静岡産業大学論集,2005,11(2):21-36.

[6] 胡小明. 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10):8-16.

[7] 高橋伸次,時本識資. スポーツ参加の多様化と21世紀社會に向けたスポーツ振興の機軸[J]. 地域政策研究,1999(2):35-55.

[8] 齊藤,隆志. みるスポーツの価値を高めるマネジメント[J]. 体育·スポーツ経営学研究,2009,23(3):1-9.

[9]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EB/OL]. [2018-11-2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23/content_5084564.htm.

[10] 段健芝. 全民健身的转型升级——由全民健身热点问题谈起[J]. 体育学刊,2016,22(4):74-77.

[11] 张德胜. 体育观赏作为体育娱乐休闲的哲学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66-69.

[12] 卢元镇. 全民健身文化建设刍议[J]. 体育文化导刊,2015(3):35-39.

[13] 内海和雄.プロ·スポーツ論 -プロ·スポーツとスポーツの公共性-[J]. 一橋大学スポーツ研究,2003(22):27-34.

[14] 平萍. 《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解读[N]. 中国体育报,2001-02-21(001).

[15] 周文英. 体育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及其融合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4):23-28.

[16] 张林,黄海燕.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83.

[17] 霜島広樹. テニス参加者の観戦阻害要因に関する検討―国内2大プロトーナメントに着目して―[J].スポーツ産業学研究,2012,22(2):311-321.

[18] 赵军辉,唐炎. 全民健身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建议——从广场舞纠纷谈起[J]. 体育学刊,2015,22(1):45-50.

[19] 王华倬. 论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29-1231.

[20] 董跃春,谭华,宋宗佩,等. 建设终身体育社会的价值研究[J]. 体育科学,2016,36(4):51-60.

[21] 姜同仁.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与结构优化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3):1-7.

[22] 周玉强,闫民. 山东省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6):26-30.

[23] 单凤霞,郭修金. 竞技体育的公共服务价值及转型发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2):158-163.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全民价值
全民·爱·阅读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可持续全民医保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畅聊体育赛事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