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年电影运动初析

2019-08-27 04:22钱海毅
艺术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运动文化

钱海毅

摘 要:发轫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青年电影”运动,以反叛传统、消解意义为主要特征,它本质上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其背后蕴藏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对美国乃至世界当代电影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 青年电影 后现代主义 20世纪六十年代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概述

西方社会学家曾经将整个资本主义历史分为三个发展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前工业社会,即马克思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时期,其最典型的意识形态特征是以“羊吃人”为代表的阶级压迫,与它相对应的文化时期就是现实主义时代。第二种形态是工业社会,即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时期,其最典型的意识形态特征是以“开发殖民地”为代表的民族侵略,与它相对应的文化时期就是现代主义时代。美国贝尔教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提到,“从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起,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阶级压迫和民族侵略已不成为意识形态最主要的特征,从而孕育出第三种资本主义发展形态——后工业社会(Post—lndustaly Society),也有称之为信息社会或高技术社会,其最典型的意识形态特征是以“一切领域(包括人类心理上的无意识领域)资本化”为代表的商品渗透,与它相对应的文化时期就是后现代主义时代” 。

以上分期主要停留在经济与科技层面。上世纪六十年代之所以成为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转折点,社会集体心理意识所构成的必然因素,以及具体事件造成的偶然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从历史进程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社会已出现一种“套层现象”。一方面,作为战胜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安定自由。当时最发达的类型电影是喜剧片,如《最美好的时代》、《天空中最晴朗的日子》等,从片名即可感受到主流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在大众心理层面,与渴望幸福同时出现和滋长的情绪,是对战争的恐惧,甚至由反战走向了反共的极端,最著名的例子是麦卡锡主义炮制的“好菜坞十君子”案。与此同時,大量新兴中产阶级主动选择“失语”,维持表面的安稳。在这种社会氛围中,青年一代对现有文化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反抗。他们反对越战,反对作为世界警察和自由之都的美利坚形象,通过制造校园流血事件与欧洲大陆遥相呼应。在文艺创作上,他们反经典、反权威、反传统,反已经存在的一切。在生活上,他们崇尚吸毒和泛性交,通过消费自身抗拒社会的虚伪和不道德。青年反叛运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激进的反叛运动渐趋平息,其精神内核开始深入发展,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有四个不同于以往的重要特征,分别是:零散化、平面感、类像与混合。

零散化,或称之为主体的非中心化或无主体化。由于工业高度发展,人的主体意识也被无孔不入的商品渗透,主体成为零散而没有中点的碎片。它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异化”。异化是有主体的,只不过被扭曲而使主体感到极度焦灼。零散化中主体已不存在,因此没有失落扭曲的痛苦,只有冷漠超然和无言以对。

平面感,即无深度模式。美国研究后观代主义文化的著名教授杰姆逊认为,人类迄今为止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四种:一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辨证法中关于现象与本质的深度模式;二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关于意识与无意识的深度模式;三是萨特的存在主义中关于存在的确实性和非确实性的深度模式;四是索绪尔的符号学中关于能指与所指等一系列新概念构成的深度模式。在后现代主义中即体现为:重视纯粹的感受,反对深度思维与解释;重视当下与瞬间,反对过去和未来时态。

类像,没有原件的摹本。在后现代主义中,形像是比文字更重要的文化媒介。提到形像,就会涉及到形像的复制。我们通常称被复制对象为原件,复制品为摹本,也就是拷贝。类像则说明,在复制的过程中,形象与原件产生了本质区别。

混合,指把各神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形成非统一、不和谐的接受特点。这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主动追求的一种效果。混合概念的形成,一方面与其他后代主义概念有着内在联系,它们共同沟造出不同以往的反文化风貌;另一方产生于后工业时代人们越来越紧缩的生存空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照。

最能体现以上四个特征的就是摇滚乐。从对性挑逗和吸毒的模仿出发,它通过给予强烈的生理刺激,鼓励观众消费自己的身体。摇滚乐也是民间音乐与现代技术的混合,缺少旋律的强节奏表现出零散化的倾向,在极端的长音和夸张的形体中反对深度解释,追求平面式的情绪体验。因此,美国音乐批评家迪克斯坦指出:“摇滚乐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方式,代表了六十年代的文化……它是六十年代的集团宗教——不仅是音乐和语言,而且也是舞蹈、性和毒品的枢纽,所有这一切集合而成一个单独的自我表现和精神旅行的仪式”②。

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不但出现在摇滚乐中,也几乎渗透进文艺创作的所有领域。当代美国电影作为最重耍的文化形态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后现代主义气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发轫的美国“青年电影”运动,本身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上世纪六十年代“青年电影”运动

1967年,《毕业生》、《冷手卢克》以及《邦妮和克莱德》在美国影坛的出现,掀起了一场被称为“青年电影”的运动。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艾丽丝饭店》(1969,阿瑟·潘恩执导)、《扎布里斯基峡谷》(1970,安东尼奥尼执导)、《动荡的一伙》(1969,佩金帕执导)《野战医院》(1970,奥尔特曼执导)、《发条橙》(1971,库布里克执导)。1975年,罗伯特·奥尔特曼的《纳什维尔》被视为这场运动的尾声。影片集中反映着年青一代全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与传统生活观念之间的冲突,从中探讨社会甚至政治问题,一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反文化”色彩。青年电影运动影响了一代观众,其精神内核渗透在当代美国电影中。下面以代表人物阿瑟·佩恩为例,通过对其经历和作品进行分析,更好地了解美国青年电影运动。

阿瑟·佩恩(1922-2010),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学习电视制作,后进入好莱坞拍摄电影。在他所有的电影中,《邦妮和克莱德》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这部影片诞生在反文化远动的高潮中,除了反映青年一代的精神生活,还具有形式结构上的独创性,成为青年电影运动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后现代主义电影里的代表作品。

这部影片一方面讲述一个青年犯罪集团,热衷于通过犯罪寻找刺激,以排解生活里的空虚感,具有传统警匪片的特征;另一方面,塑造了集团的核心人物——邦妮和克莱德这两个矛盾重重的主人公形象。通过诙谐镜头和自我嘲讽表现主人公对精神、自我等一系列价值观的否定,呈现出喜剧片的样式特征。这两种样式构成混合的“反思结构”:既竭力批判客体——社会,又全力否定主体——自我。例如,在第一组镜头中,半裸的邦妮躺在床上,镜头穿过就像监狱栅栏的床架,邦尼看起来拥有对身体的支配权,同时又给人以身陷罗网的感觉。影片全程都在强化类似的冲突与矛盾。两个主人公初次见面时,克莱德用嘴转动一根火柴梗,杷手枪放在裤档位置向邦尼炫耀。这个镜头集中表现了“青年电影”的两个主要元素:性与暴力。犯罪在影片中是显示自我的资本,也是相爱的前提。

《邦妮和克莱徳》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争议。有些人指责影片宣扬暴力、教唆青年甚至影响到1968年肯尼迪的被刺事件,但是导演回答道:“艺术不是布道。同情罪犯并不等于肯定犯罪,充分展示暴力正是为了反对暴力;这就像战争片,如果不充分表现战争的残酷,那才是美化战争”。确实,在阿瑟·佩恩所有的影片中,始终贯穿着对美国文化的关注,以及对整个现代文明的思考。他的作品基本呈现了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风貌:1965年的《米老鼠一号》,通过夜总会喜剧演员的双眼表现美国黑社会的残暴;1966年的《追击》描写了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沦丧等等。这些影片共同体现着他对边缘群体的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的关注,具有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后现代主义发蒙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说:“我们所谓的现代,指的是使用元话语来使自身合法化的科学。这样的元话语明显地诉诸宏大叙事……而后现代则为对‘宏大叙事的不信任。”③

这种对“宏大叙事的不信任”普遍存在于“青年电影”作品中。与经典好莱坞传统截然不同的是,“青年电影”的人物及选材都极力避开过去的英雄和神话人物,关注普通人,或是传统标准里的“坏人”。镜头画面也强调直感体验,如《邦尼和克莱德》中的性与暴力,《发条橙》、《闪灵》中的超现实主义场景。“青年电影”在结构上也更加多样化,《邦妮和克莱德》是“反思结构”;《发条橙》是“无结构的结构”,或称“混乱结构”;《艾丽丝饭店》是“旅行结构”。这些结构都能有效地表现出情节的零散化。所有影片更是一反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

尽管“青年电影”运动没有形成一个电影流派,也没有明确的运动宣言,但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叙事共性与美学追求:反叛传统,消解现实深度和历史深度。“青年电影”运动所蕴藏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对后来的电影创作带来广泛影响。

三、后现代主义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如今,后现代主义文化正以更多泛化的形态与各种电影类型结合,如与科幻片、动画片等,它们正由亚文化越来越走向主流文化。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导演在吸收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采取更为温和的态度,弱化了过去的激进色彩。此外,不同于以往张扬自我的美学特征,越来越多作品体现出“冷峻”的艺术品格,如《现代启示录》和《德州巴黎》。后现代主义电影也不再局限于描述青年一代的生活,题材和内容走向多样化。以上共同体现着后现代主义电影正在不断的泛化和发展中。

后现代主义电影在最近几十年初露峥嵘,后现代主义文化也开始被广泛讨论。对美国青年电影运动及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研究,仍有许多工作亟待展开。

注释: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新华出版社,1973.

【美】Morris Dickstein,方晓光译.伊甸园之门[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岛子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运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谁远谁近?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不正经运动范
疯狂的运动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