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影响下的宋代佛教艺术的探究

2019-08-27 04:22张国庆
艺术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写实性世俗化禅宗

张国庆

摘 要:宋代在佛教史上是一个转折时期,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这一时期一枝独秀,成为当时各大宗派的主流。“平常心是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的思想,使禪宗的信仰对象由佛转向具有现实意义的菩萨、罗汉等方面,这种大众化的佛学思想,拓展了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一方面具有禅宗思想内涵的禅画开始兴盛起来,梁楷、法常等画家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画风清新淡雅与禅宗思想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其次禅宗的兴盛,也使得世俗化的菩萨与罗汉像,成为造像的主流,使得造像内容也具有世俗化的倾向,人物形象也趋向于写实性。

关键词: 禅宗 禅画 世俗化 写实性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虽然在名义上来自于印度,但在本质上实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佛教发展到宋代,继续繁荣发展,尤其是禅宗一枝独秀,文人士大夫更是谈禅成风,风靡社会各阶层。禅宗思想更多的是强调其内在的觉醒。 强调“平常心是道”,要把修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行住坐卧之间,在生活日用之中,随时随地以任何形式都能体悟禅境,即担水劈柴,莫不是禅。禅宗正是借着这种优越性,便直接影响到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①每一个时代的每一种艺术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随意的,而是为了协调时代和当时人们审美心理的冲突,以达到社会与人们心理的平衡。艺术形式作为一个时代审美意识、审美意趣的投影,总是这个时代艺术精神的反映。

一、禅宗绘画艺术的兴起

禅宗发展到宋代一枝独秀,在此时成为压倒其他各大宗派的主流。“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禅宗思想与当时世俗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和鼓励,文人士大夫更是参禅成风,建寺造像之风也在各地兴盛起来。佛寺中大量的佛教壁画与佛教造像的制作,也促进了宋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像高文进绘制的壁画“擎塔天王图”、高益的“阿育王变相图”,在当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时期,禅宗的兴盛,及受大量佛画的影响,具有禅宗思想内涵的禅画艺术也开始兴盛起来。在《潘天寿文集》中曾谈到“宋代是禅宗的极盛时期,此间的禅画通行罗汉图及禅宗礼仪的表现,摒弃了从前对诸尊图像的礼拜,取而代之的是以道释人物的绘画。”②这些绘画秉持禅宗的旨意,不拘泥于具象的表现,古雅清淡,追求自然而不做作。

禅画的题材多表现佛教人物或是与禅宗密切相关的文人及禅宗公案故事。像宋代的梁楷、法常、玉涧等可称为宋代禅画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同时也是修养极深的文人画家,在佛教题材的绘画上,他们打破了传统经文插图式的说教形式,而是将禅宗的思想内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描绘出具有禅宗思想内涵的绘画作品。

梁楷作为宋代写意人物画的杰出代表,虽为院体画家,但他反对墨守成规的院体画风。元代夏文彦对其品评“传于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③其所创立的画风对后世画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梁楷喜作禅宗六祖题材的绘画,如《六祖撕经图》、《六祖砍竹图》等,直接打破传统佛教的礼法与宗旨,而是突出强调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思想内涵。如《六祖砍竹图》,画面中的六祖完全是位乡间农夫的形象,其用笔洒脱随意,线条刚硬猛烈,寥寥数笔,整个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与禅宗“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的禅宗思想进行了完美的契合。其另一件作品《六祖撕经图》更是单刀直入的体现了诸佛妙理无关于文字的禅宗思想。同时梁楷也擅长泼墨写意的画法,像他的《泼墨仙人图》、《布袋和尚》便为写意画中的经典代表。《泼墨仙人图》以酣畅淋漓的泼墨笔法,率意自然,画面中的人物步履蹒跚,滑稽可爱,其中的醉态呼之欲出,生动传神。梁楷以高超的绘画技艺对后世禅画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常与梁楷一样,也是禅画中极具个性的代表性画家。在元代吴太素《松斋梅谱》中曾提到法常“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蔗查草结,又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④法常也尤以画观音像而著名。宋代的观音造像比之唐代有着很大的不同,唐代的观音装饰华丽精美,形象丰满,设色艳丽,为雍容华贵的女性形象。到宋代,随着禅宗思想的发展,佛教造像表现出更多的世俗化倾向,呈现出一种清新、淡雅、朴素的艺术风格。在法常的《观音图》中,其中的观音身着白衣打坐在蒲团上,完全是位普通妇女的形象。其头戴宝冠,身旁的崖石上放立着净水瓶,其表情安详,端庄自然。朦胧写意的背景山石与严谨精细的人物形成鲜明的虚实对比,衬托出观音的圣洁与寂静,表现出不可言说的禅意。

二、禅宗影响下的宋代佛教造像

佛教发展到宋代彻底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宗派纷呈、义理幽深的佛教思想逐渐被“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所代替,在宋代成为各宗派的主流。全国各地建寺造像之风不减,发展到宋代,佛教造像的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本土化的菩萨与世俗化的罗汉成为造像的主流。“两宋之际,禅宗待兴,佛寺禅堂除供设佛像之外,更以十二圆觉菩萨和罗汉最为常见,形成独具特色的禅堂像制”。⑤

在宋代佛教艺术中,罗汉像的普及成为这一时期艺术的突出特点。罗汉,又名阿罗汉,是禅宗开悟见性后所证得的最高果位,其不入涅槃、常住世间的特点成为当时信众体悟佛法的的精神模范。罗汉的形象不拘形式,姿态灵活自由,胡貌梵像,曲尽其妙。雕塑史家王子云先生讲到:“在中国佛教史上,罗汉是属于禅宗的产物,以达摩为初祖,所以罗汉都是属于达摩、祖师或尊者一类的人物。”⑥现存宋代的罗汉造像有山东长清灵岩寺彩塑罗汉塑像、山西平遥双林寺十八罗汉塑像、山西晋城青莲寺十六罗汉塑像、苏州保圣寺十六罗汉塑像、太湖东山紫金庵十六罗汉塑像等。

长清灵岩寺彩塑罗汉像正是宋代禅宗盛行之下的产物,众多罗汉,或安然禅坐,或凝神沉思,或参话头、斗机锋,完全是宋代僧人日常修行的真实写照,具有极为生动的艺术效果。永嘉玄觉曾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如在大殿西侧第十八尊罗汉,此僧人为汉人形象,衣袍宽松不拘,袒胸露骨,坐姿随意安稳,表现出一个禅者洒脱自在不拘小节的精神面貌;其头、颈及胸部的骨骼肌肉都表现的准确逼真,目光炯炯有神,面向一侧,似与他人侃侃而谈作辩论状,加之有力的手势,令人感到机锋犀利,气势逼人,可谓形神兼备,表现出一个宋代禅师的风范。苏州保圣寺的十八尊罗汉亦为宋塑的杰出代表,其罗汉造像安置于山水草木间,极大的加深了观者对其所处世界的想象,也精妙的表现出罗汉远离世俗,隐遁山林修行的情景。这些罗汉有的瞑目禅坐;有的手臂高举,若有所语;其中的第十二尊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造像表现出胡貌梵像,络腮胡须,额头突出,双眉似蹙非蹙,两眼盯向远方,这种古怪的神情令人不得不揣摩一个修行者的所思所想。

其中具有“现世得福”意义的诸菩萨形象也深受广大信众的推崇。如观音、弥勒、地藏等。在相当数量的佛教造像中,尤其以观音的造像最为常见。菩萨的形象也是自由活泼,打破了以往的正襟危坐或威严站立的姿态,表现出闲适自在、反观体悟的动态神情。四川安岳毗卢洞的紫竹观音便是这一时期菩萨造像的杰出代表之一。四川是禅宗的重要发展地之一,具有“言禅者不可不知蜀”一说,因此这一地区的造像尤其是大足石窟造像都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一尊观音亦称为水月观音像,其坐姿洒脱自然,亦非通常的半跏坐姿,而是右腿抬起,左腿自然垂下,脚踩莲花;右手抚于右膝盖,左手自然撑在莲座上,身后雕刻有紫竹数枝;其头戴宝冠,衣着短袖纱衣,下穿长裙,胸前佩戴璎珞;表情安详沉思,似乎在救苦寻声。这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将菩萨洒脱自在之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堂内的明碑记载“大士像于毗卢山之右,森严神妙,有动静语默之机”。

大足石窟中的牧牛图石雕,又称为《牧牛道场》,巧妙的体现了具有禅宗意趣的思想内容。整龛造像共分十组,放牧者代表修行人,牛代表了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为修行人调服内心烦恼执着而达到觉悟的过程。此牧牛圖以连环画的形式而展开,每组画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所刻碑文题有“无牛人自镇安闲,无往无依性自宽,以此分明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碑文旨在点名《牧牛图》的含义,《牧牛图》的内容所显示的正是禅宗修行的过程。

结语

宋代的佛教艺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出不同于前朝的精神面貌。禅画的兴盛丰富了这一时期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对后世绘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菩萨、罗汉为主流的造像形式,表现出更多的世俗化倾向,人物形象更加写实性,禅宗思想与佛教造像内容也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也侧面反映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

注释:

①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367.

②潘天寿.潘天寿文集[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96.

③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720.

④[元]吴大素.岛田修二郎校订.松斋梅谱[M] .日本广岛市立中央图书馆,1988:32.

⑤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史[M]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192.

⑥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中)[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407.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11.

[2]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2.

[3]史岩.中国美术全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6.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阮荣春、张同标.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2.

[6]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黄河涛. 禅与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2.

[8]王家斌,王鹤.中国雕塑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

[9]孙振华.中国古代雕塑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7.

猜你喜欢
写实性世俗化禅宗
禅宗软件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张九龄与禅宗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商周青铜器上的写实性动物纹饰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