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电力资源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也层出不穷,这也对电力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继电保护是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本文也将以此作为探讨分析的重点内容,通过提出切实可落地的策略方式对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希望能够为真正关心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提升继电保护相关的安全技术,能够有效优化、改善电气自动化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符合目前社会发展对电力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此种背景环境,本文将着重阐述关于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实用价值。
1 对于管理验收阶段进行严格掌控
首先,针对安装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器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测, 尤其是首次安装,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审核,只有所有的客观纸标签情况均符合安全、科学需求,才可投入使用;其次,可以通过模拟、仿真的方式来尽可能还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常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并且通过观察、优化处理的方式来完善继电保护,让其能够真正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还有,在进行全面的检测过程中,需要针对部分问题进行重点观察,比如各种内部装置所表现出来的防干扰属性,可以通过高频率的检测进行确定,通过此种方式来确定继电保护器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和效用;最后,充分结合客观情况和条件,考虑到电源电压等因素,尽可能基于基础要求之上不断提高关于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水平和标准,让电气自动化平台能够得到更高效的运行,也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和效用。总而言之,对于管理验收阶段进行高标准、严格的把控,是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重要方面,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谨慎对待,也值得人们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讨,并结合客观情况进行优化。
2 从机制角度进行完善和调整
为了能够真正确保继电保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内部发挥作用,尽可能规避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错误,还需要从机制的角度进行完善和调整。具体来说,可以针对继电保护这一领域来设置专门的责任制,从上至下进行权责的清晰划分,避免由于权责不清晰而导致相关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另外,关于继电保护的软件升级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特别的关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软件的升级,严格避免由于软件未升级等低级错误而导致继电保护器不能正常发挥自身的作用或产生各种类别的错误。总而言之,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优化,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即是从机制角度进行调整,通过机制的清晰、科学来确保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得到应有的发挥,进而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
3 不断提高运维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首先,对于继电保护领域的运维工作者来说,在正式上岗前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只有真正了解各个环节的关键点和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够正式进行上岗,在上岗前可以通过书面考试和模拟操作的方式进行专业考核,对于不能顺利通过考核的工作人员则需要进行反复教育教学,审核标准不能降低;其次,由于现代技术的更新发展越来越快,还需要组织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定期的学习,不断吸收新鲜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进而不断提高运维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提高运维队伍预防问题、解决问题、优化装备的能力;最后,还可以邀请该领域内的知名技术大师、技术人才进行现场的分享、指导教学,通过现场操作的方式来分享运维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窍门,并且激发运维工作者进行主动分享、询问、探讨,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专业能力。总而言之,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的水平以及发挥的作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促进运维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新知识的吸收,提高团队整体的运维能力,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作。
4 关于安全技术运用时的细节掌握
在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器进行安全技术运用时,针对一些细节需进行科学的掌控和操作。比如,在设备进行日常运作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其电源的稳定性,保持在220V左右,有利于各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再者,在使用专业的安全技术进行可能发生故障的预测时,不仅需要考虑如何进行全面、准确的预测,还需要提前制定好各种故障的应对方案,避免在预测完成后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还有,针对继电保护器的相关数据需要进行全面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制作连续性的数据统计资料库,有利于后续技术开发、优化进行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也有利于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在安全技术运用的過程中,还需要切实考虑各种客观因素,比如运维的成本、日常运行的成本以及优化调整的资源成本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而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益。
总结: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本身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能够有效提高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采用安全策略,包括对管理验收阶段进行严格的掌控,从机制角度进行完善和调整,注重提高运维工作者的综合专业素养,注重安全技术运用过程中的细节处理等,对电气系统的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激发更多专业人士的思考、探索和探讨,进而不断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入,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更加高效和稳健。
参考文献:
[1] 尤上元,杨虎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05).
[2] 李焕琦.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讨与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01).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