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树喜
摘要: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采取的教学模式。通过笔者学校对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所取得的成效。深刻体会到一体化教学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教学理念的创新。
关键词:一体化 教学改革 实践 创新
技工教育是以培养知识+技能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技工学校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但随着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目前,从国家层面到各地技工院校,都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对接合一。此定义明确了一体化教学的四个要素,强调了实现的方法、路径及最终达到的成效。
人社部关于一体化的定义,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体系及“三段式”教学的框架。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重点,通过重构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學方式,将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2.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技工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整体基础薄弱,自我约束意识欠佳,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尤其文化课学习不够自觉。将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以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
(1)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技工教育以技能为特征,学生动手训练尤为重要。按生产流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体系,形成以能力为目标的格局。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进行整体设计,通过边学边做、学做结合,学生既掌握了技能,又明确了为什么做、如何做、怎样做,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2)改善技工学校教学成效的需要。技工院校依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生产流程组织教学;以国家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规划职业能力;依企业需求确定知识、技能和规范。一体化教学改革,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将课堂与车间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密切了校企合作,提升了教学效果。
(3)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需要。技校学生存在着亲技能、疏理论的倾向。在课程学习上,表现为动手热情高,文化课兴趣不浓的现象。在理论课上学生不想学、不愿学,学不好;在训练课上积极练习,主动请教,学得好。一体化教学通过边训练边拓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均衡发展,讲求实用、够用、可用。
(4)服务企业生产的需要。现代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是由单一素质向复合型转变。技校学生也需知识、技能、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按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开设融理论、实践和素质统一的课程体系。以岗位生产流程,安排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发挥教师导向和引领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
为积极稳妥推进教学改革,笔者学校2015年就一体化教学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先期选择三个专业作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试点。下面就笔者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阐述如下:
1.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笔者学校2015年秋季,开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对分属三个系部的电脑广告、焊接技术和数控三个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每个专业选择一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20名学生。三个教学系部选派精兵强将,对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标准、规范和要求进行学习、研究。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体化教学的特点、规律;深刻理解了以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和途径。教师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企业一道提取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和学材。按着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开展教学组织、检测、评价等工作。经过一年的试点,取得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经验。目前,笔者学校在五个专业系部实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涉及9个常设专业,一体化教学达到82.5%。
2.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1)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学、做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确定管理程序。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具体,教师的教针对性强,师生双方共同努力,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但课堂上认真听讲、参训,课前要预习、查找资料,课后要复习、归纳学习内容。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相拓展、延伸的统一过程。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3)实现了教学与目标的高度统一。通过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鱼骨图,搭建了能力目标的框架。一体化教学单元或教学项目,是能力框架的组成部分,是分目标。因此,每个教学内容就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
(4)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围绕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一方面避免了理论和实践脱离,两个教学过程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围绕训练课题,讲解理论,针对性强。教师讲解具体、透彻;学生听得清楚、明白,直接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减少了教学时间。
(5)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技校学生不习惯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其表达能力较弱。一体化教学通过自评、互评,培养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意愿。每个学生的表达意愿、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沟通能力也得到加强。另外,学生间的评价,也启发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6)密切了与企业的关系。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综合能力的确定、职业标准的对标,都需要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在企业支持下,确定培养目标;与企业反复沟通,重构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完善评价标准。教师通过深入企业,为改进教学创造了条件。
(7)学生职业观念得到了加强。按企业生产流程组织教学,学生清楚所练的项目对应岗位操作的内容和规范。为学生规范操作、标准训练,创造了条件。教师将企业生产要求、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岗位和企业的认识,提升自我约束的意识。
三、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体化教学改革,不单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它是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改革。明确了培养什么样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揭示了技工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企业的参与。
1.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要先进
(1)教学理念要先进。一体化教学不是简单地将理论课和实践内容结合,而是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再组合、设计,形成以生产流程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将多个教学要素组合到一起,达到各要素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教学设计要合理。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和综合职业能力,按着国家职业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预期,合理规划,确保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地实施。教学设计要兼顾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确保人才符合企业需求。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创新
(1)教学手段要创新。一体化教学场景呈现的是多要素,且每个要素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为了实现多要素教学效果的叠加,教学场所需要提供声、光、电等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和形象。
(2)教学方法要恰当。教、学、做的统一,既有实践操作,又有理论讲解;教师还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学生还要自主学习。结合教学内容,选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最佳。
3.教学资源、师资配置要合理
(1)教学设施设备要满足要求。教学设施设备要结合岗位生产流程配套建设,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格需求。要建设与培养规模、质量要求相适应的训练工位,确保各项教学有效开展。
(2)师资配备要合理。从事一体化教学的教师要兼顾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心。通过内部选拔、内训和外送提高,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各教学班选配的教师,要注重整体结构的优化,形成优势互补,克服理论和实践不均衡的现象。
4.课程资源、教学评价要科学
(1)重构课程体系。传统课程是以学科为依托,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一体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依托,体现以能力为中心的知识结构。要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围绕教学任务建设课程资源。将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与国家的职业标准一致。
(2)教学评价要科学。组建由校内、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采取领导评价、同行评价、自评、互评、企业评价等方式,不断改进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以实现一体化教学与校内标准、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统一,促进任务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实现。
5.教室、实训室要统一
一体化教学打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局面,將教室与实训室融合共建,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主导的教室和实训室的统一。教学场所的建设,要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要求,要设有企业的工作情景。各教学场所要有多媒体、课桌,还要有训练用的机器和工位;要设有教学区、资料区、训练区、讨论区和准备区,以便边讲边做,讲练结合。
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按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改进技工院校办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大庆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