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19-08-27 07:27吴奕璇
北方文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雨课堂教学改革

吴奕璇

摘要:信息技术的革新推动了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传统高职语文教学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手段单一、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不丰富等问题。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动手能力强,雨课堂支持下的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教学实验,基于雨课堂的高职语文半翻转课堂授课模式更有利于高职学生接受,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雨课堂;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信息化

一、引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变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进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以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现代化。[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规律,顺应“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5G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建构以教师为引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2]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使之向更高效、更灵活的方向转变。信息时代,微博、微信、QQ等即时通讯非常发达,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普遍使用。现代课堂,手机不应该被视为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者,而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工具。2017年的《地平线报告》中阐述:“高等学校需要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增强教学和学习。”[3]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学习终端丰富了教学手段、延展了学习时间和空间。依托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MOOC、SPOC打破传统教育壁垒,成为学生们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在线教学资源,蓝墨云班课和其后出现的雨课堂成为变革课堂教学的新型在线教学工具。学生学习偏向个性化,学习方式演变为多样化,教学和学习手段变得智能化,学习周期也逐渐延展为终身化。

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上具有动手能力强,主动学习意识较差,缺乏学习自制力等特点。学生对IPAD、手机等移动终端很偏爱,巧妙利用在线教学工具,将以娱乐功能为主的手机转变为移动学习终端,是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改革手段。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工具,融合了现有在线教学的优势,由于它使用的手机流量较少且已经生成的教学数据,如PPT等在课下也方便查看,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联合推出的在线教学工具,它借助互联网、微信和PPT,相当于在PPT中安装一个插件,教师授课时启动PPT即可选择联接雨课堂。学生第一次使用通过扫码关注雨课堂后,以后再使用直接扫码进入课堂即可。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练使用和操作,是一种连接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信息化教学工具。雨课堂的使用不但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它的大数据更方便了教学过程数据的采集、丰富了教学评价方式。

二、传统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职业院校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本位,重视专业课学习,高职语文课相对于专业课而言受重视程度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思想品德和人文修养越来越关注。为了提高就业率,高职院校必然要重视学生就业后的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合作企业反馈的毕业生信息可以看到,高職毕业生在实习、工作期间,对于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不大,但在团队意识、企业忠诚度以及责任担当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高职语文课在授课过程中努力寻求与专业的契合点,以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和职业素养为主,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大有禆益。

(二)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相对而言比较单一,普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使用教师电脑加投影仪的传统多媒体教学工具,学生参与课堂较少。课堂上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大量的知识输出,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对语文课堂不够重视等原因,往往注意力集中在授课内容上的时间非常有限。智能手机在校园普及以后,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不听课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势在必行。

(三)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不丰富

学习效果是课堂授课活动是否有效的直接评价指标。传统的学习效果评价大多集中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和平时的小测验。这种以一张卷纸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有失全面。信息技术的革新不仅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趋向多维度和多元化。使用雨课堂教学,每次授课从课前预习到课中授课再到课后复习,线上教学工具可提供全过程学习评价数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效果评价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使教与学变得更加高效。

三、雨课堂支持下高职语文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翻转课堂是大多数职业院校开始学习和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依托网络或自制教学资源,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预习内容可以是MOOC也可以是自制教学微课,课上围绕预习内容和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目的是培养高职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能力,将授课知识点全部放到课下预习,促进学生自学。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仅由教师进行单向知识输出的弊端,但是,这种授课方式依赖于“有效的课堂讨论”和“有效的课堂预习”。如果学生本身自学能力比较差,或是学习主动性不强,那么就不能得到理想化的预习状态,随之而来的课堂讨论也无法保证是有效的。

实际教学中,高职学生因为学习能力、习惯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完全的翻转课堂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将课前预习任务推送给学生后,只有30%的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预习过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同,只有极少数预习的学生可以达到预期的自学效果。实际课堂讨论中,还是有很多学生无法掌握基础知识点,需要教师逐一讲解才能完成学习。

其次,大班授课的情况不适于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经过教学实验,“有效的”课堂讨论不能在大班型中进行,班级在20人左右刚好,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习人数过多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也不利于教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高职语文课程通常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这样就无法在人数众多的课堂中完成翻转教学。

鉴于上述问题,学堂在线推出的雨课堂在变革教学手段的同时为高职院校半翻转课堂教学创造了技术条件。半翻转课堂教学即将适合高职学生自学的基础知识点在授课前通过雨课堂预习课件推送给学生,授课难点将由教师在上课时进行集中讲解。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又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学习效果得到保障。

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简单的预习PPT、预习检测试卷或学习问卷,通过雨课堂发送到学生手机端,学生在自习时完成预习并答题,答题过程出现的问题可以在雨课堂“预习反馈”中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在雨课堂中给予引导和答复。这样在课前教师已经掌握了学生的预习状态,可以针对性的改进授课计划和重难点。另外,对于预习不认真或没有参与预习的学生,雨课堂会进行统计,方便教师督促学生进行课堂预习以保证课堂上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課上,教师打开课件,进入雨课堂,学生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完成签到。教师着重讲授课程难点内容,针对预习过程中学生们反馈的不懂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和引导,组织学生课上讨论活动,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通过雨课堂发送随堂小测验,测验题分别具有不同的分值,这些分数将计入平时成绩,使用随堂不定时测验的方法能快速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力,同时可以方便教师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进行重复讲授或改进。雨课堂的手机遥控器可以方便进行课件随时翻页,教师可以深入学生中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便于及时纠正。“随机点名”、“弹幕”等功能方便了课堂交流,使不敢举手发言的同学有了随时表达想法的工具,丰富了课堂活动,让教学更加个性化。“投稿”和“投屏”方便了课堂作业的讲解和投递,更有利于课堂上的分享与交流。每一页PPT下面“不懂”按键,当教师讲课太快或学生没有听懂时,方便学生标记不懂知识点,教师端同步接收,及时进行答疑。

教师下课后通过雨课堂发送拓展学习资料,雨课堂实时监控学生完成情况,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数据进行辅导和点评。教师端“雨课堂课堂小结”如:预习比例和完成情况、课上答题、学生活跃度,随机点名及出勤、“不懂”、作业投稿等数据,帮助教师系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端“课堂小结”将在课后发送每名学生的学习数据,学生可以通过数据了解自己在班级的排名、接收教师课后发送的习题和补充学习资料,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并总结、反思。

四、基于雨课堂的高职语文半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语文》课程是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以2017级针灸推拿专业共46名学生为实验班,开展基于雨课堂的高职语文半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将预习PPT发到雨课堂手机课件供学生预习,雨课堂对学习预习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前做到预习。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将预习难题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和节奏,课前准备授课PPT时,教师可在原始PPT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课堂测验试题,用来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课堂上,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打造的轻量级智慧教室体现了高效率和可操控的特点。学生们使用手机即可实现在线互动应答,“推题”、“随机点名”、“签到”、“弹幕”、“投稿”等功能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课下雨课堂的大数据帮助师、生掌握学习状态,网易公开课、职教云、智慧树等在线课程为教学提供了有益补充。高职语文课程共72学时,每次授课均采用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知识部分放在上课前预习,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学习难点,下课后使用在线教学资源或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了显著提高,第二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平均成绩相较于第一学期提高了15%。与第一学期相比较,参与课前预习的学生比例提高了53%;课前预习后能够提交反馈的学生增加了31%;课堂投搞平均增加了15人次,课后作业完成比例约为89%。雨课堂增强了学生在授课全过程的体验感,在第二学期末做的问卷调查中显示,87%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79%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后学习效率得到提高;63%的学生认为雨课堂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益。

五、小结

雨课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传统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活,雨课堂支持下的半翻转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保证了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通过雨课堂生成的教学数据有利于多维教学评价和有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00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Adams Becker S, Cummins M, Davis A, et al.NMC Horizon Report:2017 Hihger Education Edition[R].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7.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雨课堂教学改革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