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先生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现在的年轻人,太容易被摧毁了。”
到百度去搜索关键词“毁掉的年轻人”,可以看到,他们有的毁于“花呗”、有的毁于“混日子”、有的毁于“仪式感”……
这样的毁灭,是对超前消费的渴求,对手机的欲罢不能,对垃圾食品的过量摄入……
但是归根结底,这些所谓摧毁年轻人的,实际上是他们本身的欲望。
去年的一个调查让许多年轻人羞愧: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近6成没有存款。
如果按照平均算的话,中国90后平均存款只有800元,太惨了,而00后的存款是他们的2倍多,有1840元。
既然他们没有存款,那么他们在朋友圈分享的精致生活又是如何凭空出现的呢?
答案自然是借,但不是向父母、朋友借,而是网络上的各种贷款平台。
截止2018年底,中国有2243万人在网贷平台借过钱,这些网贷平台累计借出8亿多人民币。
前些日子,有一个扎心的新闻,一位21岁的女孩因为在网贷平台上负债十几万而跳楼自杀。
她的父亲知道真相后奔溃了,看着女儿的尸体泣不成声。
一直念叨着:你说孩子当时得有多大勇气才能从这跳下去。
在女儿的遗物中,父亲发现了女儿手写的账单,那是她每个月需要还各个贷款平台的钱,而最终她的支付宝上面只剩下7块钱,银行卡里面只剩1块钱。
而最开始,她不过只借了三千块钱而已,因为还不上,所以只能从另一个网贷平台继续借。
这些贷款看似美好利息却颇高,于是越欠越多,这些年她已经还了八万,但还欠十几万,最后她心灰意冷,放弃了生的希望。
21岁,正是最富朝气的年纪,她的未来本该有无限可能,可是却突然戛然而止。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每年因为网贷而自杀的年轻人,数不胜数。
他们就是被自己内心可怕的消费欲望,一步步拖入命运的沼泽。
很多人觉得,一个五六千块的新手机或者电脑,分期下来每个月也就几百块,早买到早享受,真的很难找到理由拒绝。
但这样的欲望操控之下,隐藏的却是内心巨大的空洞。
一旦第一次尝到了甜头,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想买的东西一直不断的出现。
那个空洞永远也填不满,而积蓄依旧是零,工资也没有涨,最后不得不走上绝境。
为什么有人会去裸贷?会为了钱而出卖自己的身体?
归根结底,是情况步步紧逼,他们已经走到绝境了。
当能力还无法匹配自己内心欲望的时候,就不得不付出更多和魔鬼交易,最后被魔鬼逼死。
超前消费的情况下,其实是按捺不住的炫耀欲望。
当下轻奢、小资的生活方式的流行,让许多年轻人争先恐后的在朋友圈里炫耀起自己精致的生活。
即使宿舍唯一整洁的地方只剩下床单,也要秀出自己一顿加上了滤镜的经典Ins风早餐。
即便杂乱无章的桌面已经摆不下几瓶化妆品,也要用滤镜营造出北欧贵族梳妆台的气氛。
还有在朋友面前,总是要时不时展示自己的名牌包包,名牌化妆品,名牌衣服,可是最终为欲望买单的还是自己。
玩物喪志,被毁掉的不是物,而是人。
有人说,年轻人的快乐很简单,只要给他们一部连着WiFi的手机就够了。
刷到凌晨两三点的抖音或微博、一追就停不下来的肥皂剧、一玩就停不下来的王者和吃鸡,我们总是说看完这集就是最后一集,玩完这把游戏就最后一把,可是最后一集又一集,一把又一把,内心成瘾。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好几个触目惊心的新闻:
湖南的朱先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引起眼睛失明,而致病的原因是他对着手机玩了一夜的‘找你妹游戏。
印度小伙,家里连续玩6小时的吃鸡游戏猝死,家人痛哭求禁此类游戏。
28岁的重庆小伙小王,辞了工作,每天窝在家里没日没夜的玩手机,一年多来经常熬到凌晨五点。
不规律的作息让身体向他发出警告,他开始胸闷、不停地出汗,但他却毫不在意,仍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把这些问题当回事。
代价很快就到来了,突发的心肌梗死差点要了他的命。
医生说,这样恐怖的病情,以前只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人群中。
可最近几年,心肌梗死的发病却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这与人们长期沉迷手机、不规律的作息是息息相关的。
在中国,每年熬夜猝死的人有55万,其中90%以上都是年轻人。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说,熬夜加班会猝死,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根据大数据显示,这些人大部分根本不是因为工作熬夜,而是因为玩手机、玩游戏内心成瘾,欲罢不能地一晚又一晚地熬着最长的夜。
熬着最长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
熬夜打着游戏,不忘点个宵夜;
凌晨3点转发遥远城市有人猝死的新闻,可是却不知自己也在危险的边缘,这是很多人的生存现状。
《依恋心理》有这样的一句话,趣味不分高低贵贱,但一定有消耗和补充型两种。
刷手机、玩游戏这样的趣味,被称作消耗性趣味,它所能带来的乐趣方便快捷,但却可能仅仅持续一瞬,就像一个罐头,开盖以后快速吃完就什么都没有了。
偶尔玩玩可以,但是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把零食变成了主餐就是消耗自己的健康,整个人坠入在这样的快乐里面。
而补充型趣味,有时可能只是你身边的一些小事,比如坚持晨跑,又比如读完一整本书,一个学习计划。
当你去做这些事的时候,你会逐渐发现其中蕴含的乐趣,而且探索越深,它们反馈给你的乐趣也就越多,就像一片可以无限撷取的海洋。
这样的快乐不会消耗你,而是源源不断给你补充养分。
多做补充型趣味,少做消耗性趣味,你的人生就会越来越神清气爽。
微博上一位医生曾经分享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在医院里,他总是能遇见各种各样奇葩的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疾病的病人。
其中,一个连吃30个糯米饼导致肠子被完全堵死的病人令他印象深刻。
他于是决定用这个病例去教导其他病人不能暴饮暴食,结果往往听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牌子的糯米饼这么好吃?”
不得不说,这届年轻人,真是用生命在吃。
你一定见过在喜茶和鲍师傅门店前排起的浩浩荡荡的长龙,在网红营销和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年轻人们对奶茶和肉松面包这样的“热量炸弹”毫无抵抗力。
还有目前餐饮业的“第一网红”,每年小龙虾一上市,年轻人们立刻趋之若鹜,推杯换盏之间嚼上几口虾肉,畅快淋漓。
但代价也是残酷的,肥胖成了年轻人最严重的问题。
许多年轻人也发现自己逐渐增长的腰围,他们到处寻求减肥的方法和食谱,在微博和朋友圈立满flag:不瘦20斤就不换微信头像!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接下来的事情,他们根本不会发在朋友圈里:
“办公室里的零食不吃的话会坏掉。”
“今晚要加班,明天再去健身房吧。”“这粥一点味道都没有,还是喊朋友出去吃火锅吧,就这一次,明天绝对好好减肥。”
别说减肥了,不增重已经谢天谢地了。
然而,减肥如果成了奢望之后,“肥宅快乐”文化就会盛行。
可乐变成了“肥宅快乐水”,炸鸡变成了“肥宅快乐鸡”,奶茶变成了“肥宅快乐茶”,猫变成了“肥宅快乐兽” ……
含糖量高、重油重盐,这些食物无一例外都能够刺激味觉,令人感到舒适解压、欲罢不能,通过这些食物,习惯了压抑年轻人能从中感受到片刻的安全与自由。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很多青年人成为了“积极废人”,他们一面犯着懒,一面又因为自己的犯懒而恐慌。
心态虽然积极向上,却是个行动上的矮子。
一边说着压力过大,一边却只是毫无节制地靠着可乐炸鸡续命,用奶茶洗涤灵魂。
可洗涤完灵魂之后,生活依然要继续,但习惯了偷懒的身体,真的就很难再振作起来了。
昨天桌子看了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是一个医生讲述的猝死。
里面讲到了一个很震惊的概念,就是很多人看着好好的,身体也健康,为什么会猝死?
但猝死并不是血管一点点堵塞,而是你的血管突然一个火山爆发,很迅速、彻底地把你的血管堵死。
很多年轻人,还没有送到医院就没了,死亡的时间非常非常快。
那么,猝死和什么相关呢?
和我们以上说的熬夜、饮食、情绪都有很大的关系。
睡觉其实是让我们免疫力在恢复,但如果你一直在熬夜,免疫力就很难得到好的修复。
同样,过甜、过咸、过油腻,肥胖、壓力等等原因,都是猝死的重要病因。
而另外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就是,很多严重动脉粥样化的老人,还活得好好地,身体很健康,根本不会猝死。
所以,这样情况也进而证明了,猝死真的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而不是年龄。
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的身体好,作死地糟蹋自己的身体,无限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可是现实最终会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世界诱惑很多,无论是消费欲、享乐欲,还是食欲,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本身并没有错。
但只要是欲望,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有将一个人吞噬的力量。
我们有太多的人,喜欢投下硬币就能得到饮料的自动贩卖机式快乐,却不愿意把硬币投进积蓄罐来换取一个美好的将来。
理性消费和合理规划,不要被虚荣心冲昏头脑;
摈弃虚拟世界的美好,多去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
注意膳食和运动,拒绝成为自暴自弃的“肥宅”;
克制欲望,才是适合年轻人的朝气蓬勃的生活方式。
(摘自毕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