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耘稷 罗岱
摘 要:高等学校党外知识分子密集。把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变化规律,是加强新时代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跟社会主义主要意识和工作的关键任务。通过对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度,政治信任度,政治效能和社会历史价值观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政治水平较高,系统识别与实用识别基本共存。从这些特点出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导向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思想状况分析体系,形成旗帜鲜明地强化“一致性”,并有所区别地尊重“多样性”的工作模式,树立理性沟通和平等对话的教育观念。在高校党委的主导下积极引导并创造条件,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中进行自我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高校;党的领导
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涵义
知识分子的存在是经历过历史跟社会认同的一个范畴。一般是指在特定的阶段从事科研或者文化教育方面研究跟技术服务社会分工的一类脑力劳动者,我们也称之为“学界分子”,具体来说,它用来定位受到较高程度的文化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多以创造、发现、积累和传播社会文化和专业知识作为职业或人生定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一般定义是指在高校工作的知识分子中的非党员,包括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文章所指的高校包括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
二、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意义
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具体情况如下:
关注中青年教师队伍和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一般在高校中,青年教师的人生态度总体积极向上,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他们处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前沿,承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创新的繁重任务。他们是高校领导班子和后备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强大动力。党外知识分子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发展密切相关。笔者认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底色、价值倾向和思想状况直接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今后的人生和职业发展道路产生关键性影响。一些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有意识,但团队意识薄弱,对政治漠不关心。在“现实主义”和“追求利益”的心态下,党外知识分子的队伍表现出不稳定和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只有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牢牢把握高校这个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加强对统一战线的政治引导,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滞后
目前,各种社会思潮逐步经通过互联网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各方面、深层次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多重问题跟矛盾的出现加重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组织形式和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限制了教育的有效性。政治环境过于宽松,将利益诱惑和思想冲击带到了高校教师的面前。党外一些知识分子是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他们视野开阔,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对政治参与有强烈的要求。但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未实现的利益需求和政治诉求会对其自身定位产生扭曲和负面影响,加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失落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知识技能与政治地位的不平衡将持续负面影响高校政治团结活泼的生动局面,不利于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不健全
高校设有独立的运行机制跟内部管理体系。目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工作机制相对不够健全,尽管中央统战部的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规定,如果单位统战成员分布广、数量多,就应该建立独立的党委统战工作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推动高校统战部长由党委常委担任。但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高校规模急剧扩张等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党对高校统战工作的领导弱化,部分高校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变得复杂、模糊,无论是高校原有的工作机制还是管理制度,都无法应对这种新变化。另外,目前仍然还有相當多的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没有统战工作专职机构,各种管理机制不健全,专职人员严重缺失,这导致了统战工作的边缘化和虚位化。另外,个别党外知识分子进入领导岗位后,党委对其缺乏有效的政治引导和组织管理,其自身又放松自律和自我教育,影响了高校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阻碍了党外干部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分析和管理不到位
由于高校党委对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特点和结构的缺乏系统分析和有效的组织管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个人目标,必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党外知识分子也有高水平的学术成就和独当一面的管理经验,与此同时,相较于普通群众和中共普通党员,这个群体的民主意识更强。但是,如果高校党委对他们缺乏关注,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将不利于调动和管理党外知识分子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措施
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主人士的高风亮节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关心和帮助,平等交流思想,深化政治共识,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将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工作的大局中来,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统战工作组织机构
目前,单独设立统战部的高校依然较少,他们大多数是组织部、宣传部或党委办公室下面设立统战科。虽然大部分高校有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统战工作,成立了基层统战组织团体,统战工作网络基本建立。但是,与党中央对高校统战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相比,高校统战工作的组织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与此同时,高校统战工作也面临着统战部长不是党委常委和专职人员缺乏的困境,制约了统战部门的自身建设。只有建立健全组织结构,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工作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2)建立高校大统战工作格局
努力推动高校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是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关键。健全的制度体系和运转良好的工作机制在维护统一战线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笔者认为各高校应该严格遵从中央要求,要积极成立高校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统战部长任办公室主任,把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放在党外干部和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和培养上,并与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规划协调推进,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
(二)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利用统战工作网站对统战活动进行分类,扩大高校统战工作的影响力,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针对各高校的特点,创建了统一战线专栏,利用丰富多样的信息帮助统战对象理解党委对学校发展的部署,丰富其统一战线知识。利用统一战线论坛,统一战线期刊等,加强党委与党外知识分子的沟通,密切党外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社会组成变得更加多元化,也增加了党外知识分子人才的数量。高校党委应当旗帜鲜明地加强和改进党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交朋友、深交朋友,交好朋友、真朋友,交挚友诤友,准确把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结构和思想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贺善侃.新时代统一战线功能的新拓展[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1):2-6.
[2] 张逸阳.高校青年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02):122-125.
[3] 蒋波,黄忠芳.新形势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方式方法探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4):40-43.
[4] 汪建纯.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2009.
[5] 宫福清.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工作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