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博识
2018年11月,江苏省昆山市教研室组织了第八届百节优秀课评比活动,篇目是《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出自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书信”单元,现在成为新课标七十二篇古诗文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答复司马光的信,全文只有短短三百多字,但却深刻有力,逻辑严密,堪称我国古代驳论文的经典。这样一篇文言文,作为评比性的公开课,应该如何来教呢?
下面以笔者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为例加以阐释。
一堂公开课得有一条中轴线。课堂有了一条中轴线,就会显得有条理、不凌乱,还能避免“旁逸斜出”,给人一种清晰感,同时也能够更显教师的功力。
那么,把什么作为这节课的一条中轴线呢?在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的目光停留在了这样一篇文章上——《〈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为”》(斯尔蠡1987年10月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老实说,我在初看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太多的触动,因为此文仅仅是把《答司马谏议书》中出现的若干个“为”字找了出来,加以辨析,并没有什么其他更深奥的东西。但是,当我看了很多文章后再次回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来了灵感:既然“为”这个字在这篇文章中出现这么多次,我为什么不能把它当做中轴线,以线带面,围绕这个“为”字展开整节课的课堂教学呢?
何况“为”是一个字,课堂围绕一个字来讲,会更加清晰,相对也会更加简洁一些。但问题是如何围绕“为”字做文章?这是一个难点。作为一节文言文公开课,首先不能太老套。传统的上法可能是介绍作者、介绍背景、讲解文言文知识点,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翻译等,此外还有文本解析,阐释主旨等等这些常规路数。如果公开课这样上,肯定是“凶多吉少”。但是作为一节文言文公开课,文言知识方面只字不提,完全转向内容的理解阐释,也是说不过去的。权衡两者,不妨就从“为”这个既可以称作实词,又可以称作虚词的字入手。先来讲讲这篇文章出现的“为”的实词和虚词的意思,然后由这个“为”字牵带出更多相关的文言知识点。选取这个突破口,总比面面俱到地讲要好一点,更何况一节课把所有的文言知识点都讲完也不是一节好的公开课,于是只能大胆舍弃了。
除了文言知识外,文本内容的解读也至关重要。这篇文章的内容能不能围绕“为”字展开呢?这就需要仔细阅读文本了。这篇文章共三段,第一段出于礼貌,先叙酬答的话,指出双方意见不合是所持政治主张不同。第二段是信的主体部分,也是论辩的关键。王安石首先以“名实相符”作为逻辑起点。接着指摘他的几个要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逐一驳复。接着,指出“怨谤”之多是民族惰性和因循守旧思想的结果。最后指出不应该“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应该为国家尽心尽力。如果能把这些课文内容整合在“为”字下,这样既可以不离主线,又能够做到疏通文意,一举两得。
作为一篇驳论文的经典,逻辑的分析当然不能回避,主旨的解读也不能忽略。如何把这两者也整合在“为”字下,更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下文会具体论说,在此不做赘述。
四个突破点一定是围绕着“为”这条中轴线展开的。
1.文言的突破点
一篇文言文,文言知识是理解的基础。但限于课堂类型及课堂容量,往往又不能面面俱到。于是围绕“为”这个主线,不妨就从“为”字本身下手去理解课文。“为”字兼有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两类词性,在这篇文章中多达12次出现,把它们全部一一找出,先做具体的文言知识层面的分析,相当有必要。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2)以为侵官
(3)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
(4)为天下理财
(5)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6)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7)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8)未能助上大有为
(9)守前所为而已
具体解析如下:第(1)处“为”字和前面的“以”字,合在一起理解为“认为”。第(2)处同第1处。第(3)处理解为动词“算作是”。第(4)处理解为介词“替”“给”。第(5)处理解为动词“作为”。第(6)处“何为”是疑问助词,意为“为什么”。第(7)处理解为“因为”。第(8)处理解为名词“作为”。第(9)处理解为动词“做”。
理解了这些“为”字的意思,然后再由这些“为”字牵带出更多的相关的文言知识点,再加以适当讲解,文言知识部分基本就“告一段落”了。
2.文意的突破点
如何用“为”字突破整篇文言文的文意?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篇文章的第一段讲述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见不和,那不正好是“歧路”吗?于是大脑中出现了“无为在歧路”这个名句。这个名句中不正好出现了“为”字吗?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寻找,我又找到了和文本内容高度相关的几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然后将这四句诗的关键词提取出来:“歧路”“源头”“尚思”“除弊”。“歧路”正是对应文本“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源头”对应“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王安石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问题——名实问题,名正则言顺而事行,面对这些责难,必须站在高处,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所以说,这正是找到了论辩的“源头”。“尚思”对应文章的内容就更多了,特别明显的就是王安石找出了人们诽谤之多的深层原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除弊”正好对应的则是“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巧得很,这四点,基本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于是,我就用这四个词,引领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对应点,再逐一分析。
3.逻辑的突破点
王安石是驳论的高手,甚至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第一篇驳论文就是出自王安石之手——《读孟尝君传》。《答司马谏议书》作为一篇经典驳论文,逻辑的力量不可忽视。还得继续围绕着“为”字做文章。于是,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司马光面对王安石变法指责王安石,他是怎么“为”的呢?我们可以快速找到答案: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天下怨谤,这是司马光的逻辑思维图。接下来,王安石又是怎么“为”的呢?王安石首先以“名实相符”作为逻辑起点;接下来列举事实,阐明“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等四个“不为”,打破了司马光的思维推导链条,告诉别人“怨谤”不是由变法引起的。这一部分是在展示驳论中的“辨”的技巧。那“怨谤”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原来是由人们的积习——民族惰性和因循守旧思想引起的。这是驳论中的“究”的一面。再次阐述,即使“怨谤”也没用,只要是方向对的,就“度义而后动”,变革者不会为怨者所动。这是驳论中的“进”的部分。而且,在这三个环节中,王安石都非常讲究“守中有攻”。例如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的同时,就反过来间接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不为天下兴利除弊的错误。特别是“辟邪说,难壬人”的说法,更毫不客气地将对方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这样,围绕着“为”字把这篇文本的逻辑也理顺了。
4.主旨的突破点
一篇文言文,除了文言知识点的讲解,文意的梳理,主旨的解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敢想敢为,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至此,水到渠成。文章表达的主旨不就是敢想敢为的这种精神吗?“为”字再次扣合了本文的主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驳论的形式以及驳论中逻辑的力量,笔者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课堂“同题异构”环节。即笔者也就司马光来信写了一篇文章(片段)——《也答司马谏议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国家的臣子,我们理应为主上效力,尽心尽职,不顾惜个人的安危荣辱。当前,四境侵扰,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人心惶惶。吾等当有商鞅、屈原之志,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进行到底。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一腔报国心,日月可鉴,望君实以大局为重,三思而后行。
课堂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强烈比对。笔者仿文太过于抒情,情感有余,理性不足,不能够彻底说服人。客观来说,眼泪在“法”的面前是无力的。而我们学生现在写的议论文,很多都是这种“抒情式”的议论文,没有论证力度,所以这样的比对更加具有现实写作的针对性。由此推之,作为议论文,逻辑的力量的巨大的,是不可或缺的,再次扣合本节课“逻辑梳理”和“逻辑学习”的重点。
在本节课的最后,为了能让一节课始终围绕着“为”这个字展开,结尾特地送给学生带有“为”的三句话。第一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句送给少年时期的你们,愿你们少年敢“为”。第二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句送给中年时期的你们,希望你们中年能“为”。第三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送给老年时期的你们。更希望你们老有所“为”。三句话给整节课画上一个相对完整的句号。
作为一节文言文课,不好上;作为一节文言文公开课,更不好上。这其中有很多的条条框框,有很多的限制和约束。但是,不论如何,作为教师,我们还是要绞尽脑汁,不为“现成的课例”所宥,大胆创新,大胆实践,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新课标的理念,上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独一课”。
[作者通联:江苏昆山震川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