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悲剧探析时代悲剧

2019-08-27 07:27单玉娇
北方文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学情戏剧

单玉娇

摘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中节选了《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二场作为学生的自读课文。在此引入该剧的整本书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剧中人物、主要情节及其中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开启学生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思维之门。整本书阅读规划主要从教材学情入手,通过观赏电影、设计前置问题、背景介绍等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后以阅读、交流、展示、汇演等步骤层层推进,让在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探究、创造性地解读并演绎剧本,还原伟大悲剧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哈姆雷特;学情;计划;戏剧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做好课内外链接

《哈姆雷特》是莎翁经典之作,其第五幕第二场的复仇高潮部分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自读篇目。如果单独阅读这一部分,缺少了前文情节的铺垫,对人物情感的揣摩会大打折扣。教材中安排了“有条件的话不妨阅读《哈姆雷特》全剧,并上网搜集有关《哈姆雷特》研究和演出的情况,以加深对这部戏剧的理解和体会”的任务。因此,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整本书拓展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

(二)学情分析 提升阅读针对性

高二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对文本做出解读。但由于其生活阅历和文学积淀不足,阅读时容易偏离作者正真想传达的思想。根据学情做整本书阅读指导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带领学生深度感悟,鼓励学生个性解读等方面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二、多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一)观影激趣

观影激趣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逻辑顺序,在学生大致浏览剧情梗概,初步理清人物关系之后,组织学生观赏《哈姆雷特》电影(1948年劳伦斯黑白版和1996年肯尼思·布拉纳彩色版)中与教材节选部分相关的片段。在观影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

1.你认为哪个版本“哈姆雷特”的表演更符合你心中的人物形象?

2.如果你可以成为剧中的人物,你希望成为谁?你会怎样表演?

(二)问题激趣

观影中的问题比较浅显,在此阶段,学生的理解仅仅源自课本中的节选片段,感受比较片面。因此需要在阅读整本书之前设置稍有深度的问题,作为学生阅读时的方向引导。例如:

1.哈姆雷特为何一再拖延复仇?为何一再想自杀?

2.你认为哈姆雷特爱奥菲莉亚吗?

3.霍拉旭在文中的意义是什么?为何最后哈姆雷特要叮嘱他活下来?

4.比较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的三种复仇方式。

(三)背景激趣

由于学生对时代背景缺少了解,在阅读时难以理解《哈姆雷特》中一些人物看似荒谬的行为,对其中内涵的思考往往无法触及核心。因此,在抛出问题作为引导的同时,还应向学生充分展示文学背景,引导学生将该书放在西方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去思考,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三、阅读计划

(一)第一周:自主阅读剧本

该剧共五幕,一天读一幕。了解剧中角色和主要情节,画出人物关系图,概括出每一幕每一场的大致内容,最终形成完整的主要情节链。做好读书笔记,记录自己有感触或疑问的地方,并尝试对上一环节的问题做出解答。

(二)第二周:课堂交流讨论

深入探讨重点情节并对主要人物做出解读,赏析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并尝试解读文字背后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进行。拟从以下阅读重点入手:

1.人物关系与情感

(1)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克劳狄斯的形象比较鲜明,是一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反面人物。阅读任务:尝试分析二人正面交锋与暗中较量的细节,探究人物语言、动作背后的心理状态,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二人所代表的不同内涵。

(2)哈姆雷特与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的母亲葛特露在故事中是一位有争议的女性。阅读任务:尝试分析乔特鲁德的内心感受,她真的爱她的儿子吗?丈夫与儿子哪个对她来说更重要?她到底是不是一个被欲望冲昏头脑的“无情的荡妇”?

(3)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奥菲莉娅天生丽质,善良真挚,却自始至终都在爱与仇恨之中痛苦挣扎。阅读任务:有人说奥菲利娅才是最具悲剧性的人物。这个美丽的少女什么都没有做错,却成了这场混乱中的牺牲品。试从多角度分析,哈姆雷特要为奥菲利娅之死担责吗?他到底爱不爱奥菲利娅?为什么不告知她复仇真相?

(4)哈姆雷特与霍拉旭。霍拉旭是哈姆雷特唯一无条件信任的朋友,也是自始至终知晓复仇计划的人。最终也只有他遵从哈姆雷特意志活了下来。阅读任务:试从多角度分析霍拉旭的存在意义,哈姆雷特嘱托其好好活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不是忧郁的“延宕”王子?他为何总有自杀的念头?有人认为哈姆雷特心里住着一个懦夫,他一直在与这个懦夫斗争,挣扎着向前走。阅读任务:说说你心中的哈姆雷特形象及其性格成因,要求观点必须有剧中情节或相关资料做支撑。提示学生在解读时重点关注哈姆雷特的几处内心独白及“疯言疯语”,关注其独白前后的行为变化。

3.语言艺术——人物心理刻画

人物语言是戏剧中刻画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阅读任务:试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并举例说明。例如从“来,哈姆雷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等语言中,读出克劳狄斯的居心叵测与伪善。再如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比剑之前的真诚倾诉,展现出其善良纯真的本质,动摇了雷欧提斯杀他的决心,为后续故事做了铺垫。

4.隐含的深意

(1)人文主义思想。哈姆雷特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熏陶,其原本的家庭关系在其心中是完美的象征。但这种美好却在其父死后瞬间破灭。阅读任务:试从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行为中分析其身上的人文主义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做出解释。

(2)三种复仇模式。《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悲剧艺术气息最浓的血亲复仇模式,与其暗含的多条复仇路径、多种复仇人格不无相关。阅读任务:试从多角度分析三人复仇的不同形式及根本原因。

(3)悲剧的内核。有人说《哈姆雷特》归根到底是一个性格悲剧,他的充满美好道德光辉的人文主义情怀让他不能像一个莽夫一样去复仇,才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悲剧。阅读任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从该剧中读出作者对社会的何种期望?试结合全篇分析悲剧为何会如此令人惊心动魄。

(三)第三周:阅读成果展示

1.小组任务

(1)就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其对奥菲莉亚的情感或者剧中三种复仇模式开展辩论赛或演讲赛,让学生自由演说心中所感,锻炼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商讨选出最感兴趣的场次做文本细读,结合时代背景探讨阅读收获及感悟,并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同时着手编辑剧本,为接下来的舞台表演做好准备。

2.个人任务

个人完成《哈姆雷特》读后感,或者结合莎士比亚的其他悲剧作品制作一份手抄报。

(四)第四周:戏剧汇演与评价

每个小组根据自主改编的剧本反复排练并最终进行舞台汇演,拍摄成视频作为小组成果留存。汇演后组织学生从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及整体规划、剧场主题等方面对表演效果做出评价。

四、反思与拓展

(一)点拨析疑

再次收集学生还未解决的疑惑,有针对性地做出探讨与解答。

(二)拓展阅读

自主阅读《莎士比亚悲喜剧集》中感兴趣的故事,参照《哈姆雷特》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尝试小组合作制定阅读计划并执行,最终形成阅读成果文字稿。

(三)比较阅读

尝试从人物性格、情节设置、文化背景等角度出发,将《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窦娥冤》等中国悲剧进行比较阅读,写出阅读感受。

参考文献:

[1]倪岗.中学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策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

[2]黄会兴.开卷有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4.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学情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