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贤德文化之探究

2019-08-27 08:18张阳阳仲学文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究

张阳阳 仲学文

[摘 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它既具有较强的基础知识,又具有传播文化、培养能力、养成习惯、思想教育等功能。只要我们能细研文本,找准渗透的管道及内涵,并通过精准渗透,启迪学生的贤德之情,再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贤德;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4-0025-01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而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贤德教育又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因此,只要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孝贤文化,用贤德文化教育好下一代,将圣贤之道落实在生活之中,就能让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气质高雅、知书达理、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一、细研文本,找准渗透的管道及内涵

语文教材是时代性较强的文本,蕴藏着满满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充滿了坚定的人生信念和贤德精神。因此,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恰如其分地利用好教材,就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贤德观的教育。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把映儿一家那充满爱的氛围,引申到如何认识和践行孝贤之道,爱父母、爱同学的思想境界;在教学《谈礼貌》一文时,我把“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的思维,作为渗透谦逊、礼貌教育的精华;在教学《水》一文时,我把缺水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联系起来,作为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资源。这些设计,在教学实践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精准渗透,启迪学生的贤德之情

我国是一个以孝贤为基本底线的国度,孝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力的文化体系。语文文本中具有“孝贤”因子的课文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就能把学生引入文明的殿堂。

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就结合课文为学生设置了问题。

师:课文中妈妈对爸爸的爱体现在哪里?

生1:妈妈让“我”等爸爸吃完饺子再告知她住院的消息。

师:课文中爸爸对妈妈的爱体现在哪里?

生2:爸爸为了及时照顾妈妈,就趴在妈妈的病床边睡觉。

生3:爸爸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给妈妈。

师:这就是爱,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爱”字?

生4:爱是动词,爱是从内心发出的。

师:我们应该如何爱别人?

生5:爱是平淡无奇的,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爱体现在细节中,爱是孝贤的展示。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6:我们要像课文中写的那样,处处为他人着想,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在一问一答中,爱的道理浸入了学生的心灵。

三、有的放矢 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责任心不仅是一种心理素质,也是人的道德修养和能力的基本要素。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我产生的,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而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我们就要结合文本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渗透,用文本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我在教《早》一文时,针对有些学生做事拖拉的现象,启发道:“你们对鲁迅书桌上刻的这个‘早字是如何理解的?”

生1:这个早字就是教育我们要守时。

生2:早,就是要珍惜时间。

生3:我们要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就要早早地学好知识,早早地感恩社会。

通过课堂讨论,有效实现了我在教案中设定的思想渗透目标。

针对有个别学生不大听父母话的现象,我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深情读着课文:“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当读到主人公用本来想买书的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时,不少学生抽泣起来。我问:“大家对主人公的做法有何感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能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呢!”“孝老、爱老、助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知恩图报,学会感恩是我们应有的品德,我们一定要做新时代贤德之人。”一番热情的议论,浓浓的孝贤之心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心田。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贤德文化,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教育,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品学兼优的人,这是行之有效的德育之路。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