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2019-08-27 03:44万婷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2期
关键词:资本家手稿共产主义

摘 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的解放,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得出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完成人类解放的结论,并开始着手研究私有制和私有财产,以及如何消灭私有制,使人复归人的本质。马克思的研究从副本进入原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针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展开与论述,其中,私有财产一节的论述最为丰富。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

马克思理论的创立分为不同的阶段,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受黑格尔历史理性影响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而后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认识到物质利益支配世界,思想观点发生了转向,从黑格尔哲学走向了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经历了从失语到拥有话语的转变,并将经济学运用到他的哲学观点之中。

一、异化劳动的阶级基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私有财产一节中,马克思展开论述了私有财产的产生,以及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并论述了劳动异化的四重规定性。在马克思对于这一观点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十分尖锐,如果以财富为衡量的标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差距。劳动本应是人自给自足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工人越劳动越贫穷,而资本家的财富却日益累积,劳动与收益成反比,追寻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得知,资本家大量的资本积累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所在。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工人作为社会底层,为了满足生活需求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这样一来工人失去了自主性,成为了最廉价的商品,但阶级分化并没有随之消失,反而是资本家越来越富有,资本的积累越来越雄厚。在这种阶级分化之下,工人与农民间的区别也消失了,大家都成为了最底层的劳动者,成为了无产阶级。土地所有者也成为了资本家,持有大量的私有财产,至此,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也就随之产生了,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直接表现反映在工人与资本家的巨大差异中,工人们生产的产品不再属于自己,生产的产品越多反而越贫穷,而资本家却凭借工人的劳动不断积累私有财产。工人失去了人的本质,成为了会活动会思考的“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异化劳动产生了变化,物的世界不断地增值,而人却在不断贬值。在资本主义之下,劳动异化带来的阶级差距愈演愈烈,人失去了原本在自然界中自由自觉的主体性,在资本主义下,人的生存状态是畸形的,人首先必须作为劳动者才能获得生活资料,而后才是作为人本身存在,人与人的劳动是分离的状态。工人的劳动与工人本身的分离导致资本家的财富积累越来越雄厚,但工人本身的生活却越来越窘迫,经济差距加大,物质利益问题日渐凸显,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在分析异化劳动的产生后可以发现,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与工人阶级的贫穷始终并存,对于这一问题,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何为“先者”

对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学界中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但更多学者认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在本质上属于同一个概念,这两个观点相似但又存在区别。

我们首先针对第一个观点展开讨论,《手稿》中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和异化劳动的产生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私有财产的产生促使人更加热衷于财富的积累,工人的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两极分化就愈加明显,劳动异化情况加剧。劳动原本是人自愿自发的行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工人劳动失去了这一性质。

认真追寻二者之中哪一个为前提的时候可以发现,社会划分为两个阶级之后作为劳动主体的工人和工人的劳动都不再属于自身,而是属于资本家。在异化劳动下,工人生产的产品不再是单纯的劳动产品,而是成为了与自己相对立的产品和对象以及随之而来与自己相对立的劳动关系。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单纯的雇佣与被雇佣,我们很难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划分出先后的因果顺序,这二者始终处于辩证的相互作用之中。

对于第二种说法可以发现,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去解释,首先我们回归概念本身,私有财产的产生首先是异化劳动的具体的现实的产物,另一方面他又是劳动外化的表现,两个概念相互依存。从资本家与工人关系考虑也可以发现二者同样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

私有财产的产生虽然出于资本家对金钱的欲望,但这种欲望只是起到了推动资本积累的作用,正是因为异化劳动的产生才带来了最初的私有财产的出现,但异化劳动的产生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私有财产的原因,二者之间互为前提,共同发展,本质上讲属于同一个概念。

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基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联系经济学所产生的一系列哲学思想。但马克思思想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发展,从马克思的中学毕业作文中我们就可以窥见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已经将为全人类服务作为自己的伟大志向。在建立成熟的思想体系后马克思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思想,意在解放全人类,复归人的主体性,这一理想贯穿马克思的一生,在《手稿》中也有所体现。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私有财产这一节入手,首先,私有财产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它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粗鄙的共产主义者认为应该将私有财产普遍化,但私有财产本身的意义与这一设想是截然相反的。

马克思所要追求的共产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共同生产和共同富裕,而是追求消除阶级之间的对立,达到一种平等的状态,追寻人的本质的复归。为了达到这一思想目的,马克思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论证,在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论证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存在物,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与特性的解放,人认识到人本身的主体性才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根本所在,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物质利益这一观点的发现并不是《手稿》中才出现的,在《手稿》之前,马克思就已经发现支配世界的是物质利益,这也是马克思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原因之一。从经济现象切入研究后马克思发现了异化劳动等相关概念,但这一概念并不是只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产生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这种阶级对立的关系加剧导致这一概念被凸显。异化劳动一遍不断生产着作为商品的工人与工人劳动,一方面又不断产生资本家和异化的社会关系。所以,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不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要求,也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对立关系发展到顶点,私有制就会走向灭亡。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走上了同一条道路,人类发展只能以异化的形式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异化得以消除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共产主义就意味着异化的消灭,人的本质的复归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异化的批判,将视角转向了产生这一异化的市民社会,并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的观点。马克思在《手稿》中讨论了私有制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种历史必然。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处于德法年鉴时期,运用的思想方法与分析方法来自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并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这一时期的马克思还没有达到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以一种抽象的理想的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所提出的生产劳动都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是从现实出发考察生产劳动的,所以从理想的角度出发并不能真实地说明历史发展的过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体现为他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手稿》之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开始超越费尔巴哈走向新唯物主义。

四、結语

我们知道,劳动自人的产生开始就已经存在,我们称最初的劳动是人自由自觉的劳动,但原始时期的人以劳动维持自己的生存,并不是自发自觉的行动,而是为了维持生存而不得不进行劳动,由此可见,那个时期的劳动也并不完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我们也无从发现究竟是否存在着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对于劳动的争论一直没有得到解答,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十分发人深省。在研究马克思哲学发展的逻辑发展时可以知道,马克思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开头所写“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类服务并不仅是马克思中学论文中的一句空话,而是贯穿于他人生的始终。

作者简介:万婷伟(1996.05- ),女,黑龙江绥化人,黑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资本家手稿共产主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丢失的手稿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