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
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真庆幸,我还没有老。即便真老了又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老当益壮吗?
于是,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汪国真的文字充满了哲理美,“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所以生命是属于“出发”的,选择开始,便要行走,“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为什么要出发,因为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人生也就會“变得丰富而充实”。文章语言简练,句式整饬,表达丰富。如“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
文章的立意美。“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高尔基有句名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出发是为了更高的追求,更远的未来。人生就是要有一种姿势,从起点开始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