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韩雪
摘要:本文以林清玄的散文集《灵性深处开莲花 温一壶月光下酒》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偏离角度对其散文语言美感进行分析,并从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两个方面对词汇偏离的认知机制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语言美;词汇偏离;相似联想;相关联想
林清玄作为当代知名作家,他的散文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这些年来对他散文语言进行分析的文章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大部分学者在对其散文语言进行分析时都将其概括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韩冰霜(200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以概括林清玄散文语言的风格——不加雕饰、亲切自然。”齐孝淼(2018)“林清玄散文的语言风格,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林清玄的散文确实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在他慢条斯理的诉说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朴实、不加雕饰的真实情感。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真挚的情感并非是通过他不加“雕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和广博的修辞手段才得以表达地,由于运用地恰如其分,才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散文语言往往通过修辞活动能够带给人们审美上的体验,具体可以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多种手段表现出来。林清玄散文的语言美主要是通过词汇手段表现出来的。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的所指(概念)和能指(音响形象)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即语言的音义之间具有任意性,但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但是林清玄在人们认知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往往有意违背这种约定俗成性,对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进行偏离。通过这种偏离可以使话语表达形式陌生化,让读者产生新奇感,从而使话语本身有可能成为他们欣赏的对象,获得审美上的愉悦感。
林清玄散文的词汇偏离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使用环境中词语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重新设定、新形式的创造以及对词语附加意义的扭曲。
一、词语的替代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词语的替代是人们认知方式的一种体现,而不仅仅是词语之间的替代现象。林清玄在散文中多是通过借代和借喻这两种修辞格,对词语形式和词语意义的结合进行重新设定。
(一)借代
借代是不直说所要表达的事物或人,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代替。例如他在《布袋莲》里写到:
“布袋莲更奇妙了,那原有的一角都已经扑满,还向两边延伸出去,虽然每一朵都只有一寸长,更因为低矮,使他们看起来更加缠绵,深绿还没有长成,是一片翠得透明的绿色。”
再如他在《合欢山印象》里写到:
“晨雾总喜欢在松雪楼驻足,伴我等待朝阳初升,等到那轮火红自山頭滚跃而起。”
借代认知机制分析:借代是词语之间以相关联想为认知背景的替代,是在同一认知域中的映现现象。两个事物之间常常会存在具体与抽象、整体与部分等多种多样的关系。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会造成一种临近感,人们通常用熟知的、易被感知的部分来代替事物的整体或其他部分。“深绿”和“火红”都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在这里指代“深绿的布袋莲”和“火红的太阳”,是在同一认知域中用颜色特征代替本体。颜色特征在人们认知中是容易被感知的部分,用组合中具有认知凸显性的部分即“深绿”和“火红”替换整个组合,形成了超常搭配。这种表达形式更易唤起读者在视觉方面的感性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让读者在获得形象美的审美感受时也实现了对该事物的整体认识。
(二)借喻
借喻是只出现喻体,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例如他在《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中写道:
“用不用螯刺在蜜蜂是没有选择的,它明知会死,也要攻击—一有时,人也要面临这样的局面,选择生命而畏缩的人往往失败,宁螯而死的往往成功,因为人是有许多螯刺的。”
借喻认知机制分析:借喻是以相似联想为认知背景的替代,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现象。例句中用“螯刺”来借喻“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精神”,这是属于两个不同认知域概念之间的替代现象。用“螯刺”进行攻击是蜜蜂保护自己的方式,“螯刺”对它们而言是获得胜利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精神”也是人们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部分,林清玄对二者这种潜在的相似性进行凸显,从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关联,因此可以把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相提并论。
虽然“螯刺”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但是林清玄却能够以小见大,使读者在借助相似联想等认知努力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言外之重旨”,获得意蕴美的审美感受。
二、仿词
防词是根据语境表达的需要,模仿当前词汇系统中已经存在的词语,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例如他在《风中的铃声》写到:
“如何使农夫和牛贩都‘目有全牛是很重要的事。”
“目有全牛”由“目无全牛”仿造而来,将“无”换成反意义素“有”,形象地表达了如何才能让农夫不受骗,以及牛如何才能不受到伤害的方法。
再如他在《醉卧金门君莫笑》中写到:
“我们真是不自量力,怎敢跑到这酒香遍地、酒雄辈出的地方拼酒呢?”
“酒雄”由“英雄”仿造而来,将“英”换成“酒”风趣地表达了金门地区人们惊人的酒量。类似的例子还有“雾帐”、“逃情”等。
仿词认知机制分析:这类仿词都是将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换成了反义或类义语素,从而能创造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这类没有经过社会公认、约定俗成的词语能够被读者接受的原因也是由于相关联想在起作用。通过相关联想,读者能够在熟悉的言语框架中即约定俗成的词语基础上,以最经济的方式对新的词语实现新的认知。这种巧妙、简洁地表达形式在传达丰富内涵的同时,读者往往被其陌生化的表达形式所吸引,在认知能力的帮助下也能够理解话语的含义,从而能体会到其中的幽默风趣之感,使心情得以放松。
三、词语附加意义的扭曲
词汇意义具有概括性和稳定性,有些词语除了表示概念义外还可以表达某些附加意义。虽然相比于基本意义,附加意义处在次要的地位,但是正由于附加意义的存在才使词汇意义更加多姿多彩,而对词语附加意义的扭曲也成了文学作品中惹人注目的修辞方式之一。林清玄在散文中主要是通过降用这种修辞格对词语附加意义进行扭曲。
降用:降用即指大词小用、重词轻用,是词语降级使用的一种现象。例如他在《无关风月》中写道:
“他一定是在同学的告密下来‘逮捕我了。”
降用认知机制分析:在通常情况下,提到“逮捕”一词时,读者就会产生一种心理预期,会激活他们在大脑里储存的有关“逮捕”的一切知识。例如通过相关联想人们可能会激发“逮捕”的对象、犯罪事实、刑罚等相关知识等。但是林清玄在这里故意违反相关联想原则,在这里“逮捕”的对象不是“犯人”而是“逃课的我”,通过这种方式却更形象的表达了“我”此时紧张、害怕的心情。同时由于词语使用的“不协调”也产生了一种幽默效果,让读者有了趣味美的审美感受。
林清玄在散文中除了通过借代、借喻、仿词、降用等修辞手段,对语言中的词汇规则形成偏离外,还通过夸张、比喻、移就等多种修辞手段对语用、语义、语法等语言规则形成偏离。通过这些独特的语言创造和广博的修辞手段他的文章也营造出多种审美意蕴。读者在借助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等认知能力来试图理解这些变异的语言形式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审美上的愉悦感并体会到他充满灵性与风趣的灵魂。
虽然和时间赛跑的他,被时间永远的带走了。但可慰藉的是,文字拦截了时间,我们还可以阅读他的作品来感受这个柔情、有爱的世界。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也有他最爱的松鼠和布袋莲,也会有放一把火就可以烧成另一个春天的雪屋。
参考文献:
[1]陈宁国.辞格的认知功能[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
[2]徐燕.隐喻和转喻中突显性的对比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
[3]王慧.修辞学的重要概念:零度和偏离[J].萍乡学院学报,1997(4).
[4]时秀娟.修辞中的偏离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2.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