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霞
摘 要 永川区是重庆市茶叶百亿级产业综合示范区,茶叶适种面积达1.33万公顷,适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雾山、阴山、箕山、巴岳山等四大山脉。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积极发展茶叶产业,利用四大山脉优势辐射带动周边,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和新举措,将永川茶叶产业推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促进了永川茶业兴旺。
关键词 茶叶;绿色发展;茶旅结合;增收致富;重庆市永川区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9.018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通过加强基地建设,用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和新举措,促进了茶叶产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2018年永川区茶叶面积达0.6万公顷、产量6 500 t、产值达7.38亿元,分别占重庆市的10%、16%、30%。永川区现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33家,其中较大加工企业14家;厂房面积达到
56 000 m2,设备543台(套),加工能力8 000余吨;获认证无公害产品10个,绿色产品8个,有机产品9个,获“三品一标”认证比重占80%以上。
“永川秀芽”等10余个产品被农业部和各届博览会评为名优茶。2010年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获得了“全国最具文化底蕴十大地理标志名茶”“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2017年获得全国十大茶叶品牌评选网络投票第6名,在杭州举行的中国首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重庆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在杭州举行的中国第二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云升牌永川秀芽、云岭牌永川秀芽均获金奖,占重庆市所获4个金奖数量的50%。
2018年,永川区茶叶产业被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六部门认定为首批重庆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重庆市首届斗茶大赛”上,永川秀芽被评为“重庆茶叶三大品牌”;云岭牌永川秀芽、云升牌永川秀芽、云阖牌永川秀芽被评为“重庆十佳茶叶产品”;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永荣茶厂被评为重庆市十佳茶叶企业;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人、永川区云尚茶业有限公司1人、全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人、重庆经贸中专校1人分别获得“手工制茶师傅”称号,重庆市共有11人获此殊荣,其中永川区独占7席。
1 用新思路引领茶叶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在基地建设上始终注意了将茶叶产业向绿色方向引领发展。
1.1 定位更加准确
从2012年开始,永川区就把茶叶定位为特色效益农业主导产业,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聚力推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1.2 思路更加清晰
确立了“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科研、茶旅、茶展齐头并进”的发展理念和“1242”发展思路。重点抓好“茶博中心”建设,重点培育 “永川秀芽”“永川红”两个茶叶品牌。打造“四大基地”,稳步推进云雾山、阴山、箕山、巴岳山片区4个万亩标准茶叶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20家。
1.3 目标更加可行
到2020年,茶园总面积达到0.8万公顷,产量1.2万吨,茶叶产值1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35亿元;到2025年,茶园总面积达到1万公顷,产量2万吨,茶叶产值2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通过5年的努力把永川建设成为全国早市名优茶生产基地、全国茶叶生产优势区、中国名茶之乡、重庆市茶叶生产示范区。把“永川秀芽”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打造成中国名茶,成为重庆绿茶区域公用品牌。把“永川红”培育成重庆名牌农产品。
1.4 布局更加合理
按照“产业集中,突出特色”的原则,重点布局在大安、永荣、宝峰、双石、茶山竹海、何埂、陈食、红炉、三教、金龙、青峰、中山路、来苏、临江、板桥等15个镇(街),并配套建设茶叶标准化加工厂。品种以巴渝特早、福鼎大白、名选311、碧香早等无性系良种为主。
2 用新方法引领茶叶产业走高效发展之路
在发展茶叶产业中,利用新的方法和模式,促进了茶叶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2.1 利用整合资金的方法,为产业高效发展打下基础
永川区按照涉农资金项目性质、用途、主管部门“三不变”的原则,重点整合农村公路、便道、水利、土地治理等15个方面的涉农资金。2018年整合资金5 000余万元,新建茶叶生产基地686.67 hm2、公路10 km、耕作便道30 km、蓄水池20口、有机肥发酵場5处,购置运输机械12辆、施肥机械10台、除草与修剪机械30台。新增加工厂房4 000 m2,设备150台(套)。
2.2 利用茶旅融合的方法,为产业高效发展丰富内涵
重点抓了“一馆、一街、一市、一园”的建设。着力抓好重庆茶叶博物馆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毕。着力抓好茶文化一条街的建设。在昌州古城建设茶文化一条街,包含茶文化展览、茶产品、茶具展示、销售等,实现“游购娱”一体。着力抓好茶叶交易市场的建设。正在着手建设集茶叶产品、茶具、陶艺、根雕、茶文化用品等交易展示,仓储保管、运输配送、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交易市场。着力抓好茶文化产业园建设。推进茶旅结合,打造具有永川特色的茶文化生态旅游。结合休闲旅游,突出观赏茶园、体验采茶、动手制茶等相结合的茶文化生态旅游。目前,云雾山茶文化园、石笋山茶文化园、箕山茶文化园均基本建成,正在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着力抓好茶旅节会活动。开展茶事、茶艺活动,举办斗茶、品茶活动。成功举办两届斗茶大会,积极组团参加了香港、澳门、重庆、济南、杭州等有较大影响的茶叶博览会。培育茶旅结合生产基地,在箕山、石笋山、云雾山、阴山等,打造集赏花、采茶、体验、休闲为一体的茶旅融合发展基地。
2.3 利用打造品牌的方法,为产业高效发展提供载体
始终坚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想方设法做响永川秀芽品牌。2018年投入财政资金300余万元,制订生产标准和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制订了“永川秀芽”产品行业标准、“永川秀芽”茶园生产管理标准和地标使用管理规则。由茶叶协会统一印制“永川秀芽”防伪商标,对“永川秀芽”品牌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宣传,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夏秋茶生产红茶,延长茶叶产业链条。在电视、网络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重要旅游景点设置宣传牌,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展会,全面提高了“永川秀芽”知晓度,增加了产品价值。
3 用新理念引导基地农户走增收致富之路
在茶叶产业发展上,坚决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利用茶山的优势,积极引导周边农户,通过茶叶产业的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3.1 培育茶叶家庭农场
积极培育300户茶叶家庭农场和500户种茶大户,每户种植面积3.33 hm2左右,户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
3.2 培育茶叶龙头企业
培育龙头企业20家,每家龙头企业解决季节性用工300~800人,解决就近务工15 000人,人均实现收入
20 000元左右。解决常年用工500人,年均收入50 000元。
3.3 培育茶叶经销队伍
培育经销人员共5 000人,年人均收入40 000元。
3.4 培育茶旅融合产业
积极培育茶旅融合经营户50户,解决周边用工
1 000人,年人均收入35 000元。
4 用新举措引导茶叶产业走持续发展之路
4.1 建设标准生产基地,做大茶叶产业规模
抓好10个标准茶园和3个高效示范茶园的建设。抓好茶园标准化水平提升。建设3个国家级茶叶农业标准化示范园。抓好1 333.33 hm2低产茶园改造。
4.2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生产加工能力
大力培育引进茶叶加工企业,到2020年,新增加工企业7家,初级加工主体30家,形成“大+小”“精+初”同步发展格局。培育龙头企业20家,其中8家为高新技术企业,2家龙头企业纳入重庆市农综办重点支持对象,区级支持18家龙头企业,形成“2+18”的茶企发展格局。组建永川茶业集团,积极推进集团上市。著力培育5家全程社会化服务主体,探索茶企与合作社、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立分工合理、合作紧密、互利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4.3 搞好公用品牌宣传,拓展产品销售市场
制订“永川秀芽”生产标准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规范包装,统一印制、使用“永川秀芽”防伪商标和二维码,统一管理、统一宣传“永川秀芽”品牌。完成“永川秀芽”15个“云”系列商标注册。力争在2019年将“永川秀芽”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在电视、网络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重要旅游景点投放宣传广告。在区内各宾馆投放简易宣传册。支持鼓励茶叶销售龙头企业在市外开设“永川秀芽”网点100家,网上开设“永川秀芽”网店15家。在重点镇(街)建设茶青市场。
4.4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茶叶生产水平
鼓励企业组建新品种选育、产品深加工研发队伍,强化制茶工艺突破,加大对永川红茶生产技术研发力度。建设茶树品种资源圃、新品种展示园、田间生产智能化示范园,建成13.33 hm2规模的茶叶母本园。开展生产及加工设备、技术智能化、深加工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推广等工作。鼓励研发茶粉、茶点、抹茶、茶籽油等精深加工产品。搞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增强示范带动效应,提高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永川区所有茶叶生产基地均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力争创建绿色生产基地333.33 hm2。加强人才技术培训,开展“永川机械制茶师傅”“永川手工制茶师傅”“永川茶艺师”培训,每年培训达30人以上。对茶叶企业青年业主,每年进行1次集中培训。
4.5 积极推进茶旅融合,增强茶叶发展动能
“以旅兴茶,以茶促旅”,规划建设茶文化产业园,以“建一片茶园,成一个景点”的思路推进茶旅融合。通过景观改造和花木补植,美化茶园的景观,赋予茶园同季或错季“既可采茶,亦能赏花”的生态旅游功能,逐步优化和推出茶园生态游线路,打造具有永川特色的茶文化生态旅游。重点打造箕山“茶与竹”、永荣“茶与禅”“茶与楠”、何埂石笋山“茶与情”、大安花果山“茶与民俗”、宝峰龙凤桥“茶与农耕”为主题的5个茶文化产业园建设,每个茶文化产业园培育5~10户“茶家乐”,突出泡茶、赏茶、茶艺表演为主的休闲旅游特色。
4.6 努力挖掘茶叶文化,丰富产业发展内涵
办好两年一届的茶文化旅游节和每年一届的斗茶大会。全方位宣传“永川秀芽”品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全力抓好重庆茶叶博物馆、茶叶交易市场(秀芽小镇)、永川秀芽形象展示馆、永川秀芽品鉴馆、永川茶艺表演馆、永川茶叶交易所为主要内容的茶博中心建设。2018年,重庆茶叶博物馆、茶叶交易市场(秀芽小镇)、“永川秀芽”品鉴馆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抓好茶山民宿、茶叶观光体验园、云岭茶业标准化制茶车间的建设。全面展示茶叶的历史和文化,真正实现“游、购、娱”一体。积极推进“永川秀芽”制茶工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适时开展茶事、茶艺活动,通过摄影、书法、绘画、征文、拍摄短剧等多种形式宣传茶文化。在职业学校开办茶艺和茶文化表演专业,在中小学开设茶叶科技讲座。积极参加茶叶博览会和各种展会活动,提高“永川秀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