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昕
摘 要:质量管理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管理能力之一,向企业借鉴和学习质量管理理论是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及质量管理要素的研究,基于质量管理能力概念的基础上选取了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框架,通过专家调查的方式确定了最终指标及指标权重。同时提出了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管理能力 指标体系
一、绪论
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普众化的教育阶段,同时高校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用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风潮也日趋正盛[1],但由于陈旧的校园教学硬件设施、严重区域化短缺的教育教学资源,极度失衡的师生比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管理能力必须以满足用户要求为标准,不能因为外在条件而降低质量管理能力标准。因此,我们需要立足新的分析视角,重新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
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相关概念阐述
以高等教育角度,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能力可以认为是学校对包括教师及职工团队、教学仪器等硬件设施、教学软件及档案资料、法律法规、校园环境设施等在内的质量管理系统进行调度控制中所逐步形成的能力。高等学校内部存在的质量管理能力,是高等学校通过进一步创新学校的质量管理,并分析质量管理过程,从而评价并提升高等学校的质量管理能力。
同时,也能将质量管理能力认为是高校通过校内外整体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紧密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对教学产品(即学生)形成和教学服务质量的全过程,有效地进行优化调整、合并管理的能力。本文根据此定义内容,并试图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能力分为质量文件和记录管理能力、管理职责履行能力、产品实现过程管理能力、测量、分析与改进能力、质量战略管理能力、质量成本管理能力、质量文化建设能力和质量相关结果等九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价。
(二)评价指标的初选
目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相关文献较少,本文在初步选取评价指标时,通过对ISO9000族标准的梳理解读并加以提炼,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的质量管理能力要素,以重点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能力和高等教育产品(课程及学生)为目的,以ISO9001提出的框架为基础,参考较多诸文献中提出的质量管理要素如:质量成本、质量战略、质量文化建设,并以質量奖的结果要素为参考,初步构建了一级指标9个,及多个二级、三级指标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框架。
(三)评价指标的筛选及权重确定
通过发放线上及线下问卷的形式,向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专家(共10位)展开了调查。根据专家的意见,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了最终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及权重(见表1)。
三、指标构建过程的经验
(一)指标筛选及确定方法的科学化
在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综合考虑所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并除去不通过检验的矩阵的权重,从而得出较为合理的指标权重。但仍需注意,存在因专家的主观因素,对指标筛选和指标权重确定存在误差。
(二)评价指标的合理调整
适当地根据不同高校对于相应指标和可能包含的下级指标的内容进行设置和删减,将删减后的指标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通过与具体评价对象高校就权重进行协商,必要时,由具体评价高校内的有关人士,重新设置指标权重,使其更贴合调查高校的特点。
四、结论
科学地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是基于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而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当前质量管理能力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初步选取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通过专家调查的方式确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能力最终指标体系及权重。同时提出了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认识而变化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守信.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时尚论:反思与重视[J].江苏高教,2018(11):26—32.
[2]李高源,张志伟.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型及趋势探析[J].探索,创新,应用,2018(04):101.
[3]刘惠苑.教育行业引用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可行性与受限性[J].中国环境管理,2009(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