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家庭教育问题虽然发生在每一个具体的家庭,但是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家庭建设在社会建设和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深刻认识家庭教育问题的社会性质。家庭教育问题都是很具体的,不同的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可能也不一样,但它都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体现,有其社会根源。从社会视角来认识家庭教育问题,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可能视野更加开阔,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会进一步提高。另外,基于对家庭教育问题社会性的认识,做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工作就应当对社会的变化高度敏感,做到能够提前预期和研判社会的变迁会给家庭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以便在思想上、组织上、资源上和人员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政府应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国之本在家,家之重在教。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不仅对于学校教育,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意义上,家庭教育不能仅仅只是家庭事务,也应当成为社会事务,只强调家长的主体责任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政府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问题,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规划、统筹和协调工作。尤其是对一段时期内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等进行研究和指导。条件成熟时,政府应当将指导家庭教育纳入到民政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中去,充分发挥政府在这方面的规划、统筹和协调作用。
多部门联合推动家庭建设工作。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家庭关系。建设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家庭建设工作涉及的部门就更多,需要多部门本着“家庭无小事”的态度积极开展协同配合。比如家庭暴力对于孩子的身心伤害很大,防止和杜绝家暴,司法部门、社区或村委会都要介入;再比如由于父母缺位导致的留守儿童隔辈看护、抚养等问题,社区、村委会、学校等应该齐心协力;解决孩子游戏成瘾问题,家庭、社区、工商等部门也要密切配合。全社会都应当意识到,家庭建设不仅仅只是家庭的事情,也是社会的责任。全社会应当为家庭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应对家庭处境不利儿童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个别极端的社会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家庭处境不利儿童身心健康及生活前景的担忧。家庭和社会“亏欠”儿童的,终究要由家庭和社会来“偿还”,这些都很让人担忧。做好当前的家庭教育工作,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家庭处境不利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和学业发展问题的监测和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关心、帮助和引导工作。我国目前还处在一个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几千万的留守儿童尚未得到有效的社会关怀,还有大量的单亲家庭、离婚重组家庭以及事实上的隔代抚养问题。学校、社区、村委会、妇联、各级关工委等,应当对这些家庭孩子的成长状况做好调查统计、监测评估工作,对于一些极端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关心、帮扶和促进。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普惠性家长学堂。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首先应该教育好家长。没有谁不经过教育,就可以胜任家长的职责。在做家长的过程中,谁不是边做边摸索?其中酸甜苦辣、困惑、苦恼与挫败感,只有自己知道。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在线的家长学堂,收费很贵,但是其中的一些教育理念是错误的。家长学堂的课程最好覆盖家庭教育的全过程,从孩子出生一直到孩子长大成人,甚至还可以往后延伸,以体现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一样,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家庭教育传统。中国历史上又是一個非常重视家教的国家,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案例和经验。在当前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应当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开展系统整理、深入研究和创造性转化,以便解决比较突出的家庭教育思想资源缺乏以及盲目崇拜外国的问题。特别是,要注意总结弘扬中国历史上家庭教育中那些充满正能量的思想、经验和案例,指导孩子不仅仅为自己而学,为家庭争光,更要指导他们关心社会,长大后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成为能够以一己之力服务社会、建设国家和造福人类的人。
石中英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