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晶
我来自呼伦贝尔巴尔虎草原,是一名在基层服务的司法行政干警。1994年,我父亲转业到了呼伦贝尔市司法局,在接受公务员学习培训过程中,父亲特别认真,我记得特别深,有一次他抱着一摞书像一名小学生一样骄傲地告诉我他考了第一名。那一年我13岁,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对司法行政工作有了朦胧的认识。
我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4年的大学教育和5年的留学深造,回国后通过公考,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司法行政干警。10年來我生活工作在祖国北疆、中俄蒙三国交界的草原小镇,一路走来,感悟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人生哲理;汲取着履行好责任使命的精神力量;收获着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幸福快乐。
一个年关将近的下午,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头发花白、走路缓慢的老奶奶,我问奶奶有事吗?她没出声,我走到她身旁,她看着我,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想要倾诉,却又犹豫不决,欲言又止的矛盾心情。我赶忙倒了一杯热水找来一把椅子,让奶奶坐下,奶奶眼里湿润了,紧紧地抓着我的手,我现在还记得她十指冰凉冰凉的。奶奶问我:“姑娘你是党,是政府吗?”“奶奶我是,你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吧。”奶奶说,她有4个孩子,生活的都还行,可自打去年老伴去世后,她得了一场重病,孩子们就不再尽赡养义务,还侵占了她唯一的经济来源——草场补贴款,使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我和同事立即联系了她的四个孩子,一家一家做工作,一个一个说理释法,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老人的四个子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共同签订了赡养协议,无依无靠的老人生活又有了着落。
在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当中,一个未满18周岁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长得很精神,足球踢得也很棒。他的父母都是牧民,没有文化,孩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预科班,可是就在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暑假里,他因为和同学喝酒,抢了别人100块钱,成了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看着孩子因此断送了学业,我们实在不忍心,一方面鼓励孩子主动与学校联系,一方面以孩子帮教小组成员的身份给他的老师、院长打电话,写恳求信、保证书,希望他们再给孩子一个通过函授自学成长的机会,但是由于相关规定无法逾越,孩子失学了。他接受不了,觉得100块钱,仅仅100块钱,并不是什么大数目,而且他已经知道错了,为什么还不让他上学呢?他没有了当初的自信,没有了希望,开始自暴自弃,抗拒监管。我们帮教小组成员及时研究探讨,怎样才能把孩子挽救回来?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包括法制教育、亲情感化、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内容的监管帮教措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打开了他的心结,引导他参加了呼伦贝尔市一所专科学院的自学教育,最终使他顺利回归了社会。
为一起起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为一个个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为每一位因打不起官司求助的弱者伸出援手,让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能使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让4K智能机顶盒成为“家庭律师”走进牧民的毡房,让制作的每一册法律知识读本、举办的每一期法治讲堂、组织的每一场法治乌兰牧骑演出……把法治精神浸润到每一位牧民群众的心灵,把法治阳光播撒在这片草原的每一寸土地。为此,我执着着、付出着、并快乐着,因为这是义务、是责任、是使命、更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