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随访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19-08-26 12:19刘淑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知晓率依从性血糖

刘淑萍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入户随访式教育对血糖控制效果、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每月1次的入户随访式教育。对比随访前、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生活行为方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前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空腹血糖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2%)、知识知晓率(84%)明显比对照组(64%、6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入户随访式教育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可以合理控制患者血糖,达到提升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入户随访式教育;2型糖尿病;效果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提高,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当前,临床上尚未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这就意味着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接受治疗和健康管理[1]。由于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以往的管理方法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其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得到认可。 资料与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 - 79岁,平均(67.2±8.5)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6 - 78岁,平均(66.8±8.3)岁。纳入标准:符合WHO诊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 80岁,生活自理,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实施入户随访式教育。①药物指导:告知患者所用降血糖药物用药时间、剂量等内容,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讲解使用药物药理作用、注意事项,降糖药物可能诱发低血糖,如果出现低血糖,即刻服用葡萄糖水、巧克力、甜点等,防止用药后低血糖反应导致晕倒、跌倒等事故。②根据患者的身高、目标体重以及每天的活动量计算出患者每天需要摄人的总热量,然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包括每天的进食次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等。并将食物的热量表打印成册,发放到每一例患者的手中,以使患者可以每天参考相关标准摄入食物。此外,每人每天的食盐量不可>6g,并减少脂肪摄人,适量食用水果,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戒酒,饮酒量每周不可>50g乙醇的量。③自我监测血糖及血压: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如何正确自测血糖、血压,做好记录工作。④运动指导:良好的运动方式,低或者中强度等张运动,可依据患者年龄、身体状态让患者选用慢跑、打太极等运动方法,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时间控制为30 - 60 min。运动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挑选适合的运动方法增强体质。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随访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舁,且观察组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方式:观察组随访前服药依从性、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0%、44%,对照组依次为3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2%)与对照组(64%)随访1年后服药依从性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84%)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6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与大众生活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治疗并未得到较大进展,部分患者因用药时间长,在血糖控制后出现擅自停药或者减药的情况,使得病情反复发作,增高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控制旨在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因此,积极调动所有医务人员及患者积极性,特别是让患者学会与糖尿病长期抗争的能力及技能,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教育,能促使患者血糖控制处于理想状态。人户随访式教育就是一种与患者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方法,促使患者周围群体均获得相关知识,让周围人主动关心、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尽可能争取社会及家庭成员配合及支持[2,3]。与此同时,这种干预方法,要充分考虑患者特点,从患者视角人手,因人、因地开展护理干预,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促使患者从思想到行为上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4]。加之,利用人户随访式教育,能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确保血糖维持在较为理想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5]。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随访前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知识知晓率存在明显差异,且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人户随访式教育是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为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率,合理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丽芬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80-83

[2]余自娟,张艳,韩二环,等.糖尿病患者“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发展与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12):1148-1151.

[3]孙雪玲,刘兴宇,甄艳凤,等.联合微信群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7):5 8-61.

[4]莫春荣,莫建勋,唐盛发,等.推广以糖尿病健康教育护士为核心的管理模式[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z1):62-64.

[5]孙娟,王慧明.糖尿病患儿家庭护理与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3):3958-3960.

猜你喜欢
知晓率依从性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